一种离心式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50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离心式风机,所述离心式风机包括入口风箱、设于所述入口风箱内的叶轮、轴承箱、以及设于所述入口风箱与所述轴承箱之间的防漏装置;所述防漏装置包括连接管道、设于所述连接管道上的透明管、设于所述透明管与所述轴承箱之间的阀门,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伸入所述入口风箱内,与所述入口风箱内所述叶轮转动形成的负压区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轴承箱连通的连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心式风机通过叶轮的高速运转,在入口风箱内形成负压区,入口风箱、连接管道、透明管、阀门、轴承箱连通形成可靠通路,在负压作用下,轴承箱内部形成负压阻止润滑油的外泄,解决漏油问题,结构简单、防漏可靠、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式风机
本技术涉及动力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式风机。
技术介绍
风机在工作中,气流由风机轴向进入叶片空间,然后在叶轮的驱动下一方面随叶轮旋转;另一方面在惯性的作用下提高能量,沿半径方向离开叶轮,靠产生的离心力来做功的风机称为离心式风机,主要用于通风与除尘装置中。在实际工作中,离心式风机的轴承箱一直存在严重的漏油现象,不仅造成润滑油严重浪费还污染设备和地面,风机轴承经常处于低油位运行,影响风机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漏油问题,即使在风机停机之后更换轴承箱端盖处的牛油盘根或者是骨架油封,但是时间一长,轴承箱还是漏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箱漏油以致浪费润滑油、影响风机的安全运行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式风机,所述离心式风机包括入口风箱、设于所述入口风箱内的叶轮、轴承箱、以及设于所述入口风箱与所述轴承箱之间的防漏装置;所述防漏装置包括连接管道、设于所述连接管道上的透明管、设于所述透明管与所述轴承箱之间的阀门,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伸入所述入口风箱内,与所述入口风箱内所述叶轮转动形成的负压区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轴承箱连通的连接端。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端的开口沿所述入口风箱内介质流向的方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端的开口呈喇叭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轴承箱之间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连接端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轴承箱的排烟孔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所述轴承箱的注油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管通过管箍固定于所述连接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管的两端分别具有警示用的第一标识。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管的两端分别具有警示用的第二标识,两个所述第二标识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标识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球阀。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离心式风机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离心式风机通过叶轮的高速运转,在入口风箱内形成负压区,入口风箱、连接管道、透明管、阀门、轴承箱连通形成可靠通路,在负压作用下,轴承箱内部形成负压阻止润滑油的外泄,解决漏油问题,结构简单、防漏可靠、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风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入口风箱、2轴承箱、21注油孔、22排烟孔、3防漏装置、31连接管道、311开口端、312连接端、32透明管、321第一标识、322第二标识、33阀门、34三通接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箭头代表介质的流动方向。本实施例为一种离心式风机,所述离心式风机包括入口风箱1、设于所述入口风箱1内的叶轮、轴承箱2、以及设于所述入口风箱1与所述轴承箱2之间的防漏装置3;所述防漏装置3包括连接管道31、设于所述连接管道31上的透明管32、设于所述透明管32与所述轴承箱2之间的阀门33,所述连接管道31的一端为开口端311,所述开口端311伸入所述入口风箱1内,与所述入口风箱1内所述叶轮转动形成的负压区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轴承箱2连通的连接端312。本申请提供的离心式风机通过叶轮的高速运转,在入口风箱内形成负压区,入口风箱、连接管道、透明管、阀门、轴承箱连通形成可靠通路,在负压作用下,轴承箱内部形成负压阻止润滑油的外泄,解决漏油问题,结构简单、防漏可靠、使用效果好。所述入口风箱1为所述离心式风机的进风管道,所述入口风箱1内设有所述叶轮,所述叶轮是所述离心式风机传递能量、产生压头的主要部件,通常由前盘、后盘、叶片、轮毂组成。所述叶轮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并不赘述。所述轴承箱2用于加注润滑油对轴承进行润滑并进行冷却,轴承等所述离心式风机的必备结构在此并不赘述,均为现有技术。所述轴承箱2设有注油孔21和排烟孔22。所述注油孔21和所述排烟孔22上下贯通。所述防漏装置3中,所述连接管道31为不锈钢材质,焊接于所述入口风箱1的箱体上,所述开口端311伸入所述入口风箱1内,所述开口端311的开口沿所述入口风箱1内介质流向的方向布置,所述入口风箱1提供负压时更为直接。所述开口端311的开口呈喇叭形,以更好的利用入口风向的负压。所述连接端312与所述轴承箱2之间通过三通接头34连通,所述三通接头34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连接端312连通,所述三通接头34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轴承箱2的排烟孔22连通,所述三通接头34的第三端口与所述轴承箱的注油孔21连通。连通时通过螺纹连接,以方便拆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通接头34的侧边为第一端口,上端为第二端口,下端为第三端口,上下为通孔,以方便补油及形成负压通路。所述透明管32为可视化的塑料透明管,一种防冻抗寒的透明钢丝PVC钢丝软管,其长度约为500mm,用于观察在负压作用下所述轴承箱2内油位的高低情况。所述透明管32通过管箍固定于所述连接管道31上,简单方便、可拆卸。所述透明管32的两端分别具有警示用的第一标识321、警示用的第二标识322,两个所述第二标识322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标识321之间,以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观察和调整油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321为红色标识,分别位于所述透明管32的最顶端、最底端;所述第二标识322为黄色标识,分别位于最顶端下100mm,最底端上100mm,根据现场实际采用红、黄可视化的标识,直观的方便现场人员调整、检查。当然,所述第一标识321和所述第二标识322的位置、颜色和标识方式还可以为其他,并不限制。所述透明管32所显示的油位根据所述阀门33的开度进行微调,所述阀门33为球阀。球阀是一种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它只需要用旋转90度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关闭严密,耐磨、密封性好。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机包括入口风箱(1)、设于所述入口风箱(1)内的叶轮、轴承箱(2)、以及设于所述入口风箱(1)与所述轴承箱(2)之间的防漏装置(3);/n所述防漏装置(3)包括连接管道(31)、设于所述连接管道(31)上的透明管(32)、设于所述透明管(32)与所述轴承箱(2)之间的阀门(33),所述连接管道(31)的一端为开口端(311),所述开口端(311)伸入所述入口风箱(1)内,与所述入口风箱(1)内所述叶轮转动形成的负压区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轴承箱(2)连通的连接端(3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机包括入口风箱(1)、设于所述入口风箱(1)内的叶轮、轴承箱(2)、以及设于所述入口风箱(1)与所述轴承箱(2)之间的防漏装置(3);
所述防漏装置(3)包括连接管道(31)、设于所述连接管道(31)上的透明管(32)、设于所述透明管(32)与所述轴承箱(2)之间的阀门(33),所述连接管道(31)的一端为开口端(311),所述开口端(311)伸入所述入口风箱(1)内,与所述入口风箱(1)内所述叶轮转动形成的负压区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轴承箱(2)连通的连接端(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311)的开口沿所述入口风箱(1)内介质流向的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311)的开口呈喇叭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超吴静吴剑峰李红春王发财朱锦鹏刘忠翔李亮亮梁艳霞陈国云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