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仕杰专利>正文

一种车祸车辆门强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758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祸车辆门强拆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板顶部四个拐角处均开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内螺纹孔、螺纹杆、矩形槽、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通过在车门上相对安全的位置进行打孔,将螺纹杆伸入孔内,通过推动第三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移动,实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有水平方向变为竖直方向摆放,然后通过螺纹杆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实现螺纹杆的固定,同时由于支撑板的位置固定,便于实现车门的固定,防止在进行强拆时车门松动造成对受困人员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祸车辆门强拆装置
本技术涉及救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祸车辆门强拆装置。
技术介绍
车祸,指行车(多指汽车等机动车)时发生的伤亡事故,造成的伤害大体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其中以减速伤、撞击伤为多,减速伤是由于车辆突然而强大的减速所致伤害,撞击伤多由机动车直接撞击所致,碾挫伤及压榨伤多由车辆碾压挫伤,或被变形车厢、车身和驾驶室挤压伤害同时发生于一体。而车祸发生时,救援人员需要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援,但是由于车祸造成的车辆车门产生变形,影响救援的效率,现有的强拆是通过液压剪伸入缝隙处进行强拆,但是当车门变形过于严重时,在进行车门强拆时,由于车门得不到良好的支撑,容易在强拆过程中变形车门容易晃动挤压受困人员,造成人员二次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祸车辆门强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祸车辆门强拆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板顶部四个拐角处均开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内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四个矩形槽且矩形槽内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螺纹杆杆面远离矩形槽开口端一端对称开有四个连通槽,所述矩形槽内靠近连通槽一端中心处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相对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靠近矩形槽底部一侧且远离挡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连杆相向一侧远离挡板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相对一侧远离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相向一侧远离第一连杆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相对一侧远离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螺纹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四个所述连通槽与四个矩形槽尺寸位置相对应且两两之间内部相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尺寸与矩形槽尺寸相匹配且与矩形槽内侧壁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通槽尺寸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尺寸相匹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杆一侧远离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支撑杆、真空吸盘,当车门变形过于严重时,将支撑杆从滑槽内拉出,通过真空吸盘劳劳吸附在车辆侧围表面,实现支撑板的稳定。2、本技术通过设置内螺纹孔、螺纹杆、矩形槽、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通过在车门上相对安全的位置进行打孔,将螺纹杆伸入孔内,通过推动第三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移动,实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有水平方向变为竖直方向摆放,然后通过螺纹杆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实现螺纹杆的固定,同时由于支撑板的位置固定,便于实现车门的固定,防止在进行强拆时车门松动造成对受困人员的二次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祸车辆门强拆装置的俯剖视图;图2为图1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1固定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连通槽;2、第一连杆;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杆;5、第二连接板;6、第三连杆;7、螺纹杆;8、矩形槽;9、挡板;10、弹簧;11、支撑杆;12、真空吸盘;13、支撑板;14、滑槽;15、内螺纹孔;16、推拉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车祸车辆门强拆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13,支撑板13内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滑槽14,滑槽14内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1,通过支撑杆11移动可以适应不同车门尺寸的强拆,支撑板13顶部四个拐角处均开有内螺纹孔15且内螺纹孔15内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杆7,螺纹杆7内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四个矩形槽8且矩形槽8内一端呈开口设置,便于人员推拉第三连杆6,螺纹杆7杆面远离矩形槽8开口端一端对称开有四个连通槽1,便于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的活动,矩形槽8内靠近连通槽1一端中心处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9且挡板9相对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便于第一连杆2的角度调节,第一连杆2靠近矩形槽8底部一侧且远离挡板9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0,第一连杆2相向一侧远离挡板9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且第一连接板3相对一侧远离第一连杆2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4,第二连杆4相向一侧远离第一连杆2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5且第二连接板5相对一侧远离第二连杆4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6,第三连杆6远离第二连杆4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板16,当需要进行第一连杆2角度调节时,弹簧10有一定的弹力保证第一连杆2远离挡板9一端向上移动,然后通过第三连杆6的推动可以快速方便的实现第一连杆2角度调节,推拉板16可以保证四个第三连杆6同时运动。内螺纹孔15与螺纹杆7螺纹连接,便于固定装置的固定,同时车门变形时表面水平度不一,螺纹连接可以实现螺纹杆7的位置调节,保证固定装置对车门进行固定,四个连通槽1与四个矩形槽8尺寸位置相对应且两两之间内部相通,便于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活动,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和第三连杆6尺寸与矩形槽8尺寸相匹配且与矩形槽8内侧壁滑动连接,连通槽1尺寸与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尺寸相匹配,当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角度变化由水平状态转为竖直状态时,连通槽1由于尺寸为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长度之和,便于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进出矩形槽8,支撑杆11一侧远离支撑板13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12,便于安装固定支撑杆11。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祸车辆门强拆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内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板(13)顶部四个拐角处均开有内螺纹孔(15)且内螺纹孔(15)内设有固定装置;/n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内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四个矩形槽(8)且矩形槽(8)内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螺纹杆(7)杆面远离矩形槽(8)开口端一端对称开有四个连通槽(1),所述矩形槽(8)内靠近连通槽(1)一端中心处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9)且挡板(9)相对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所述第一连杆(2)靠近矩形槽(8)底部一侧且远离挡板(9)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第一连杆(2)相向一侧远离挡板(9)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且第一连接板(3)相对一侧远离第一连杆(2)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4),所述第二连杆(4)相向一侧远离第一连杆(2)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5)且第二连接板(5)相对一侧远离第二连杆(4)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6),所述第三连杆(6)远离第二连杆(4)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祸车辆门强拆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内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板(13)顶部四个拐角处均开有内螺纹孔(15)且内螺纹孔(15)内设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内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四个矩形槽(8)且矩形槽(8)内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螺纹杆(7)杆面远离矩形槽(8)开口端一端对称开有四个连通槽(1),所述矩形槽(8)内靠近连通槽(1)一端中心处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9)且挡板(9)相对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所述第一连杆(2)靠近矩形槽(8)底部一侧且远离挡板(9)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第一连杆(2)相向一侧远离挡板(9)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且第一连接板(3)相对一侧远离第一连杆(2)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4),所述第二连杆(4)相向一侧远离第一连杆(2)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5)且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苗陈仕杰
申请(专利权)人:陈仕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