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791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第三参数、第四参数和第五参数;基于所述第四参数,第五参数计算得出第六参数,所述第六参数包括杆塔向地面的投影长度;判断是否满足继续执行条件,若满足则继续执行,若不满足则退出计算,输出第一计算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电力线路杆塔投影法计算杆塔倒塔影响范围,缩短了现有数值计算方法的计算周期;通过采用杆塔两侧及基座投影计算下穿铁路的防护范围,提高了计算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及铁路系统交叉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当前针对电气化铁路下穿电力线路需要修建防护棚洞的情况,最接近的现有技术CN210212803U公开了一种三跨线路智能空间距离计算装置,该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电力线路智能巡检,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支架和双目测距组件等,采用了可折叠的无人机支架,同时测距摄像头通过升降管可以微控制升降距离,保证两个摄像头在无人机下可以自由的转动,但测试方法复杂、分析周期长、产生数据冗余,并且该方法无法给出铁路线路需要防护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第三参数、第四参数和第五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杆塔的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最近;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参数包括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所述第四参数包括杆塔高度;所述第五参数包括杆塔最大应变位置点距地高度;基于所述第四参数,第五参数计算得出第六参数,所述第六参数包括杆塔向地面的投影长度;判断是否满足继续执行条件,若满足则继续执行,若不满足则退出计算,输出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包括杆塔倒塔对铁路不造成影响,所述判断是否满足继续执行条件包括:所述杆塔高度大于杆塔最大应变位置点距地高度的两倍并且杆塔向地面的投影长度大于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可选的,所述判断是否满足继续执行条件,若满足则继续执行,若不满足则退出计算,输出第一计算结果后,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计算得出第七参数,所述第七参数包括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一基座相邻;基于所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计算得出第八参数,所述第八参数包括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三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所述第三基座也与所述第一基座相邻;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计算得出第九参数,所述第九参数包括杆塔第二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基于第四参数和所述第九参数计算得出第十参数,所述第十参数包括以所述第三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三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计算得出第十一参数,所述第十一参数包括杆塔第三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基于第四参数和所述第十一参数计算得出第十二参数,所述第十二参数包括以所述第二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二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基于所述第七参数、所述第八参数、所述第十参数和所述第十二参数,计算杆塔倒塔的影响长度,输出第二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包括杆塔倒塔的影响长度。可选的,所述计算得出第七参数,包括:通过公式(1)计算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所述公式(1)为:L2=h4sina(1)公式(1)中,L2为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h4为电力线路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a为电力线路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所述计算得出第八参数,包括:通过公式(2)计算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三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所述公式(2)为:L3=h4cosa(2)公式(2)中,L3为第一基座与第三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h4为电力线路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a为电力线路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可选的,所述计算得出第九参数,包括:通过公式(3)计算所述杆塔第二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公式(3)为:h3=h2+h4cosa(3)公式(3)中,h3为杆塔第二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h2为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h4为电力线路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a为电力线路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所述计算得出第十参数,包括:通过公式(4)计算以所述第三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三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所述公式(4)为:公式(4)中,L1为所述第三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三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h1为杆塔高度;h3为杆塔第二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可选的,所述计算得出第十一参数,包括:通过公式(5)计算所述杆塔第三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公式(5)为:h5=h2+h4sinα(5)公式(5)中,h5为杆塔第三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h2为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h4为电力线路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a为电力线路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所述计算得出第十二参数,包括:通过公式(6)计算以所述第二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二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所述公式(6)为:公式(6)中,L4为以所述第二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二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h1为杆塔高度;h5为杆塔第三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可选的,所述计算得出第六参数,包括:通过公式(7)计算杆塔向地面的投影长度,所述公式(7)为:公式(7)中,L5为杆塔向地面的投影长度;h1为杆塔高度;h6为杆塔最大应变位置点距地高度。可选的,所述计算杆塔倒塔的影响长度,包括:通过公式(8)计算杆塔倒塔的影响长度,所述公式(8)为:L=L1+L2+L3+L4(8)公式(8)中,L为杆塔倒塔的影响长度;L1为以所述第三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三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L2为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L3为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三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L4为以所述第二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二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可选的,所述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电力线路杆塔与铁路线路之间的最近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阈值,若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输出报警信号,所述输出报警信号包括向铁路工作人员发出警报。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塔影响长度计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第一计算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第三参数、第四参数和第五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杆塔的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最近;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参数包括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所述第四参数包括杆塔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第三参数、第四参数和第五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杆塔的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最近;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参数包括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所述第四参数包括杆塔高度;所述第五参数包括杆塔最大应变位置点距地高度;/n基于所述第四参数,第五参数计算得出第六参数,所述第六参数包括杆塔向地面的投影长度;/n判断是否满足继续执行条件,若满足则继续执行,若不满足则退出计算,输出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包括杆塔倒塔对铁路不造成影响,所述判断是否满足继续执行条件包括:所述杆塔高度大于杆塔最大应变位置点距地高度的两倍并且杆塔向地面的投影长度大于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第三参数、第四参数和第五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杆塔的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最近;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参数包括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所述第四参数包括杆塔高度;所述第五参数包括杆塔最大应变位置点距地高度;
基于所述第四参数,第五参数计算得出第六参数,所述第六参数包括杆塔向地面的投影长度;
判断是否满足继续执行条件,若满足则继续执行,若不满足则退出计算,输出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包括杆塔倒塔对铁路不造成影响,所述判断是否满足继续执行条件包括:所述杆塔高度大于杆塔最大应变位置点距地高度的两倍并且杆塔向地面的投影长度大于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满足继续执行条件,若满足则继续执行,若不满足则退出计算,输出第一计算结果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计算得出第七参数,所述第七参数包括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一基座相邻;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计算得出第八参数,所述第八参数包括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三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所述第三基座也与所述第一基座相邻;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计算得出第九参数,所述第九参数包括杆塔第二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基于第四参数和所述第九参数计算得出第十参数,所述第十参数包括以所述第三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三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计算得出第十一参数,所述第十一参数包括杆塔第三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基于第四参数和所述第十一参数计算得出第十二参数,所述第十二参数包括以所述第二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二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
基于所述第七参数、所述第八参数、所述第十参数和所述第十二参数,计算杆塔倒塔的影响长度,输出第二计算结果,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包括杆塔倒塔的影响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得出第七参数,包括:
通过公式(1)计算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所述公式(1)为:
L2=h4sina(1)
公式(1)中,L2为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h4为电力线路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a为电力线路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
所述计算得出第八参数,包括:
通过公式(2)计算杆塔第一基座与第三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所述公式(2)为:
L3=h4cosa(2)
公式(2)中,L3为第一基座与第三基座之间的间距所形成的线段向铁路线路的投影长度;h4为电力线路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a为电力线路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塔影响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得出第九参数,包括:
通过公式(3)计算所述杆塔第二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公式(3)为:
h3=h2+h4cosa(3)
公式(3)中,h3为杆塔第二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h2为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h4为电力线路杆塔相邻基座之间的距离;a为电力线路杆塔上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夹角;
所述计算得出第十参数,包括:
通过公式(4)计算以所述第三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三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所述公式(4)为:



公式(4)中,L1为所述第三基座为支撑点杆塔向所述第三基座一侧倾倒后,杆塔与铁路线路接触的长度;h1为杆塔高度;h3为杆塔第二基座至铁路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


5.一种倒塔影响长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第三参数、第四参数和第五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杆塔的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基座与铁路线路之间的距离最近;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继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