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斌专利>正文

光电笔式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587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在不同物体表面方便使用并能直接进行手写输入的光电笔式鼠标。在笔形外壳中,前端由滚珠、发光二极管、凸镜、光电鼠标感光芯片依次安装在圆柱形笔芯外壳内组成可上下活动的整体笔芯;在笔形外壳内部的中端即笔芯的上部设左键开关;笔形外壳中后端设置滚轮开关、右键开关;笔形外壳的后端设置电路板。笔芯中的发光二极管、光电鼠标感光芯片和笔形外壳中的左键开关、滚轮开关、右键开关分别与笔形外壳后端电路板电连接。笔芯中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通过滚珠的转动发射到光电鼠标感光芯片上,笔芯向上移动将触动设在笔形外壳内部中端的左键开关。(*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作电脑的鼠标装置,尤其是能在不同物体表面上操作电脑并能直接进行手写输入的光电笔式鼠标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光电笔式鼠标构造是由笔形外壳前端的感光芯片和笔形外套中端的开关键分别与后部的电路板片电连接而成。操作时由笔前端感光芯片直接对平面物体的平面进行采光分析处理,左键开关由单独的手指进行控制。因而它对于使用地点要求严格,也不方便直接进行手写输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光电笔式鼠标对于操作平面的限制,以及直接利用鼠标进行手写输入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笔式鼠标,该光电笔式鼠标不仅能在不同物体表面上操作电脑,而且能直接进行手写输入,操作方便,外形小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发光二极管、凸镜、光电鼠标感光芯片依次安装在圆柱形笔芯外套内,与设置在前端的可自由转动的滚珠组成整体笔芯,整体笔芯可在笔形外壳前端内上下活动。在笔形外壳内部中端即整体笔芯的上部设置左键开关;在笔形外壳中后端设置右键开关、滚轮开关;后部设置电路板。整体笔芯中的发光二极管、感光芯片和笔式外套中后端的左键开关、滚轮开关、右键开关分别与笔形外套后端电路板相电连接。当光电笔式鼠标前端的滚珠在物体表面上移动时,整体笔芯中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将通过滚珠的转动反射到感光芯片上,经过处理,从而达到移动鼠标的目的。当把光电笔式鼠标向下按时整体笔芯将触动设在笔形外壳中端的左键开关,从而达到普通鼠标左键的作用,并可以直接进行手写输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不同物体表面上使用,并能直接进行手写输入,外形小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笔形外壳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的总体构造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笔芯构造图。图2中:2.整体笔芯,3.左键开关,4.滚轮开关,5.右键开关,6.电路板。图3中:7.滚珠,8.发光二极管,9.凸镜,10.光电鼠标感光芯片,11.笔芯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在图3中,由滚珠(7)、凸镜(9)、发光二极管(8)光电鼠标感光芯片(10)、分别依次安装在圆柱形笔芯外壳(11)的内部组成整体笔芯。当滚珠(7)在物体表面上移动时发光二极管(8)发出的光经过滚珠(7)和凸镜(9)反射到感光芯片(10)上。在图2中,在笔形外壳(1)内部的前端有一可上下活动的笔芯(2),在笔芯(2)的上部笔形外壳(1)中端的内部设左键开关(3),当把笔形外壳(1)向下按时笔芯(2)将触动左键开关(3)。在笔形外套(1)中部设滚珠(4)、右键开关(5),分别位于正常握笔姿势下食指和拇指的位置。笔芯(2)中的发光二极管(8)、光电鼠标感光芯片(10)和笔形外壳(1)中的滚轮开关(4)、右键开关(5)分别与电路板(6)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笔式鼠标,在笔形外壳中,发光二极管、光电鼠标感光芯片、左键开关、右键开关、滚轮开关依次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是:笔形外壳(1)前端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整体笔芯(2),笔形外壳(1)内部的中端即笔芯的上部设置左键开关(3)。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光电笔式鼠标,在笔形外壳中,发光二极管、光电鼠标感光芯片、左键开关、右键开关、滚轮开
关依次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是:笔形外壳(1)前端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整体笔芯(2),笔形外
壳(1)内部的中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