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858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主补偿控制器、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和上位机,所述主补偿控制器通过有线通讯模块或智能台区的无线通讯模块与上位机连接,所述主补偿控制器与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和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之间均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电房补偿装置与支线补偿装置之间的联系,电房补偿装置为主体,支线装置为从体,利用电房补偿装置了解电网的用电质量及稳定性,同时知道分支线路的用电情况,主体结合电房用电情况、支线用电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新型的全局控制理念,做到更好的协调补偿,使整个台区的用电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增强台区所有用户的用电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供电系统
,具体为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无功功率补偿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能够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在农网、多数台区有着养殖场和工厂,即感性负载居多,导致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消耗日益增大,功率因数普遍比较低。在旺季时,末端支线的电压远远小于电网的电压,使末端用户的用电器处于低电压运行,可能造成用电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烧坏。目前主要在台区电网处建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针对电网的无功功率情况进行补偿,无法得知支线的用电质量及运行情况。现有少数的台区装设支线就地动态补偿装置,进行就地无功功率补偿,此补偿只针对线路的用电情况来判断,无法理会电网情况。现有的就地动态补偿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就地动态补偿装置选点复杂,它需要经过人工采集各条支线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每条支线的环境情况再选点定点,需要耗大量的人力;(2)多个就地动态补偿装置投切没法协调,可能造成线路用电振荡;(3)就地动态补偿装置与台区电房补偿装置没法协调,可能存在电房补偿装置与支线就地动态补偿装置同时投切,造成电网振荡,稳定性降低,电房补偿与支线补偿各干各的;(4)就地动态补偿装置的运行情况无法实时监控;(5)就地动态补偿装置出现问题,可能需要经过许久才能知道,甚至半年。主要原因,基本不巡察,对巡察者来说,工作量很大,一般就地动态补偿装置元件有配电箱、控制器、控制部分、电容及其它保护元件,如果内有元件损坏,外面难以得知配电箱里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主补偿控制器、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和上位机,所述主补偿控制器位于配电房无功补偿,多个所述支线补偿控制器位于配电房到终端负载线路中的每个无功补偿节点,所述主补偿控制器通过有线通讯模块或智能台区的无线通讯模块与上位机连接,所述主补偿控制器与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和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之间均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补偿控制器和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均包括有电源处理模块、检测单元、存储单元、有线通讯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控制模块、电力载波通讯模块和CPU控制器,所述CPU控制器与电源处理模块、检测单元、存储单元、有线通讯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控制模块、电力载波通讯模块均电性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线通讯模块为RS232通讯模块或RS485通讯模块,所述电力载波通讯模块接收到CPU控制器发送的数据后转换为输出信号,然后发送到主补偿控制器或支线补偿控制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线补偿控制器包括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与主补偿控制器连接的前端支线补偿控制器和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与前端支线补偿控制器连接的末端支线补偿控制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补偿控制器间隔分钟收集一次每个支线补偿控制器中参数,所述收集每个支线补偿控制器的参数为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投切状态,所述主补偿控制器每次完成收集参数,进行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主补偿控制器根据分析结果,按控制投切逻辑进行标记主补偿控制器和每个支线补偿控制器的投/切/不投不切状态,并发送到每个支线补偿控制器,且所述主补偿控制器或每个支线补偿控制器每次完成一次电容器的投入,会对电容器的效果进行判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补偿控制器数据分析特征为优先分析各支线补偿点的临界报警数据,其次根据支线补偿控制器所在的台区支线节点,分析每个支线补偿控制器间的关系、不同支线的功率因数关系和同支线的功率因数关系。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补偿控制器和支线补偿控制器的控制投切逻辑为优先支线控制器补偿,其次主控制器补偿,不同的支线投切控制逻辑为优先末端支线补偿控制器投切,其次为前端支线补偿控制器投切,且同支线的支线补偿控制器功率因数最低的优先投,功率因数最高的支线补偿控制器最后投,同支线的支线补偿控制器检测到过补偿的数量大于1台,按过补偿量大的支线补偿控制器先切。