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立业专利>正文

鼠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94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鼠标器,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光电鼠标器和机械鼠标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滚动部件连接,并在其上滚动的鼠标器。提供一种采用滚动摩擦,操作时移动比较灵活,不需要鼠标垫的鼠标器。上部设有左右按键、滑轮、下壳体、后盖和电路控制板;下部设有支撑板、下固定件、感应部件和底座,支撑板设于下壳体下方,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感应部件设于支撑板中心,下固定件设于支撑板与底座之间,支撑板与底座固定,下固定件与设于下壳体底面的上固定件连接;中部为设于支撑板与下壳体底面之间的滚动部件。使用时,下壳体底面的上固定件与设于支撑板和底座之间的下固定件连接,支撑板与底座固定连接。当移动鼠标器上部时,鼠标器上部可在支撑板上自如滚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鼠标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光电鼠标器和机械鼠标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滚动部件连接,并在其上滚动的鼠标器。
技术介绍
目前,计算机使用的鼠标器主要由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后盖)、左按键、右按键、中滚轮、位于按键面板下方的微动开关、滚轮和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一般仅具有一种握持姿势,而且需要鼠标垫。由于这种结构设计使得使用者的手只能用单一姿势握持鼠标器,而且手掌始终与桌面平行,依靠滑动摩擦实现其移动,因此长时间使用鼠标器后,必定会导致手掌和肩膀某个部位容易疲劳。同时,鼠标器的操作不够灵活。授权公告号为CN2412244Y的技术专利提供一种鼠标器的改良结构,它由上盖与底座相盖合,其内部有触控组件和电路装置,在上盖处设有指令按键,而其触控组件的触控板则由底座的窗口伸出一凸点或拨杆,其触控板的内面则与一横轴杆及一纵轴杆上的感知轮相接触;另设有刻度盘分别与横轴杆及纵轴杆上的感知轮相啮合,在电路板上设有发射与接收元件,用以感测刻度盘与转动状态的信号,在用以感测触控板的横/纵轴向移动的轴杆上,以活动轴设的方式分别穿设有齿轮组。授权公告号为CN2411509Y的技术专利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手握式鼠标器,在鼠标器壳体上下对称开有两个窗口,胶球在工作传动轴和支撑转子轴构成的立体三角形中转动,可于桌面上使用,也可直接拿在手中操作。授权公告号为CN1066273C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掌中型鼠标器包括一个中空的球体或任何一种易于被手掌完全并舒适地握住的、选自椭球体、圆柱体或动物造型的型体。该型体表面安装有1个滚球和2-4个按钮。该掌中型鼠标器可配一底座,成为掌中型与滚球型两用鼠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鼠标器在操作时移动不够灵活,需由鼠标垫辅助等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滚动摩擦,操作时移动比较灵活,不需要鼠标垫的鼠标器。本技术设有上、中、下3部分,上部设有左按键、滑轮、右按键、下壳体、后盖和电路控制板,左、右按键设于滑轮的左、右两侧,后盖设于左、右按键和滑轮的后侧,左、右按键和滑轮以及后盖设于下壳体上,电路控制板设于左、右按键和滑轮以及后盖与下壳体之间:-->下部设有支撑板、下固定件、感应部件和底座,支撑板设于下壳体的下方,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感应部件设于支撑板中心,下固定件设于支撑板与底座之间,支撑板与底座固定连接,下固定件与设于下壳体底面的上固定件连接;中部为滚动部件,滚动部件设于支撑板上表面与下壳体底面之间。所说的下固定件可设为固定片,在固定片中部设有固定孔,设于下壳体底面的上固定件为固定柱,固定柱与固定片中部的固定孔配接。下壳体底面上的固定柱与下壳体连体。所说的下固定件可设为固定柱,设于下壳体底面的上固定件为固定孔,固定柱与固定孔配接。设于下壳体底面的上固定件为固定柱,所说的下固定件可设为固定片,固定片与下壳体底面的固定柱连体,这时支撑板可做成左右两部分,装配时先卡在下壳体与固定柱之间,然后再固定在底座上。所说的下固定件可设为固定片,固定片与设于下壳体底面的固定柱连成一体结构,装配时,固定片向上穿过支撑板的中间孔然后和下壳体用卡勾或螺丝固定连接。所说的滚动部件可设于支撑板上表面或下壳体底面;所说的滚动部件可为滚珠或轴承。