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织机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08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织机除尘装置,包括圆织机本体、主通管、抽风机和集尘箱,所述圆织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载装环,且载装环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织线桶,并且圆织机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集尘箱的左侧下方贯穿设置有排尘口,且集尘箱的右侧上方贯穿设置有注水口,并且集尘箱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贯穿设置有转杆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转杆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风扇,且转杆的中部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刷杆。该圆织机除尘装置,通过圆织机本体上编织袋外侧以及内侧的刷环对编织袋的内壁和外壁进行清理,通过主通管将粉尘和碎屑抽入集尘箱内部,防尘挡板对粉尘进行限位,防止粉尘再次飞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织机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圆织机
,具体为一种圆织机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圆织机是指针对在圆形编织袋生产加工时所需要使用到的机器,通过经线和纬线的相互缠绕编制,完成对编织袋的制作,在编织袋的编制时,经线和纬线相互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碎屑和粉尘,这就需要使用到圆织机除尘装置。然而现有的圆织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碎屑和粉尘的产生,从而在编织袋的生产过程中使得碎屑和粉尘充满整个操作车检,且制作完成后的编织袋内外也会残留大量的粉尘,不管实在生产还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碎屑和粉尘都会对使用者以及操作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圆织机除尘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织机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圆织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碎屑和粉尘的产生,从而在编织袋的生产过程中使得碎屑和粉尘充满整个操作车检,且制作完成后的编织袋内外也会残留大量的粉尘,不管实在生产还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碎屑和粉尘都会对使用者以及操作者的身体造成极大影响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织机除尘装置,包括圆织机本体(1)、主通管(7)、抽风机(12)和集尘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织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载装环(2),且载装环(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织线桶(3),并且圆织机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杆(5)的右侧,且连接杆(5)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外刷环(6)的外壁上,所述圆织机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设置有主通管(7),且主通管(7)的外壁上通过副通管(8)贯穿连接于内刷环(9)的内部,并且内刷环(9)底部贯穿设置有吸尘管(10),而且内刷环(9)与外刷环(6)的中部设置有编织袋(11),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织机除尘装置,包括圆织机本体(1)、主通管(7)、抽风机(12)和集尘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织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载装环(2),且载装环(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织线桶(3),并且圆织机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杆(5)的右侧,且连接杆(5)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外刷环(6)的外壁上,所述圆织机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设置有主通管(7),且主通管(7)的外壁上通过副通管(8)贯穿连接于内刷环(9)的内部,并且内刷环(9)底部贯穿设置有吸尘管(10),而且内刷环(9)与外刷环(6)的中部设置有编织袋(11),同时主通管(7)的上方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刮杆(18),所述圆织机本体(1)底部主通管(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抽风机(12),且抽风机(12)的底部通过主通管(7)贯穿设置于集尘箱(13)的中心位置处,并且集尘箱(13)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防尘挡板(14),而且防尘挡板(14)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倒齿(15),所述集尘箱(13)的左侧下方贯穿设置有排尘口(16),且集尘箱(13)的右侧上方贯穿设置有注水口(17),并且集尘箱(13)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贯穿设置有转杆(21),而且集尘箱(13)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19),所述转杆(21)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风扇(22),且转杆(21)的中部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刷杆(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裕何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创利达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