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33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包括反坎本体及钢板,钢板设置于反坎本体与墙体交接处,且钢板I端置于墙体内且钢板II端置于反坎本体内,且反坎本体顶面至钢板顶端的距离为0‑4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墙体与反坎交接处设置钢板,钢板两端分别置于墙体及反坎内,利用钢板将墙体与反坎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墙体与反坎稳固连接,有效防止反坎与墙体交接处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板止水反坎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特别是一种钢板止水反坎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楼宇中的部分区域需要混凝土反坎施工,特别是厨房间、卫生间、落地窗、室内烟道底部等地方,施工时在反坎位置布置铝合金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现有的铝合金模板反坎在施工过程可采用两种方案。方案一:铝模板随着楼面浇筑一次性浇筑,随后再浇筑墙柱,最后墙柱浇筑时候形成施工冷缝,有渗漏水风险,且反坎随着楼面一次性浇筑容易偏位,产生剔凿。方案二:铝合金模板二次浇筑,在与墙交接的部位形成施工冷缝,反坎容易开裂,有渗漏水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将止水钢板一端放入墙体,钢板另一端和反坎连接一起,由钢板将墙体与反坎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墙体与反坎稳固连接,有效防止反坎与墙体交接处开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包括反坎本体及钢板,钢板设置于反坎本体与墙体交接处,钢板I端置于墙体内且钢板II端置于反坎本体内,且反坎本体顶面至钢板顶端的距离为0-40mm。其中,墙体是在墙体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成型。作为一选项,钢板I端预置于反坎位置的墙体内,在钢板II端两侧结合反坎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反坎本体。反坎采用二次浇注施工方式,在钢板两端浇注混凝土,利于稳固固定,解决反坎与墙体交接处容易开裂的问题。作为一选项,墙体模板内侧壁底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穿置缝隙,钢板I端插置于穿置缝隙内且其垂直于墙体模板内侧壁。如此,钢板处于竖直方向上,钢板I端端部至其两侧墙体模板内侧壁的距离相同,有效防止钢板I端偏向其中一侧,而钢板I端受到混凝土挤压过渡偏向一边,导致其预埋深度变低,降低其固定稳固性,甚至是暴露。作为一选项,钢板的高度不高于反坎本体的高度,反坎本体的高度为200mm;钢板的厚度为3mm,钢板的高度为160-200mm,钢板的长度为200-300mm。相对应于钢板尺寸,墙体模板的穿置缝隙的宽度为4mm,深度为100-150mm,高度为160-200mm。优选地,钢板的厚度为3mm,钢板的高度为200mm,钢板的长度为300mm;穿置缝隙的宽度为4mm,深度为150mm,高度为200mm。作为一选项,钢板顶端上凸出反坎本体顶面0-20mm。钢板布满反坎与墙体交接处,提高连接稳固性。钢板上凸段在后期施工时可剪除,或者稍压弯配合混凝土压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在墙体与反坎交接处设置钢板,钢板两端分别置于墙体及反坎内,利用钢板将墙体与反坎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墙体与反坎稳固连接,有效防止反坎与墙体交接处开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预置钢板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例1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例2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楼面体,2、墙体,21、盲孔,3、钢板,4、反坎本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的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包括反坎本体4及钢板3,钢板3设置于反坎本体4与墙体2交接处,钢板I端置于墙体内且钢板II端置于反坎本体内,且反坎本体顶面至钢板顶端的距离为0-40mm。