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52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包括侧板、底板,垃圾桶本体内部拼接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垃圾桶本体沿水平方向分成三个分类腔,每个分类腔内均设置有投放桶,分类腔的上端均连接有活动盖,活动盖连接有桶盖启闭装置,垃圾桶本体上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集成有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红外线传感器、中央处理器、语音识别模块、振动传感器、通讯模块、提示器、储存模块,中央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移动终端,通过增设通讯模块,防止垃圾桶的语音识别模块无法准确判断,避免语音输入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垃圾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老百姓对于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比较关注,同时希望有智能分类的垃圾桶以便人们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投放。随着科学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垃圾桶便于分类投放垃圾,但是都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如申请号为201520557362.0的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街道辅助分类垃圾桶只针对社区、街道的垃圾进行分类,不适用于家庭,且其转盘利用固定螺钉和销钉将转动圆盘和固定圆盘连接起来置入底座与底座相连,安装方式较为繁琐;如申请号为201821143898.8的基于语音识别的智能分类垃圾桶只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垃圾分类不够细致,进而造成后期的垃圾处理较为繁琐,人工成本高;如申请号为201910747451.4的一种语音识别智能分类垃圾桶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接近语音智能分类垃圾桶红外传感器检测范围内时,发送信号给语音电路,自动激活垃圾桶,使垃圾桶处于工作模式,这种检测方式不严谨,当有路人经过垃圾桶的检测范围时垃圾桶也有可能启动工作模式,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加重垃圾桶的工作量,减短垃圾桶的寿命,且一次只能针对一种垃圾进行识别,对于不清楚同种类别的垃圾投放的用户来说工作效率不高;再如申请号为201911184020.8人工智能辅助垃圾分类系统以及使用该系统的分类垃圾桶没有设置一个感应装置来感应用户是否接近投放垃圾的范围,使垃圾桶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加重了垃圾桶的工作量,造成能源的浪费,减短了垃圾桶的工作寿命,垃圾桶的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包括侧板、底板,侧板设置有四个,四个侧板之间相互拼接,四个侧板的底端分别与底板的四周拼接,垃圾桶本体内部拼接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垃圾桶本体沿水平方向分成第一分类腔、第二分类腔、第三分类腔,每个分类腔内均设置有投放桶,第一分类腔的上端、第三分类腔的上端均连接有活动盖,活动盖分别连接有桶盖启闭装置,第二分类腔的前侧设置有投放口,投放口底部连接有第一翻转门,第一翻转门上设置有旋转开关,垃圾桶本体上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集成有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红外线传感器、中央处理器、语音识别模块、振动传感器、通讯模块、提示器、储存模块,中央处理器与电源模块、红外线传感器、语音识别模块、振动传感器、桶盖启闭装置、通讯模块、提示器、储存模块电连接,中央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移动终端。进一步的,桶盖启闭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活动盖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与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转轴。进一步的,语音识别模块包括接麦克风、数模转换器、前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前置处理器与数模转换器、数据存储器电连接,麦克风与数模转换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每个分类腔内部均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激光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位于投放桶底部,激光传感器位于分类腔的顶部,重量传感器、激光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进一步的,第一分类腔、第三分类腔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储存室,第二分类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储存室,第一储存室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翻转门,第二翻转门的一端与第一储存室的底部部连接,第二翻转门的另一端与第一储存室的顶部连接,第二储存室顶部设置有活页铰链,活页铰链连接有顶盖。