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39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包括主控回路模块,所述主控回路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电弧抑制单元和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所述主控回路模块电性连接有市电调节模块,所述市电调节模块包括整流单元和光耦合器单元,所述主控回路模块电性连接有电路安全检测模块,所述电路安全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负载检测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通过主控回路模块、市电调节模块和电路安全检测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可以抑制电弧产生,从而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延长了触点寿命,让继电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带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
,具体为一种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
技术介绍
在交变回路中,伴随着高电压和高电流工作线路,易于形成电弧,电弧可以在具有高电流载荷的电线在维修期间断开时或者在内连接处的触头退化的情况下发生,电弧故障,即电弧在电路中形成的其他可能途径是电线的腐蚀钎焊接头或裂开的继电器,电弧在光电系统中是最普遍的着火原因。在如今现有的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中,例如申请文案CN201180068611.4的技术结构中,包括下述步骤,确定与在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相关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被分析以确定第一信号是否指示电弧在电路中的存在,如果第一信号指示电弧在电路中的存在,则用于抑制电弧的器件被致动,然后,与在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相关的第二信号被确定和分析,如果第二信号不指示电弧的存在,则发出电弧故障在电路中出现的信号,该结构虽然检测了电路中的电弧,但是无法抑制继电器通端过程中的电弧产生,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着火现象。基于此,我们需要研制出一种可以抑制电弧的产生的辅助电路模块,从而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延长了触点寿命,让继电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带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包括主控回路模块,所述主控回路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电弧抑制单元和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电弧抑制单元和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两两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回路模块电性连接有市电调节模块,所述市电调节模块包括整流单元和光耦合器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和光耦合器单元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回路模块电性连接有电路安全检测模块,所述电路安全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负载检测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负载检测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两两之间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单元为整流桥元件。进一步的,所述光耦合器单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呈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为单片机元件。进一步的,所述电弧抑制单元为继电器元件。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包括继电器检测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之间成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均电性连接有继电器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主控回路模块、市电调节模块和电路安全检测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可以抑制电弧产生,从而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延长了触点寿命,让继电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带载能力,通过整理桥元件,实现了将电流的负半周期转为正。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继电器元件检测和控制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抑制电弧运行流程示意图。图中:1、主控回路模块;11、中央处理器单元;111、单片机元件;12、电弧抑制单元;121、继电器元件;13、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131、继电器检测电路;132、继电器控制电路;2、市电调节模块;21、整流单元;211、整流桥元件;22、光耦合器单元;221、输入端;222、输出端;3、电路安全检测模块;31、电压检测电路;32、电流检测电路;33、负载检测电路;34、温度检测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一种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包括主控回路模块1,所述主控回路模块1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11、电弧抑制单元12和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13,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11、电弧抑制单元12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13两两之间电性连接,并实施数据交互,所述主控回路模块1电性连接有市电调节模块2,所述市电调节模块2包括整流单元21和光耦合器单元22,所述整流单元21和光耦合器单元22之间电性连接,并实施数据交互,所述主控回路模块1电性连接有电路安全检测模块3,所述电路安全检测模块3包括电压检测电路31、电流检测电路32、负载检测电路33和温度检测电路34,所述电压检测电路31、电流检测电路32、负载检测电路33和温度检测电路34两两之间电性连接,并实施数据交互。请着重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述整流单元21为整流桥元件211,通过整流桥元件211(型号:SQL100A1600V),实现了将电流的负半周期转为正,所述光耦合器单元22包括输入端221和输出端222,所述输入端221和输出端222之间呈电性连接,通过光耦合器单元22,实现了对电流的接入和输出,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11为单片机元件111,通过单片机元件111(型号:TX-1C),实现了对电路的控制和处理,所述电弧抑制单元12为继电器元件121,通过继电器元件121,实现了电路的通断,所述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13包括继电器检测电路131和继电器控制电路132,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131和继电器控制电路132之间成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131和继电器控制电路132均电性连接有继电器元件121,所述继电器检测电路131、继电器控制电路132和继电器元件121两两之间实施数据交互。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将交流市电接入整流桥元件211,将其负半周翻转为正,再使用光耦合器单元22的输入端221来获取市电的过零信号,然后将获取的过零信号反馈给主控回路模块1中的中央处理器单元11,并通过单片机元件111及时的在电流最小的交流零点处来控制继电器元件121的通断,从而抑制电弧的产生,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延长了触点寿命,其特点是让继电器元件121的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带载能力,同时电路安全检测模块3对电路进行安全检测,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上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包括主控回路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回路模块(1)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11)、电弧抑制单元(12)和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13),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11)、电弧抑制单元(12)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13)两两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回路模块(1)电性连接有市电调节模块(2),所述市电调节模块(2)包括整流单元(21)和光耦合器单元(22),所述整流单元(21)和光耦合器单元(22)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回路模块(1)电性连接有电路安全检测模块(3),所述电路安全检测模块(3)包括电压检测电路(31)、电流检测电路(32)、负载检测电路(33)和温度检测电路(34),所述电压检测电路(31)、电流检测电路(32)、负载检测电路(33)和温度检测电路(34)两两之间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包括主控回路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回路模块(1)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11)、电弧抑制单元(12)和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13),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11)、电弧抑制单元(12)继电器状态检测单元(13)两两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回路模块(1)电性连接有市电调节模块(2),所述市电调节模块(2)包括整流单元(21)和光耦合器单元(22),所述整流单元(21)和光耦合器单元(22)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回路模块(1)电性连接有电路安全检测模块(3),所述电路安全检测模块(3)包括电压检测电路(31)、电流检测电路(32)、负载检测电路(33)和温度检测电路(34),所述电压检测电路(31)、电流检测电路(32)、负载检测电路(33)和温度检测电路(34)两两之间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变回路抑制电弧的辅助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21)为整流桥元件(211)。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峰朱俊岗钟任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