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231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包括设置在检查井上的装配式井圈支座,及匹配式设置在所述装配式井圈支座内的井盖组件;所述装配式井圈支座包括一体预制成型的井盖支座和井圈,所述井圈围设在所述井盖支座的外周;所述井盖组件至少包括一井盖,所述井盖盖设在所述井盖支座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结构紧凑、强度高,可防坠落、防反味、防反涌,采用一体预制成型的井盖支座和井圈构成装配式井圈支座,拆装便捷,大幅缩短了现场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用性佳,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查井盖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检查井盖多采用《CJ/T511-2017(铸铁检查井盖)》中的结构,该井盖在安装时,需先用碎石进行点支撑并调整井盖与路面高程,然后再用水泥砂浆固定,由于碎石与水泥砂浆强度较低,在荷载作用(例如重型车压等)下易出现检查井盖下沉的现象;同时由于检查井筒周围土体压实度不足,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检查井周边30cm范围内易出现下沉和开裂的质量通病,影响行车的舒适度,严重时会破坏路面,威胁人身安全。为便于作业人员疏通和维护检查井,上述结构的井盖因铰链连接固定性不佳,因而常发生井盖丢失或因积水反涌导致井盖移位的现象发生,造成行人坠井的安全事故。此外,作业人员通常采用在井盖支座上安装胶圈的方式来缓解井盖与井盖支座间的较大作用力,但胶圈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易变形,进而导致井盖与井盖支座间相互摩擦、撞击,产生较大噪音;井盖上通常设置有常开式的通气孔,检查井内异味通过该通气孔外溢,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和出行感受。因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故而现有的检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检查井上的装配式井圈支座(20),及匹配式设置在所述装配式井圈支座(20)内的井盖组件(10);所述装配式井圈支座(20)包括一体预制成型的井盖支座(21)和井圈(22),所述井圈(22)围设在所述井盖支座(21)的外周;所述井盖组件(10)至少包括一井盖(12),所述井盖(12)盖设在所述井盖支座(21)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检查井上的装配式井圈支座(20),及匹配式设置在所述装配式井圈支座(20)内的井盖组件(10);所述装配式井圈支座(20)包括一体预制成型的井盖支座(21)和井圈(22),所述井圈(22)围设在所述井盖支座(21)的外周;所述井盖组件(10)至少包括一井盖(12),所述井盖(12)盖设在所述井盖支座(2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2)的一端通过连杆(13)与所述装配式井圈支座(20)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止螺栓(14)与所述装配式井圈支座(2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2)的下方还设置有防反涌的子盖(40),所述子盖(40)卡接在所述装配式井圈支座(20)上;所述子盖(40)包括盖板本体(41),所述盖板本体(4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泄水孔(42),各所述泄水孔(42)的底部一侧均弹簧铰接有与所述泄水孔(42)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的防反涌板(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泄水孔(42)的底部另一侧均设有斜倒角,所述防反涌板(44)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斜倒角相搭接贴合的斜面结构(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检查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4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加固的加强肋(46),各所述加强肋(46)的端部均一体成型有用于卡接所述装配式井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明和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