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448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离心式风扇,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此离心式风扇的壳体的涡型侧板成舌口形状,而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形成至少一大致呈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因此当风扇叶片转动所产生的尾流撞击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的表面时,可降低离心式风扇的噪音。(*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风扇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风扇(Centrifugal Fan),特别是涉及一种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的表面形成至少一大致呈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的离心式风扇。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可携式电子设备,尤其是笔记型计算机(Note Book PersonalComputer),为了能发挥最大的效能,需要有散热模块进行有效散热。若热量聚集在设备内部而无法实时散掉时,将使电子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使整个设备工作不正常,尤其是计算机系统更会因此而死机。然而,笔记型计算机为了因应移动化的市场需求,机壳内部已无法预留出足够的自然对流空间。由于高频部分在执行散热设计上已面临相当的瓶颈,因此笔记型计算机的散热模块逐渐朝向以离心式风扇产生强制对流进行散热。请参照图1,其绘示现有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结构图。此离心式风扇10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且此离心式风扇10至少包括:壳体11及风扇叶片31。壳体11具有涡型侧板13以及底板15,且壳体11限定出腔体17及出风口19,其中腔体17与出风口19共同形成一涡型流道21,而出风口19处的一侧的涡型侧板13则形成一舌口形状23。风扇叶片31是以一垂直轴33设于腔体17的底板15之上。当风扇叶片31转动时,风扇叶片31所驱动的水平方向气流25,经由涡型流道21产生动压与静压而将气流25送出。现有的出风口19处利用固定截面的曲面渐扩管道,即舌口形状23处的涡型侧板13的表面16平行于轴33,使气体流动而产生动压与静压,气体就有足够的动压与静压来抵抗外部阻力,达到散热的效果,如图1A所示。请参照图2,其绘示现有的离心式风扇产生的尾流撞击于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的示意图。风扇叶片31产生的尾流(Wake Flow)35撞击舌口形状23处的涡型侧板13的表面16时,每个冲击点41可视为产生窄频噪音(Narrow BandNoise)43的发音源,由于舌口形状23处的涡型侧板13的表面16平行于轴33,-->依照波的叠加原理,将产生具有大振幅45且固定频率的扇叶基频噪音(B1adePassFrequency)43。一旦需提高散热效能,势必要增加风量及风速,然而当转速增加且提高流量时,却得到更高频率的噪音频谱,使得噪音值越高。鉴于上述,亟需改善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以解决离心式风扇造成的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揭露一种离心式风扇,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此离心式风扇壳体的涡型侧板成舌口形状,而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的表面形成至少一大致呈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因此当风扇叶片转动所产生的尾流撞击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的表面时,可降低风扇的噪音。根据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提出一种离心式风扇,此离心式风扇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且此离心式风扇至少包括:一壳体,此壳体具有底板以及涡型侧板,涡型侧板设置于底板上并限定出腔体及出风口,且在该出风口的至少一侧的涡型侧板成舌口形状;以及风扇叶片,风扇叶片是轴设于腔体的底板之上;其中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上形成至少一大致呈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依照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上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为笔记型计算机。依照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上述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的表面可具有一条或多条大致呈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本技术的离心式风扇于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之表面,形成至少一大致呈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不仅制造方便,更改善离心式风扇造成的噪音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结构图;图1A为离心式风扇中驱动风扇叶片后所产生的水平方向气流;图2为现有的离心式风扇产生的尾流撞击于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产生的尾流撞击于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凹槽相对于风扇叶片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板表面断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侧板表面断面示意图;图7A为离心式风扇的蛇口未形成有凹槽的风扁频谱图;以及图7B为离心式风扇的蛇口形成有一凹槽的风扁频谱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其绘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结构图。此离心式风扇100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且此离心式风扇100至少包括:一壳体111及风扇叶片131。壳体111具有涡型侧板113以及底板115,且壳体111限定出腔体117及出风口119,其中腔体117与出风口119共同形成一涡型流道121,而出风口119的至少一侧的涡型侧板113则形成一舌口形状123。风扇叶片131通过一轴133架设于腔体117的底板115之上,而轴133以垂直于底板115为较佳。当风扇叶片131转动时,风扇叶片131所驱动的水平方向气流125,经由涡型流道121产生动压与静压而将气流125送出。同时,风扇叶片131转动所产生的尾流135撞击舌口形状123处的涡型侧板113的表面116时,本技术的舌口形状123处是利用形成于侧板113表面116的水平延伸凹槽118,破坏尾流135在舌口形状123处的涡型侧板113的表面116所造成的波叠加现象,因而可降低噪音。根据本技术,凹槽118可通过塑料注塑成型、金属铸造、或金属冲压等方式,一体成型于壳体111上。请参照图4,其绘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产生的尾流撞击于舌口形状处的涡型侧板的示意图。风扇叶片131产生的尾流135撞击舌口形状123处的涡型侧板113的表面116时,每个冲击点141可视为产生扇叶基频噪音143的发音源,由于表面116上形成一水平延伸凹槽118,使得每个发音源产生的时间不同,如此不同时域的发音源所造成声波会互相重叠,使得振幅145会大幅度减少,即扇叶基频噪音143的强度减小。根据本技术,形成于表面116上的水平延伸凹槽118的一部分是对应于风扇叶片131的尾流135流经的区域。举例而言,参照图4A,本技术的舌口形状123处的涡型侧板113的表面116上所形成的凹槽118是面对风扇叶片131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其当然也可设计为面对风扇叶片131高度方向的相对上侧或相对上侧,只要凹槽118的一部分对应于风扇叶片131的尾流135流经的区域。此外,本技术的舌口形状123处的涡型侧板113的表面116也可形成二只或-->三只大致呈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118。如图3所图示,其即绘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结构图,其中表面116上设有一只水平延伸凹槽118,且该凹槽具有一呈矩形的断面。请参考图5,其绘示根据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结构图,其中表面116上则形成二只呈矩形的断面之凹槽118。请参考图6,其绘示根据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结构图,其中表面116上形成一具有弧形断面的凹槽118a。然而本技术不限定于上述的凹槽数量或断面形状,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当了解可利用其它方式,并视实际需求而调整本技术凹槽数量或断面形状,或组合不同断面形状的数个凹槽以构成表面,故在此不另赘述。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舌口形状123处的涡型侧板115的表面所形成的凹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式风扇,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心式风扇至少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涡型侧板,该涡型侧板限定出一腔体及一出风口,且在该出风口的至少一侧的该涡型侧板成舌口形状;以及一风扇叶片,该风扇叶片轴设于该腔体上;其中该舌口形状处的该涡型侧板形成至少一呈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风扇,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心式风扇至少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涡型侧板,该涡型侧板限定出一腔体及一出风口,且在该出风口的至少一侧的该涡型侧板成舌口形状;以及一风扇叶片,该风扇叶片轴设于该腔体上;其中该舌口形状处的该涡型侧板形成至少一呈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为一笔记型计算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凹槽具有一矩形断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凹槽具有一弧状断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一部分是面对风扇叶片的一高度方向。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一部分是面对风扇叶片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7.一种离心式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平生简灿男刘昱黄玉年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