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895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所述发酵箱体内横向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上方设有喷淋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横向设置于发酵箱体两侧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旋转轴输入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表面开设有多个喷淋孔,所述喷淋管进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搅拌罐连接,所述搅拌罐内横向设有混匀装置,发酵箱体底部铰接设有翻板,所述翻板底部与液压缸顶部的伸缩杆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进行菌液的喷淋过程以及翻堆和补水过程,其翻堆搅拌均匀度高,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菜籽饼肥生产
,具体地指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菜籽饼是油菜籽榨油后剩下约60%的残渣饼类。平均含粗蛋白质35%〜38%,菜籽饼含水分10〜12%,氮4.64%、磷2.48%、钾2.40%。它还含有氨基酸和锰、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经过发酵后的菜籽饼是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目前菜籽饼发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菌剂兑水稀释,并淋洒到菜籽饼上,同时翻动均匀,水份含量控制在50%左右(判断方法:手抓一把指缝有水但滴不下来,散开不成团)。2、拌好后的菜籽饼堆放发酵,堆高1米左右、宽2米为宜,不要堆得太高,以防堆内热量散发不出来而导致闷堆。3、一般发酵35-50天(视气温略有浮动),中间每隔10-15天翻堆一次,累计翻堆3-4次就可以发酵完成,发酵过程中要视具体情况适当补水。在上述发酵过程中,均需要人工将菌剂兑水稀释并淋洒到菜籽饼上,同时还需要人工进行翻堆和补水过程,这种人工参与的方式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翻堆搅拌均匀度差异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能够自动进行菌液的喷淋过程以及翻堆和补水过程,提高翻堆搅拌均匀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所述发酵箱体内横向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上方设有喷淋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横向设置于发酵箱体两侧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旋转轴输入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表面开设有多个喷淋孔,所述喷淋管进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搅拌罐连接,所述搅拌罐内横向设有混匀装置,发酵箱体底部铰接设有翻板,所述翻板底部与液压缸顶部的伸缩杆铰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发酵箱体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发酵箱体底部与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混匀装置包括横向设于搅拌罐两侧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片,第二旋转轴输入端与从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传送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套设固定于第一旋转轴外侧。优选地,所述搅拌罐顶部分别设有菌种添加口和水添加口。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和第一搅拌叶片均斜向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两端均安装有与发酵箱体内侧壁接触的刮板,所述刮板一侧面为平面结构,另外两侧面为弧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自动进行菌液的喷淋过程以及翻堆和补水过程,其翻堆搅拌均匀度高,菌液在菜籽饼中能够快速均匀分散,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2所示,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1,所述发酵箱体1内横向设有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上方设有喷淋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横向设置于发酵箱体1两侧的第一旋转轴2.1,所述第一旋转轴2.1上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2.2,第一旋转轴2.1输入端与电机2.3输出端连接,所述喷淋装置3包括横向设置的喷淋管3.1,所述喷淋管3.1表面开设有多个喷淋孔3.2,所述喷淋管3.1进水口通过出水管3.5与搅拌罐3.3连接,所述搅拌罐3.3内横向设有混匀装置3.4,发酵箱体1底部铰接设有翻板1.1,所述翻板1.1底部与液压缸4顶部的伸缩杆铰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发酵箱体1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5,发酵箱体1底部与支撑架6顶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混匀装置3.4包括横向设于搅拌罐3.3两侧的第二旋转轴3.4.1,所述第二旋转轴3.4.1上设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片3.4.2,第二旋转轴3.4.1输入端与从动轮3.4.3连接,所述从动轮3.4.3通过传送皮带7与主动轮3.4.4连接,所述主动轮3.4.4套设固定于第一旋转轴2.1外侧。