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补偿控制器或支线补偿控制器的投切为通过主补偿控制器或支线补偿控制器控制电容器与母线间的辅助开关,将电容器与母线回路或与母线断开,对电容器的效果判断的特征为对同节点的电容器投入前与投入后的数据对比及运算。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补偿控制器和支线补偿控制器通讯中断时,主补偿控制器和支线补偿控制器按原有的控制逻辑进行无功补偿动作,并向上位机发送通讯中断信号,所述主补偿控制器原控制逻辑为功率因数,所述支线补偿控制器原控制逻辑为电压优先,其次功率因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位机是具有通讯和监控功能的计算机,所述上位机通过远程无线通讯/台区电房内有线通讯修改主补偿控制器和支线补偿控制器的参数,所述上位机通过远程无线通讯/台区电房内有线通讯监控主补偿控制器和支线补偿控制器的实时数据、参数配置、投切事件记录、报警事件记录和报警提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建立电房补偿装置与支线补偿装置之间的联系,电房补偿装置为主体,支线装置为从体,利用电房补偿装置了解电网的用电质量及稳定性,同时知道分支线路的用电情况,主体结合电房用电情况、支线用电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新型的全局控制理念,做到更好的协调补偿,使整个台区的用电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增强台区所有用户的用电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远程上位机监控或者现场上位机监控,上位机能实时监控电房用电情况和就地动态补偿点的用电情况,减少非必要的人工巡察,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反馈给电房主机,同时反馈给上位机,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同时方便收集整个台区线路用电运行情况;3、本专利技术通过远程或者现场的上位机进行快速设置电房补偿装置和就地动态补偿装置的参数设置,有效降低就地动态无功补偿选点的复杂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通讯控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主补偿控制器或支线补偿控制器硬件执行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通讯收发流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主补偿控制器与支线补偿控制器程序执行示意图;图中:1主补偿控制器;2支线补偿控制器;3上位机;4有线通讯模块;5电子载波通讯模块;6电源处理模块;7检测单元;8存储单元;9显示模块;10按键模块;11控制模块;12CPU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补偿控制器(1)、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2)和上位机(3),所述主补偿控制器(1)位于配电房无功补偿,多个所述支线补偿控制器(2)位于配电房到终端负载线路中的每个无功补偿节点,所述主补偿控制器(1)通过有线通讯模块(4)或智能台区的无线通讯模块与上位机(3)连接,所述主补偿控制器(1)与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2)和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2)之间均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补偿控制器(1)、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2)和上位机(3),所述主补偿控制器(1)位于配电房无功补偿,多个所述支线补偿控制器(2)位于配电房到终端负载线路中的每个无功补偿节点,所述主补偿控制器(1)通过有线通讯模块(4)或智能台区的无线通讯模块与上位机(3)连接,所述主补偿控制器(1)与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2)和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2)之间均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补偿控制器(1)和多个支线补偿控制器(2)均包括有电源处理模块(6)、检测单元(7)、存储单元(8)、有线通讯模块(4)、显示模块(9)、按键模块(10)、控制模块(11)、电力载波通讯模块(5)和CPU控制器(12),所述CPU控制器(12)与电源处理模块(6)、检测单元(7)、存储单元(8)、有线通讯模块(4)、显示模块(9)、按键模块(10)、控制模块(11)、电力载波通讯模块(5)均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通讯模块(4)为RS232通讯模块或RS485通讯模块,所述电力载波通讯模块(5)接收到CPU控制器(12)发送的数据后转换为输出信号,然后发送到主补偿控制器(1)或支线补偿控制器(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线补偿控制器(2)包括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5)与主补偿控制器(1)连接的前端支线补偿控制器和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5)与前端支线补偿控制器连接的末端支线补偿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台区无功补偿的主从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补偿控制器(1)间隔10分钟收集一次每个支线补偿控制器(2)中参数,所述收集每个支线补偿控制器(2)的参数为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投切状态,所述主补偿控制器(1)每次完成收集参数,进行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主补偿控制器(1)根据分析结果,按控制投切逻辑进行标记主补偿控制器(1)和每个支线补偿控制器(2)的投/切/不投不切状态,并发送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延庆陈昶林茂杰
申请(专利权)人:小步科技江门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