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呈燕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80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升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撑架、置物台、电机和底座,且支撑架两侧皆固连有置物台,所述支撑架右侧中部固连有电机,且支撑架底端固连有底座,所述置物台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包括反向螺纹杆、把手、套块、第一铰接杆和夹持块,两组所述置物台上表面两侧皆螺纹连接有反向螺纹杆,且反向螺纹杆后端皆固连有把手,两组所述反向螺纹杆前端皆固连有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建筑材料可以快速的被固定和拆卸,并且不会因为松动而使得建筑材料掉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节省了时间,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
本技术涉及提升支架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经常需要将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而这些建筑材料如果人为的去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所以这时便需要用到提升支架去搬运材料,提升支架依照其动力来源可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等主要几类,并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现已基本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提升支架在提升建筑材料时一般都是使用绳子对其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捆绑和拆卸时都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并且有时候绳子脱落还会使得建筑材料掉落下来,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因此急需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提升支架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固定时麻烦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撑架、置物台、电机和底座,且支撑架两侧皆固连有置物台,所述支撑架右侧中部固连有电机,且支撑架底端固连有底座,所述置物台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包括反向螺纹杆、把手、第一连接块、套块、第一铰接杆和夹持块,两组所述置物台上表面两侧皆螺纹连接有反向螺纹杆,且反向螺纹杆后端皆固连有把手,两组所述反向螺纹杆前端皆固连有把手,且反向螺纹杆表面前后两侧皆套设有套块,两组所述套块内侧皆铰接有第一铰接杆,且第一铰接杆另一端固连有夹持块。优选的,所述置物台前端内壁两侧皆开设有第一开槽、且第一开槽内壁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滑槽,两组所述第一滑槽内部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固连在第一连接块两侧。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端设置有提升机构,且提升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架顶端固连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顶端固连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侧啮合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右侧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表面啮合有皮带,且皮带外表面套设有提升绳,所述提升绳两端皆固连有置物台。优选的,所述置物台底端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两组所述置物台底端中部皆固连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上方中部皆固连有套杆,两组所述套杆内部皆插设有插杆,且插杆底端皆固连有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底端皆固连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另一端皆固连在限位块内壁。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方两侧皆固连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外表面皆缠绕有第二弹簧,两组所述第二弹簧上下两端皆固连在置物台和第二连接块之间。优选的,两组所述限位块两侧皆固连有第二滑块,两侧所述套杆内壁两侧皆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设置有固定机构,由于现有的提升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绳子对建筑材料进行固定,而这种固定方式在拆卸和安装时都十分不便,所以通过转动把手来使得套块在把手表面做对向移动,这时通过第一铰接杆便可以使得夹持块对建筑材料进行夹持,通过此装置,使得建筑材料可以快速的被固定和拆卸,并且不会因为松动而使得建筑材料掉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节省了时间,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2、该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设置有提升机构,传统的提升支架在提升时只有一边可以提升,这样的提升方式使得工作效率很慢,所以通过支撑架顶端设置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一起相互转动,使得左边置物台在上升时,右边置物台下降,当右边置物台上升时,左边置物台下降,这样在提升建筑材料时,两边可以同时移动,使得工作效率增快,节约了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置物台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00、装置主体;110、支撑架;120、置物台;121、第一开槽;122、第一滑槽;123、第一滑块;130、电机;140、底座;200、固定机构;210、反向螺纹杆;220、把手;230、第一连接块;240、套块;250、第一铰接杆;260、夹持块;300、提升机构;310、支撑板;320、第一齿轮;330、第二齿轮;340、第三齿轮;350、皮带;360、提升绳;400、缓冲机构;410、第二连接块;420、套杆;430、插杆;440、限位块;441、第二滑块;442、第二滑槽;450、第一弹簧;460、伸缩杆;470、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包括支撑架110、置物台120、电机130和底座140,且支撑架110两侧皆固连有置物台120,支撑架110右侧中部固连有电机130,且支撑架110底端固连有底座140,置物台120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200,且固定机构200包括反向螺纹杆210、把手220、第一连接块230、套块240、第一铰接杆250和夹持块260,两组置物台120上表面两侧皆螺纹连接有反向螺纹杆210,且反向螺纹杆210后端皆固连有把手220,两组反向螺纹杆210前端皆固连有把手220,且反向螺纹杆210表面前后两侧皆套设有套块240,两组套块240内侧皆铰接有第一铰接杆250,且第一铰接杆250另一端固连有夹持块260。置物台120前端内壁两侧皆开设有第一开槽121、且第一开槽121内壁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滑槽122,两组第一滑槽122内部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3,且第一滑块123固连在第一连接块230两侧,其作用在于,当反向螺纹杆210转动时,第一连接块230便会在第一滑槽122和第一滑块123的滑动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接块230在置物台120内部转动。支撑架110顶端设置有提升机构300,且提升机构300包括支撑板310,支撑架110顶端固连有支撑板310,且支撑板310顶端固连有第一齿轮320,第一齿轮320左侧啮合有第二齿轮330,且第二齿轮330右侧啮合有第三齿轮340,第一齿轮320外表面啮合有皮带350,且皮带350外表面套设有提升绳360,提升绳360两端皆固连有置物台120,其作用在于,通过设置有第一齿轮320、第二齿轮330和第三齿轮340一起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装置主体(100),所述装置主体(100)包括支撑架(110)、置物台(120)、电机(130)和底座(140),且支撑架(110)两侧皆固连有置物台(120),所述支撑架(110)右侧中部固连有电机(130),且支撑架(110)底端固连有底座(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20)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200),且固定机构(200)包括反向螺纹杆(210)、把手(220)、第一连接块(230)、套块(240)、第一铰接杆(250)和夹持块(260),两组所述置物台(120)上表面两侧皆螺纹连接有反向螺纹杆(210),且反向螺纹杆(210)后端皆固连有把手(220),两组所述反向螺纹杆(210)前端皆固连有把手(220),且反向螺纹杆(210)表面前后两侧皆套设有套块(240),两组所述套块(240)内侧皆铰接有第一铰接杆(250),且第一铰接杆(250)另一端固连有夹持块(2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装置主体(100),所述装置主体(100)包括支撑架(110)、置物台(120)、电机(130)和底座(140),且支撑架(110)两侧皆固连有置物台(120),所述支撑架(110)右侧中部固连有电机(130),且支撑架(110)底端固连有底座(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20)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200),且固定机构(200)包括反向螺纹杆(210)、把手(220)、第一连接块(230)、套块(240)、第一铰接杆(250)和夹持块(260),两组所述置物台(120)上表面两侧皆螺纹连接有反向螺纹杆(210),且反向螺纹杆(210)后端皆固连有把手(220),两组所述反向螺纹杆(210)前端皆固连有把手(220),且反向螺纹杆(210)表面前后两侧皆套设有套块(240),两组所述套块(240)内侧皆铰接有第一铰接杆(250),且第一铰接杆(250)另一端固连有夹持块(2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20)前端内壁两侧皆开设有第一开槽(121)、且第一开槽(121)内壁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滑槽(122),两组所述第一滑槽(122)内部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3),且第一滑块(123)固连在第一连接块(230)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0)顶端设置有提升机构(300),且提升机构(300)包括支撑板(310),所述支撑架(110)顶端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呈燕杨万怀孙煜法李冠彦
申请(专利权)人:谢呈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