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钴/吡咯/介孔碳的固体膜磷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传感器
,尤其涉及基于钴/吡咯/介孔碳的固体膜磷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化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实时地提供被测试样品的分析信息的独立设备,广泛用于加工、过程控制、产品制备、矿采、石油化工、安全、环境监测、食品、生物医学等工程行业。通过传感器给予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样品中的需要进行分析的一种或多种的化学物质,包括有机无机小分子、酶、病毒和核酸等生物成分物质相关定性或定量信息,这是仅依靠温度、压力、速度等信息的物理传感器所提供不了的。随着研究进展深入,由于被分析物与传感元件的相互作用,传感元件的某些物理或化学性质随分析物浓度而变化。为了能够评估这种变化,化学传感器将上述变化转换为可测量的物理量,这个该过程称为信号转导或信号传导。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当由于农业过量使用化肥,工业废水排放污染,人和其他动物粪便废弃污染,导致水体磷含量远高于水生植物正常所需时,会引起水生植物过度繁殖特别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钴/吡咯/介孔碳的固体膜磷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钴源、吡咯单体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溶液中钴的浓度为0.1~0.3mol/L,吡咯的浓度为0.1~0.4mol/L;/n步骤2、在步骤1的溶液中加入电解质、介孔碳,混合均匀制得沉积液,沉积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为0.1~0.4mol/L,介孔碳的浓度为0.3~0.8g/L;/n步骤3、将玻碳电极在氧化铝粉末上抛光并清洗,烘干备用;/n步骤4、使用三电极系统,采用恒电流法在玻碳电极表面沉积钴/吡咯/介孔碳,制得磷酸根固体膜离子选择性电极;/n步骤5、将制得的电极浸于磷酸根溶液中活化至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钴/吡咯/介孔碳的固体膜磷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钴源、吡咯单体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溶液中钴的浓度为0.1~0.3mol/L,吡咯的浓度为0.1~0.4mol/L;
步骤2、在步骤1的溶液中加入电解质、介孔碳,混合均匀制得沉积液,沉积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为0.1~0.4mol/L,介孔碳的浓度为0.3~0.8g/L;
步骤3、将玻碳电极在氧化铝粉末上抛光并清洗,烘干备用;
步骤4、使用三电极系统,采用恒电流法在玻碳电极表面沉积钴/吡咯/介孔碳,制得磷酸根固体膜离子选择性电极;
步骤5、将制得的电极浸于磷酸根溶液中活化至电位稳定,随后用于磷酸根的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钴/吡咯/介孔碳的固体膜磷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选自氯化钾、硫酸钠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钴/吡咯/介孔碳的固体膜磷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需要在避光条件下溶解吡咯单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钴/吡咯/介孔碳的固体膜磷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选自六水合氯化钴。
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赵光耀,聂燕红,韩庆国,胡章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