当电机2.3工作后,会带动第一旋转轴2.1旋转,第一旋转轴2.1旋转的同时可以使得主动轮3.4.4转动,进而通过传送皮带7带动从动轮3.4.3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旋转轴3.4.1也随之转动,因此通过同一个电机2.3可以同时控制第一旋转轴2.1和第二旋转轴3.4.1的旋转,实现搅拌装置2和混匀装置3.4的同时运行,大大精简了结构。优选地,所述搅拌罐3.3顶部分别设有菌种添加口3.3.1和水添加口3.3.2。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叶片3.4.2和第一搅拌叶片2.2均斜向设置。通过将搅拌叶片设置成斜向方向,可以使得搅拌产生类似螺旋搅拌的效果,进而提高搅拌混匀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2.1两端均安装有与发酵箱体1内侧壁接触的刮板8,如图2所示,所述刮板8一侧面为平面结构,另外两侧面为弧面结构。通过刮板8的转动,可以有效防止物料粘附积聚在发酵箱体1内侧壁,同时由于刮板8其中两侧面的弧面结构,可以对刮动的物料施加向发酵箱体1内中部移动的分力,这样有利于物料快速被刮除。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菜籽饼通过进料口5不断加入到发酵箱体1内,通过菌种添加口3.3.1向搅拌罐3.3内加入菌种,通过水添加口3.3.2向搅拌罐3.3内加入水;同时启动电机2.3,当电机2.3工作后,会带动第一旋转轴2.1旋转,第一旋转轴2.1旋转的同时可以使得主动轮3.4.4转动,进而通过传送皮带7带动从动轮3.4.3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旋转轴3.4.1也随之转动,因此通过同一个电机2.3可以同时控制第一旋转轴2.1和第二旋转轴3.4.1的旋转,实现搅拌装置2和混匀装置3.4的同时运行;通过搅拌装置2的搅拌过程可以使得加入的菜籽饼均匀分散在发酵箱体1内,通过混匀装置3.4的搅拌过程可以使得菌种均匀分散在水中,一段时间后,打开出水管3.5上的阀门,菌液从出水管3.5经过喷淋管3.1,并从喷淋孔3.2处向下喷淋而出,这样菜籽饼边进料、边搅拌、边喷淋菌液,从而使得菌液在菜籽饼中能够快速均匀分散;完成菌液的添加后,菜籽饼进行发酵,一般发酵35-50天(视气温略有浮动),中间每隔10-15天开启电机2.3,使得搅拌装置2搅拌翻堆一次,累计翻堆3-4次就可以发酵完成,发酵过程中视具体情况,通过水添加口3.3.2向搅拌罐3.3内加入水,打开出水管3.5上的阀门,从而适当进行补水过程;当完成发酵过程中,开启液压缸4,其伸缩杆收缩而带动翻板1.1向下翻转,进行下料过程。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1),所述发酵箱体(1)内横向设有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上方设有喷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横向设置于发酵箱体(1)两侧的第一旋转轴(2.1),所述第一旋转轴(2.1)上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2.2),第一旋转轴(2.1)输入端与电机(2.3)输出端连接,所述喷淋装置(3)包括横向设置的喷淋管(3.1),所述喷淋管(3.1)表面开设有多个喷淋孔(3.2),所述喷淋管(3.1)进水口通过出水管(3.5)与搅拌罐(3.3)连接,所述搅拌罐(3.3)内横向设有混匀装置(3.4),发酵箱体(1)底部铰接设有翻板(1.1),所述翻板(1.1)底部与液压缸(4)顶部的伸缩杆铰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1),所述发酵箱体(1)内横向设有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上方设有喷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横向设置于发酵箱体(1)两侧的第一旋转轴(2.1),所述第一旋转轴(2.1)上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2.2),第一旋转轴(2.1)输入端与电机(2.3)输出端连接,所述喷淋装置(3)包括横向设置的喷淋管(3.1),所述喷淋管(3.1)表面开设有多个喷淋孔(3.2),所述喷淋管(3.1)进水口通过出水管(3.5)与搅拌罐(3.3)连接,所述搅拌罐(3.3)内横向设有混匀装置(3.4),发酵箱体(1)底部铰接设有翻板(1.1),所述翻板(1.1)底部与液压缸(4)顶部的伸缩杆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籽饼堆放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体(1)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5),发酵箱体(1)底部与支撑架(6)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籽饼堆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廷茂张淳张先星陈琼莉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益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