其中,墙体(墙柱)2是在墙体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成型;墙体模板是铝合金模板,在钢筋架外固定好后,向其内浇筑混凝土成型,形成墙体,此为既有技术。当然,钢板可替换成铝合金或不锈钢板等。钢板3置于楼面体1的顶面上。如上述,该反坎结构在墙体与反坎交接处设置钢板,钢板两端分别置于墙体及反坎内,利用钢板将墙体与反坎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墙体与反坎稳固连接,有效防止反坎与墙体交接处开裂。下述将对钢板及其连接方式进行说明。参见图1,作为一选项,在一实例中,钢板I端预置于反坎位置的墙体内,在钢板II端两侧结合反坎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反坎本体。此时,参见图2,为墙体预置钢板位置内部结构,形成一盲孔的容置结构。其中,反坎模板为铝合金模板,在其浇筑混凝土形成反坎本体,此为既有技术。反坎采用二次浇注施工方式,在钢板两端浇注混凝土,利于稳固固定,解决反坎与墙体交接处容易开裂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在成型的墙体上开设出容置槽,其结构参见前述,再穿置钢板,之后再结合反坎模板浇筑反坎,混凝土挤入容置槽内结合钢板固定,可防止交接处开裂。参见图1-图2,作为一选项,在一实例中,墙体模板内侧壁底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穿置缝隙,钢板I端插置于穿置缝隙内且其垂直于墙体模板内侧壁。如此,钢板处于竖直方向上,钢板I端端部至其两侧墙体模板内侧壁的距离相同,有效防止钢板I端偏向其中一侧,而钢板I端受到混凝土挤压过渡偏向一边,导致其预埋深度变低,降低其固定稳固性,甚至是暴露。下述将结合反坎及钢板尺寸参数进行说明。参见图3,作为一选项,在一实例中,钢板的高度不高于反坎本体的高度,反坎本体的高度为200mm;钢板的厚度为3mm,钢板的高度为160-200mm,钢板的长度为200-300mm。相对应于钢板尺寸,墙体模板的穿置缝隙的宽度为4mm,深度为100-150mm,高度为160-200mm。典型如,钢板的厚度为3mm,钢板的高度为200mm,钢板的长度为300mm;穿置缝隙的宽度为4mm,深度为150mm,高度为200mm。再如,钢板的厚度为3mm,钢板的高度为180mm,钢板的长度为260mm;穿置缝隙的宽度为4mm,深度为130mm,高度为180mm。又如,钢板的厚度为3mm,钢板的高度为200mm,钢板的长度为260mm;穿置缝隙的宽度为4mm,深度为130mm,高度为200mm。又如,钢板的厚度为3mm,钢板的高度为160mm,钢板的长度为200mm;穿置缝隙的宽度为4mm,深度为100mm,高度为160mm。参见图4,作为一选项,在另一实例中,钢板顶端上凸出反坎本体顶面0-20mm,典型如0、5、10、15或20mm,其它尺寸参数示例请参见前述。如此,钢板布满反坎与墙体交接处,提高连接稳固性。钢板上凸段可应对楼面不平整情形,且在后期施工时可剪除,或者稍压弯配合混凝土压埋。如上述,针对现有反坎侧面开裂及渗漏的缺陷,在现有的铝合金模板反坎位置,将反坎留设2次浇筑;在其模板上开设4mm宽200mm高的缝隙(缺口),将止水钢板一端放入墙体模板,再浇筑混凝土成型;支模反坎浇筑时,钢板另一端和反坎连接一起,由钢板将墙体与反坎连接成一个整体,起到稳固连接目的,有效防止反坎与墙体交接处开裂,防止渗漏。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坎本体及钢板,所述钢板设置于反坎本体与墙体交接处,所述钢板I端置于墙体内且钢板II端置于反坎本体内,且反坎本体顶面至钢板顶端的距离为0-4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坎本体及钢板,所述钢板设置于反坎本体与墙体交接处,所述钢板I端置于墙体内且钢板II端置于反坎本体内,且反坎本体顶面至钢板顶端的距离为0-4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是在墙体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I端预置于反坎位置的墙体内,在钢板II端两侧结合反坎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反坎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止水反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板内侧壁底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穿置缝隙,钢板I端插置于穿置缝隙内且其垂直于墙体模板内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启帅饶俊潇谢保贤宁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谊科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