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52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包括共口径天线体、馈电部件组、介质板和金属地板;共口径天线体包括至少一个Sub‑6GHz天线和至少一个毫米波天线;馈电部件组包括数目与Sub‑6GHz天线数目匹配的第一馈电部件、数目与毫米波天线数目匹配的第二馈电部件;第一馈电部件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一微带线,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微带线向Sub‑6GHz天线馈电;第二馈电部件设置有微带组、两组金属柱组和第二端口;微带组由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和两条第四微带线构成;介质板位于金属地板与微带组之间;第二端口位于介质板边沿,且依次经过第三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后向毫米波天线馈电;两第四微带线分居第三微带线两侧,且分别通过一组金属柱组与金属地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讯
,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
技术介绍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提出了两大通信频段:FR1:Sub-6GHz和FR2:毫米波,虽然目前中国、欧洲等国的5G商用进程中只推行了FR1频段,但是5G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向毫米波无线通信发展的。那么意味着将来的5G智能手机上必然出现Sub-6GHz频段天线与毫米波频段天线共存的局面。由于智能手机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以共口径方式实现Sub-6GHz频段天线和毫米波频段天线将是最有效的设计方案,但是Sub-6GHz频段天线和毫米波频段天线的测试方式有差异,而且手机的空间有限,这给集成Sub-6GHz频段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天线的测试带来了巨大的问题。目前,在Sub-6GHz手机天线设计中,常见的无源测试方案有两种:1)自带一段较长同轴线的低频频段SMA接头直接焊接到手机天线的馈电处;2)天线本身采用微带传输线馈电;在测试中低频频段SMA接头和微带传输线有两种连接方式:I.将低频频段SMA接头伸出的探针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垂直穿过介质板接到微带传输线(底馈);II.低频频段SMA接头在介质板侧端位置接到微带传输线(侧馈)。在毫米波手机天线无源测试中,通常使用高频频段SMA末端发射接头(EndLaunchConnector),这种高频SMA末端发射接头可以多次重复利用,降低了毫米波天线的设计和测试成本,在毫米波频段天线测试中被广泛应用。但该类接头无法实现如低频频段SMA接头底馈的测试方案,只能实现侧馈的测试方案。根据现有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手机天线的测试方案对比可看出,在毫米波频段:1.自带一段较长同轴线的低频频段SMA接头测试方案不再适用,因为会引起较大损耗和较强的辐射干扰;2.SMA接头底馈微带传输线的方案不再适用,一是因为毫米波天线测试常用的SMA末端发射接头无法实现底馈测试方案,二是底馈方式也不适用于较厚介质板,随着毫米波频段波长的急剧缩小,穿过介质板探针的长度引入的电感效益已经不可忽视,介质板较厚情况下,探针引入的强电感效益将导致严重阻抗失配;3.手机毫米波天线测试中如采用SMA末端发射接头侧馈微带传输线方案,通常馈电路径相对较长,会引入较强的插入损耗。目前,5G智能手机开始装备毫米波频段天线,同时低频段的Sub-6GHz天线依然存在。在这些多频段,大频率比的手机天线设计过程中,测试环节必将遇到上述提到的问题,科研工作者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于非共口径的手机天线设计方案,低频的Sub-6GHz天线采用低频频段常用测试方案,高频的毫米波频段则采用SMA末端发射接头侧馈微带传输线的测试方案,但为了缩短毫米波微带传输线的馈电路径,需要在地板上挖出一个缺口为SMA末端发射接头的安装预留出位置。这种测试方案通过在地板上挖口解决了馈电路径长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不仅破坏了地板的完整性,而且缺口位置一般离天线较近,缺口处容易产生较强电流堆积,从而在测试中引入较强的辐射干扰;对于共口径的手机天线设计方案,如文献Common-ApertureSub-6GHzandMillimeter-Wave5GAntennaSystem(MUHAMMADIKRAM等《ResearchGate》,第8卷)公开的方案中,低频的Sub-6GHz天线分别采用了侧馈和底馈微带传输线的测试方案,其中侧馈方式的微带传输线较长,底馈方式的微带传输线较短;而高频的毫米波频段的天线则采用了底馈的测试方案,会出现上述的毫米波频段的第2点的问题——该方案采用的SMA接头是一次性的,测试成本较高;同时,该测试方案也不适用于使用了较厚介质板的设计方案。所以该测试方案仅可用于该文献的天线设计,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同时实现对共口径辐射设计的Sub-6GHz天线和毫米波手机天线进行测试,并达到降低测试成本、减少干扰辐射、减少传输损耗、结构简单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包括共口径天线体、馈电部件组、介质板和金属地板;所述共口径天线体包括至少一个Sub-6GHz天线和至少一个毫米波天线;所述馈电部件组包括数目与Sub-6GHz天线数目匹配的第一馈电部件、数目与毫米波天线数目匹配的第二馈电部件;所述第一馈电部件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微带线向所述Sub-6GHz天线馈电;所述第二馈电部件设置有微带组、两组金属柱组和第二端口;所述微带组由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和两条第四微带线构成;所述介质板位于所述金属地板与所述微带组之间;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介质板边沿,且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后向所述毫米波天线馈电;两所述第四微带线分居所述第三微带线两侧,且分别通过一组所述金属柱组与所述金属地板连接;所述第四微带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口到所述共口径天线体中心的距离小于0.5倍的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共口径天线体中心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微带线的长度大于2倍的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长度。