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34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包括承重墙主体与地基,承重墙主体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接腔与第一圆腔,第一卡接腔底部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圆腔内部相连通,承重墙主体第一卡接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卡接板,承重墙主体第一圆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圆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销子与第一卡接板,使得可通过销子与销孔之间的卡合连接作用,以及第一卡接板与第一卡接腔之间的卡合连接作用,使紧固丝杆的顶部与承重墙主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圆板与承重墙主体之间的卡合连接作用,进一步加固了紧固丝杆的顶部与承重墙主体之间的连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抗震加固措施是为使现有建设工程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所采取的增强强度、提高延性、加强整体性和改善传力途径等措施,在建筑工程领域,往往需要使用到加固装置对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作用进行加固。现有的加固装置,往往结构单一,未设置足量的固定连接结构,因此加固效果欠佳,导致适用范围狭窄,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加固装置加固效果欠佳,适用范围狭窄,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承重墙主体与地基,所述承重墙主体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接腔与第一圆腔,所述第一卡接腔底部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圆腔内部相连通,所述承重墙主体第一卡接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卡接板,所述承重墙主体第一圆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穿插连接有紧固丝杆,所述紧固丝杆的顶端与第一卡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丝杆的中部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包括承重墙主体(1)与地基(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墙主体(1)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接腔与第一圆腔,所述第一卡接腔底部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圆腔内部相连通,所述承重墙主体(1)第一卡接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卡接板(6),所述承重墙主体(1)第一圆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圆板(9),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穿插连接有紧固丝杆(7),所述紧固丝杆(7)的顶端与第一卡接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丝杆(7)的中部与第一圆板(9)的中部套接,所述第一卡接腔底部内壁的两侧与顶部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销孔,所述承重墙主体(1)销孔的内部穿插连接有销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包括承重墙主体(1)与地基(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墙主体(1)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接腔与第一圆腔,所述第一卡接腔底部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圆腔内部相连通,所述承重墙主体(1)第一卡接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卡接板(6),所述承重墙主体(1)第一圆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圆板(9),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穿插连接有紧固丝杆(7),所述紧固丝杆(7)的顶端与第一卡接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丝杆(7)的中部与第一圆板(9)的中部套接,所述第一卡接腔底部内壁的两侧与顶部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销孔,所述承重墙主体(1)销孔的内部穿插连接有销子(8),两个所述销子(8)的底端分别穿过第一卡接板(6)顶端两侧开设的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丝杆(7)的底部自上而下分别套设有第二圆板(10)与U型固定板(11),所述地基(2)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第二圆腔、U型卡合腔与第二卡接腔,所述第二卡接腔顶部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第二圆腔与U型卡合腔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墙主体(1)第二卡接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二卡接板(13),所述承重墙主体(1)第二圆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婷何文钦潘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藏缘情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