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体和厨房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37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锁体和厨房电器,其中,所述锁体包括:开门按键,所述开门按键滑动连接于所述电器主体;开门翻板,所述开门翻板转动连接所述电器主体,所述开门翻板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朝向所述开门按键凸设;所述开门按键抵接所述弧形导向面,并推动所述开门翻板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使开门按键和开门翻板间的阻力减小,使用户推动开门按键的阻力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体和厨房电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锁体和应用该锁体的厨房电器。
技术介绍
用户在操作许多家用电器时需要将该家用电器的门体打开以进行使用或者进行维护等,特别是针对厨房电器,用户需要将门体打开以对食物进行烹饪或清洗等操作。例如,现有的微波炉存在一种锁体结构,该锁体结构包括门体上的卡勾、微波炉主体上的卡槽和微波炉主体上的锁体,用户按压锁体上的开门按键,该开门按键推动开门翻板旋转,开门翻板带动旋转杠杆旋转,以使旋转杠杆将卡勾顶起,使卡勾和卡槽相脱离,从而进行开门动作。但现有的开门按键和开门翻板的接触面均为平面结构,使得开门按键在推动开门翻板转动过程中存在平面与平面相接触的情况,该平面相接触的结构使得两者在进行滚动过程中滚动阻力矩增大,造成开门卡滞现象,用户推动开门按键的阻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锁体,旨在使开门按键和开门翻板间的阻力矩减小,使用户推动开门按键的阻力减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锁体,所述锁体安装于电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开门按键,所述开门按键滑动连接于所述电器主体;开门翻板,所述开门翻板转动连接所述电器主体,所述开门翻板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朝向所述开门按键凸设;所述开门按键抵接所述弧形导向面,并推动所述开门翻板转动。可选地,所述开门按键包括按键部和至少一顶推部,所述顶推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键部,所述顶推部的另一端顶推所述开门翻板的所述弧形导向面,所述开门翻板设有至少一挡壁,至少一所述挡壁凸设于所述弧形导向面,所述顶推部限位于所述挡壁。可选地,所述开门按键设有两所述顶推部,两所述顶推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按键部,两所述顶推部的另一端均顶推所述开门翻板的所述弧形导向面;至少一所述挡壁位于两所述顶推部的外侧,并与所述弧形导向面围设形成限位区域,两所述顶推部限位于所述限位区域;或,至少一所述挡壁位于两所述顶推部之间,至少一所述挡壁与两侧的所述弧形导向面分别围设形成两限位区域,两所述顶推部分别限位于两所述限位区域。可选地,所述限位区域的高度为h1,5mm≤h1≤20mm。可选地,所述开门按键设有两所述顶推部,两所述顶推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按键部,两所述顶推部的另一端均顶推所述开门翻板的所述弧形导向面,所述开门翻板设有至少两所述挡壁;至少两所述挡壁分别位于两所述顶推部的外侧,至少两所述挡壁与所述弧形导向面围设形成限位槽,两所述顶推部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或,至少一所述挡壁位于两所述顶推部的外侧,至少一所述挡壁位于两所述顶推部之间,两所述挡壁与所述弧形导向面围设形成限位槽,位于两所述顶推部之间的挡壁与所述弧形导向面围设形成限位区域,一所述顶推部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另一所述顶推部限位于所述限位区域。可选地,所述限位槽和/或所述限位区域的高度为h1,5mm≤h1≤20mm。可选地,所述开门翻板还设有竖直面,所述竖直面与所述开门翻板的转轴平行,所述竖直面由所述开门翻板的转轴所在高度延伸至连接所述弧形导向面,所述开门按键抵接所述竖直面和所述弧形导向面,并推动所述开门翻板转动。可选地,所述弧形导向面的半径为R1,10mm≤R1≤60mm。可选地,所述竖直平面的宽度为L,50mm≤L≤80mm。可选地,所述竖直平面的高度为H,5mm≤H≤25mm。可选地,所述竖直面为所述弧形导向面的切面延伸形成。可选地,所述弧形导向面的半径为R2,10mm≤R2≤60mm。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厨房电器,所述厨房电器包括门体和电器主体,所述门体和所述电器主体的一侧相铰接,所述门体的另一侧设有卡勾,所述电器主体的另一侧设有卡槽和所述锁体;所述锁体安装于电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开门按键,所述开门按键滑动连接于所述电器主体;开门翻板,所述开门翻板转动连接所述电器主体,所述开门翻板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朝向所述开门按键凸设;所述开门按键抵接所述弧形导向面,并推动所述开门翻板转动。所述卡勾可对应卡持于所述卡槽,所述锁体还包括旋转杠杆,所述旋转杠杆与所述电器主体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开门翻板相接触,所述开门翻板转动,并带动所述旋转杠杆转动,所述旋转杠杆顶推所述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相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锁体中,开门按键相对电器主体进行移动,开门按键顶推开门翻板进行转动,该过程中开门按键上的按键接触面与开门翻板上的弧形导向面相接触,使开门按键始终保持与圆弧面相接触的状态,从而使开门按键推动开门翻板转动过程中的阻力减小,用户推动开门按键的动作更加容易。使得具有该锁体的厨房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推动开门按键进行开门过程的阻力减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厨房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控制盒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控制盒、支架和锁体省略了旋转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控制盒、支架和锁体安装了旋转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支架和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锁体第一实施例中开门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锁体第二实施例中开门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锁体第三实施例中开门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锁体第四实施例中开门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锁体第五实施例中开门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锁体第六实施例中开门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锁体第七实施例中开门翻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厨房电器513按键部10门体53开门翻板30电器主体531竖直面31控制盒533弧形导向面311支架534限位槽3111卡槽535限位区域50锁体536挡壁51开门按键55旋转杠杆511顶推部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体,所述锁体安装于电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n开门按键,所述开门按键滑动连接于所述电器主体;/n开门翻板,所述开门翻板转动连接所述电器主体,所述开门翻板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朝向所述开门按键凸设;/n所述开门按键抵接所述弧形导向面,并推动所述开门翻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体,所述锁体安装于电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
开门按键,所述开门按键滑动连接于所述电器主体;
开门翻板,所述开门翻板转动连接所述电器主体,所述开门翻板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朝向所述开门按键凸设;
所述开门按键抵接所述弧形导向面,并推动所述开门翻板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按键包括按键部和至少一顶推部,所述顶推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键部,所述顶推部的另一端顶推所述开门翻板的所述弧形导向面,所述开门翻板设有至少一挡壁,至少一所述挡壁凸设于所述弧形导向面,所述顶推部限位于所述挡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按键设有两所述顶推部,两所述顶推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按键部,两所述顶推部的另一端均顶推所述开门翻板的所述弧形导向面;
至少一所述挡壁位于两所述顶推部的外侧,并与所述弧形导向面围设形成限位区域,两所述顶推部限位于所述限位区域;或,至少一所述挡壁位于两所述顶推部之间,至少一所述挡壁与两侧的所述弧形导向面分别围设形成两限位区域,两所述顶推部分别限位于两所述限位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区域的高度为h1,5mm≤h1≤20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按键设有两所述顶推部,两所述顶推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按键部,两所述顶推部的另一端均顶推所述开门翻板的所述弧形导向面,所述开门翻板设有至少两所述挡壁;
至少两所述挡壁分别位于两所述顶推部的外侧,至少两所述挡壁与所述弧形导向面围设形成限位槽,两所述顶推部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或,至少一所述挡壁位于两所述顶推部的外侧,至少一所述挡壁位于两所述顶推部之间,两所述挡壁与所述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延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