进一步地,沿着第四微带线的延伸方向,所述金属柱组中的金属柱依次排列;所述金属柱的间距为A,半径为R;所述毫米波天线的工作媒介波长为λ,其中,0.05λ≤A≤0.2λ,0.005λ≤R≤0.025λ。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微带线的各个位置到所述第三微带线的距离均为B,其中,0.005λ≤B≤0.02λ。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微带线的宽度;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宽度为C,其中,0.005λ≤C≤0.02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口处接第一SMA接头;所述第一微带线与第一SMA接头之间阻抗匹配;所述第一端口处,第一SMA接头的内导体依次穿过金属地板、介质板后与所述第一微带线连接,第一SMA接头的外导体与所述金属地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口处接第二SMA接头;所述第二微带线和所述第三微带线的总阻抗与第二端口的阻抗匹配;所述第二端口处,所述第三微带线与第二SMA接头的内导体连接;所述第四微带线、所述金属地板均与第二SMA接头的外导体连接;所述第二SMA接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端口处。进一步地,所述介质板呈矩形,所述共口径天线体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一边边沿旁,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介质板的另一边边沿旁;所述金属柱组中的金属柱为金属化过孔。进一步地,所述共口径天线体由两个Sub-6GHz天线和一个毫米波天线构成,所述馈电部件组包含两个第一端口和一个第二端口;两所述第一端口分居所述第三微带线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金属柱组与金属地板组合形成共面波导传输线用于毫米波天线馈电,可以减小毫米波传输的损耗,使毫米波天线馈电位置能够远离辐射口径;第二端口设置于介质板边沿处,其馈电探针无需穿过介质板,避免了因引入大电感效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口径天线体、馈电部件组、介质板和金属地板;所述共口径天线体包括至少一个Sub-6GHz天线和至少一个毫米波天线;所述馈电部件组包括数目与Sub-6GHz天线数目匹配的第一馈电部件、数目与毫米波天线数目匹配的第二馈电部件;所述第一馈电部件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微带线向所述Sub-6GHz天线馈电;所述第二馈电部件设置有微带组、两组金属柱组和第二端口;所述微带组由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和两条第四微带线构成;所述介质板位于所述金属地板与所述微带组之间;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介质板边沿,且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后向所述毫米波天线馈电;两所述第四微带线分居所述第三微带线两侧,且分别通过一组所述金属柱组与所述金属地板连接;所述第四微带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口径天线体、馈电部件组、介质板和金属地板;所述共口径天线体包括至少一个Sub-6GHz天线和至少一个毫米波天线;所述馈电部件组包括数目与Sub-6GHz天线数目匹配的第一馈电部件、数目与毫米波天线数目匹配的第二馈电部件;所述第一馈电部件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微带线向所述Sub-6GHz天线馈电;所述第二馈电部件设置有微带组、两组金属柱组和第二端口;所述微带组由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和两条第四微带线构成;所述介质板位于所述金属地板与所述微带组之间;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介质板边沿,且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后向所述毫米波天线馈电;两所述第四微带线分居所述第三微带线两侧,且分别通过一组所述金属柱组与所述金属地板连接;所述第四微带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到所述共口径天线体中心的距离小于0.5倍的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共口径天线体中心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长度大于2倍的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第四微带线的延伸方向,所述金属柱组中的金属柱依次排列;所述金属柱的间距为A,半径为R;所述毫米波天线的工作媒介波长为λ,其中,0.05λ≤A≤0.2λ,0.005λ≤R≤0.025λ。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袁晓婷袁涛全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