在下壳体的底面可设角垫。使用时,下壳体底面的上固定件与设于支撑板和底座之间的下固定件通过支撑板中部的通孔连接,支撑板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固定连接。当移动鼠标器上部时,鼠标器上部可在支撑板上自如滚动。与已有的一般鼠标器相比,本技术的基本构件通过上下固定件连接,并使滚动部件分别与基本构件和支撑板连接,从而实现了由一般的依靠滑动摩擦到依靠滚动摩擦的转变,不仅使鼠标器的操作更为灵活,操作者的手掌、手臂等部位不容易疲劳;而且体积小,适应性强,携带方便,不需使用鼠标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4,本技术设有上、中、下3部分,上部设有左按键1、滑轮2、右按键3、下壳体4、后盖12和电路控制板,左、右按键1、3分别设于滑轮2的左、右两侧,后盖12设于左、右按键1、3和滑轮2的后侧,左、右按键1、3和滑轮2以及后盖12设于下壳体4-->上,电路控制板设于左、右按键1、3和滑轮2以及后盖12与下壳体4之间,在下壳体底面中部延设固定柱41。下部设有圆形支撑板6、圆形固定片7、圆形底座8和感应部件9,支撑板6设于下壳体4的下方,固定片7设于底座8的上方,固定片7与下壳体底面中部延设的固定柱41连接,固定柱41穿过设于支撑板6的相应于固定片7位置的固定孔61,感应部件9设于支撑板6的中心,感应部件9可选用光电鼠标或机械鼠标感应部件。滚动部件5设于支撑板6的上表面,滚动部件5可选为滚珠或轴承,在图2中,给出了围绕支撑板6上的固定孔61外周的一组(12只)滚珠或轴承。在底座8的底面可设角垫10。鼠标线11的一端接电路控制板。上述所说的设于下壳体底面的固定柱也可采用固定孔的方法,相应将设于支撑板与底座之间的固定片改为固定柱。固定柱也可采用多根固定杆的方法,实现下壳体与固定片的连接。下壳体、支撑板和底座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计,例如圆形、椭圆形等。实施例2鼠标下壳体与底座及支撑板的连接结构也可采用如下形式:形式1:设于下壳体4底面的上固定件为固定柱41,所说的下固定件可设为固定片7,固定片7与下壳体底面的固定柱41连体,这时支撑板6可做成左右两部分,装配时先卡在下壳体4与固定柱41之间,然后再固定在底座8上。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下壳体4与原固定片7做成整体结构。形式2:所说的下固定件可设为固定片,固定片与设于下壳体底面的固定柱41连成一体结构,装配时,固定片向上穿过支撑板6的中间孔然后和下壳体4用卡勾或螺丝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鼠标器,上部设有左按键、滑轮、右按键、下壳体、后盖和电路控制板,左、右按键设于滑轮的左、右两侧,后盖设于左、右按键和滑轮的后侧,左、右按键和滑轮以及后盖设于下壳体上,电路控制板设于左、右按键和滑轮以及后盖与下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中部和下部,下部设有支撑板、下固定件、感应部件和底座,支撑板设于下壳体的下方,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感应部件设于支撑板中心,下固定件设于支撑板与底座之间,支撑板与底座固定连接,下固定件与设于下壳体底面的上固定件连接;中部为滚动部件,滚动部件设于支撑板上表面与下壳体底面之间;在下壳体底面上设有上固定件,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鼠标器,上部设有左按键、滑轮、右按键、下壳体、后盖和电路控制板,左、右按键设于滑轮的左、右两侧,后盖设于左、右按键和滑轮的后侧,左、右按键和滑轮以及后盖设于下壳体上,电路控制板设于左、右按键和滑轮以及后盖与下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中部和下部,下部设有支撑板、下固定件、感应部件和底座,支撑板设于下壳体的下方,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感应部件设于支撑板中心,下固定件设于支撑板与底座之间,支撑板与底座固定连接,下固定件与设于下壳体底面的上固定件连接:中部为滚动部件,滚动部件设于支撑板上表面与下壳体底面之间;在下壳体底面上设有上固定件,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固定件为固定片,在固定片中部设有固定孔,设于下壳体底面的上固定件为固定柱,固定柱与固定片中部的固定孔配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标器,其特征在于下壳体底面上的固定柱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业陈永涛柳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吴立业陈永涛柳海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