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实木门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38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实木门框,具体涉及门框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垫片,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主架,所述主架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前门框,所述前门框的外表面设置有顶端设置有旋钮,所述前门框与旋钮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槽、主架、旋钮和螺杆,在对门框进行安装时,将主架安放安装位置,使前门框与后门框位于墙体的前后两端,接着根据安装位置高度,在底座底端增加垫片,使主架的顶端与墙体顶端接触,最后使用工具插入旋钮的凹槽内,转动旋钮,通过旋钮带动主架内部的螺杆转动,通过前门框与后门框将主架固定,方便对门框进行安装,可以减少使用固定工具,从而减少对门框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实木门框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门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实木门框。
技术介绍
门框是一种设置在墙体上预留的门孔内边缘用于安装和支撑房门的框架。由于气温等客观原因,南北方建筑墙体的厚度不同,北方墙体厚度一般比南方的墙体厚,因此,门框的制造只能采用订制的方式制造。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门框在进行安装时,通常采用溶胶将门框固定在墙壁上,容易出现松动现象,并且在拆卸时,容易对门框造成一定的损坏,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实木门框,通过底槽、主架、旋钮和螺杆,在对门框进行安装时,将主架安放安装位置,使前门框与后门框位于墙体的前后两端,接着根据安装位置高度,在底座底端增加垫片,使主架的顶端与墙体顶端接触,最后使用工具插入旋钮的凹槽内,转动旋钮,通过旋钮带动主架内部的螺杆转动,通过前门框与后门框将主架固定,方便对门框进行安装,可以减少使用固定工具,从而减少对门框的损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门框安装麻烦导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实木门框,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实木门框,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垫片(2),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主架(3),所述主架(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前门框(4),所述前门框(4)的外表面设置有顶端设置有旋钮(5),所述前门框(4)与旋钮(5)转动连接,所述主架(3)的后端设置有后门框(6),所述前门框(4)与后门框(6)的规格大小相同,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开设有底槽(7),所述底槽(7)的内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底槽(7)滑动连接,所述主架(3)的内部开设有内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实木门框,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垫片(2),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主架(3),所述主架(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前门框(4),所述前门框(4)的外表面设置有顶端设置有旋钮(5),所述前门框(4)与旋钮(5)转动连接,所述主架(3)的后端设置有后门框(6),所述前门框(4)与后门框(6)的规格大小相同,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开设有底槽(7),所述底槽(7)的内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底槽(7)滑动连接,所述主架(3)的内部开设有内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实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框(6)的底端与滑块(8)固定连接,所述后门框(6)通过滑块(8)与底座(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实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9)的内部设置有内板(10),所述内板(10)的一端与后门框(6)固定连接,所述主架(3)与内板(10)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华张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尚品本色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