进一步的,垃圾桶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把手。进一步的,垃圾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脚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垃圾桶本体的电源模块内设置有电压处理器,垃圾桶本体的电源模块通过电压处理器连接有市电端口,通过侧板与底板的拼接的方式,使垃圾桶组装方便,进而使家庭在使用时便于安装、运输;通过设置三个分类腔,每个分类腔内均设置有投放桶,使垃圾分类更加细化,便于人们正确投放垃圾,节省后期垃圾再分类的步骤进而加强工作效率;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感应用户并激活语音识别模块,未激活时垃圾桶处于省电模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使垃圾桶更加有效的节约资源;通过桶盖启闭装置、提示器的设置,提示器包括喇叭、提示灯,喇叭会对垃圾名称、所属类别进行播报,所属类别的分类腔上的指示灯亮起,所属类别的分类腔的活动盖通过桶盖启闭装置打开,使对垃圾分类不清楚的用户能快速、准确的投放垃圾,垃圾投放准确率高;通过设置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电连接有移动终端,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输入所投的垃圾名称,所输入的信息可通过通讯模块输送至中央处理器,防止语音输入时垃圾桶的语音识别模块无法准确判断,避免语音输入的局限性,通过储存模块的设置,使垃圾桶可对用户近期所投放的垃圾名称进行分类储存,当投放垃圾时,垃圾桶会搜索近期所投过的同一类别的垃圾进行播报,加强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节省垃圾投放的时间,提高垃圾桶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桶盖启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储存室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垃圾桶本体1、侧板2、底板3、隔板4、第一分类腔5、第二分类腔6、第三分类腔7、投放桶8、活动盖9、桶盖启闭装置10、投放口11、第一翻转门12、旋转开关13、智能控制系统14、电源模块15、红外线传感器16、中央处理器17、语音识别模块18、振动传感器19、通讯模块20、提示器21、储存模块22、移动终端23、电机27、第一齿轮28、第二齿轮29、支撑轴30、转轴31、麦克风32、数模转换器33、前置处理器34、数据存储器35、重量传感器36、激光传感器37、第一储存室38、第二储存室39、第二翻转门40、活页铰链41、顶盖42、把手43、脚垫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1,垃圾桶本体1包括侧板2、底板3,侧板2设置有四个,四个侧板2之间相互拼接,四个侧板2的底端分别与底板3的四周拼接,垃圾桶本体1内部拼接有多个隔板4,多个隔板4将垃圾桶本体1沿水平方向分成第一分类腔5、第二分类腔6、第三分类腔7,每个分类腔内均设置有投放桶8,第一分类腔5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包括侧板、底板,侧板设置有四个,四个侧板之间相互拼接,四个侧板的底端分别与底板的四周拼接,垃圾桶本体内部拼接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垃圾桶本体沿水平方向分成第一分类腔、第二分类腔、第三分类腔,每个分类腔内均设置有投放桶,第一分类腔的上端、第三分类腔的上端均连接有活动盖,活动盖分别连接有桶盖启闭装置,第二分类腔的前侧设置有投放口,投放口底部连接有第一翻转门,第一翻转门上设置有旋转开关,垃圾桶本体上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集成有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红外线传感器、中央处理器、语音识别模块、振动传感器、通讯模块、提示器、储存模块,中央处理器与电源模块、红外线传感器、语音识别模块、振动传感器、桶盖启闭装置、通讯模块、提示器、储存模块电连接,中央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移动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包括侧板、底板,侧板设置有四个,四个侧板之间相互拼接,四个侧板的底端分别与底板的四周拼接,垃圾桶本体内部拼接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垃圾桶本体沿水平方向分成第一分类腔、第二分类腔、第三分类腔,每个分类腔内均设置有投放桶,第一分类腔的上端、第三分类腔的上端均连接有活动盖,活动盖分别连接有桶盖启闭装置,第二分类腔的前侧设置有投放口,投放口底部连接有第一翻转门,第一翻转门上设置有旋转开关,垃圾桶本体上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集成有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红外线传感器、中央处理器、语音识别模块、振动传感器、通讯模块、提示器、储存模块,中央处理器与电源模块、红外线传感器、语音识别模块、振动传感器、桶盖启闭装置、通讯模块、提示器、储存模块电连接,中央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桶盖启闭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活动盖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与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转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展塬曹李俊揭光展庄志铭陈立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