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设备及光学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744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及光学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包括功能外箱、减震台架、平台模组和光学检测装置;平台模组包括移载装置和气浮平台;所述移载装置跨设在所述气浮平台上以对待测件在进料口与检测工位之间移送,光学检测装置包括主检相机组件、复检相机组件和定位相机组件。光学检测方法包括放料初定位、待测件进料、检测定位、图谱匹配并初检、复检获取检测结果、检测完成并退料。设备通过主检相机组件、复检相机组件、定位相机组件执行检测方法,实现对不同规格待测件的定位、初检和复检,定位导航准确,台架吸振性好,设备成本低检测效率和精度高,提高了整机的功能集成度,整机故障率低且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设备及光学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及其零部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及光学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computer-计算机、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s等3C产品的主板及显示器(如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FPD、flatpaneldisplay-平板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各工艺过程中的零部件进行检测,而这类检测中用的最多的是光学检测设备。其基本构造包括进料、检测、下料等,以此完成对待测件的缺陷检测和/或尺寸测量等。然而,随着检测设备越来越高的精度要求和多功能集成要求,如现有技术中,面对大面积待测件,FPD板等的检测,目前的方案是采用线排多个CCD相机的方式,这显然造成了成本的大幅增加;另一方案为采用单个相机加拖链实现往复运动进行图像扫描检测,这种方式对往复运动的速率要求太高;上述方案单一,对精密检测的高精度要求无法满足,且对于拖链往复运动的模式,待测件无法确保定位高精度,也造成检测精度的降低。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检测设备包括功能外箱(1000)、减震台架(2000)、平台模组(3000)和光学检测装置(4000);其中,所述减震台架(2000)、平台模组(3000)和光学检测装置(4000)非刚性连接或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功能外箱(1000)内;所述平台模组(3000)和光学检测装置(4000)设置在所述减震台架(2000)上;/n所述平台模组(3000)设置在所述减震台架(2000)上,所述平台模组包括移载装置(3100)和气浮平台(3200);所述移载装置(3100)跨设在所述气浮平台(3200)上以对待测件在进料口与检测工位之间移送,气浮平台(3200)用于待测件的气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检测设备包括功能外箱(1000)、减震台架(2000)、平台模组(3000)和光学检测装置(4000);其中,所述减震台架(2000)、平台模组(3000)和光学检测装置(4000)非刚性连接或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功能外箱(1000)内;所述平台模组(3000)和光学检测装置(4000)设置在所述减震台架(2000)上;
所述平台模组(3000)设置在所述减震台架(2000)上,所述平台模组包括移载装置(3100)和气浮平台(3200);所述移载装置(3100)跨设在所述气浮平台(3200)上以对待测件在进料口与检测工位之间移送,气浮平台(3200)用于待测件的气浮承载及定位,且平台模组(3000)的浮动平面度为±20μm;
所述光学检测装置(4000)设置在所述平台模组(3000)检测工位的上方,用于待测件的检测;
其中所述光学检测装置(4000)包括主检相机组件(4100)、复检相机组件(4200)和定位相机组件(4300),用于待测件的定位、初检和复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外箱(1000)包括外架箱(1100)、电控箱组件(1200)、气控箱组件(1300)和操作端组件(1400),所述外架箱(1100)为三排双段箱体结构,左排为进出料位,中排为检测位,右排为电气供给位,上段为操控检测段,下段为控制柜段;其中,在所述外架箱(1100)上集成设置所述电控箱组件(1200)、气控箱组件(1300)和操作端组件(1400);在外架箱(1100)左端设为进料位,所述电控箱组件(1200)设置在外架箱(1100)后端下段内侧,所述气控箱组件(1300)嵌设在外架箱(1100)右端面,所述操作端组件(1400)嵌设在外架箱(1100)前端左上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台架(2000)包括下钢架(2100)、减震支撑组件(2200)、台架承载台板(2300)、检测承载底柱(2400)和顶升模组(2500),所述下钢架(2100)、减震支撑组件(2200)和台架承载台板(2300)自下而上依此设置,所述顶升模组(2500)设置台架承载台板(2300)开设的顶升缺口处,用于接收并顶升待测件;
其中,所述顶升模组(2500)包括顶升底座(2510)、同步器(2520)、顶升电机(2530)、顶升上架(2540)、顶针组(2550)和顶升光纤组件(2560),其中,同步器(2520)设置在顶升底座(2510)的四角上,顶升电机(2530)与同步器(2520)的顶面平齐设置;通过型材搭建的顶升上架(2540)支撑在所述顶升电机(2530)和同步器(2520)上,顶针组(2550)可拆卸的布置在所述顶升上架(2540)上;两组顶升光纤组件2560设置在顶升上架2540的对角线端部用以检测是否接收待测件并初步检测是否存在破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装置(3100)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无尘拖链(3110)、电气控制台组(3120)、侧边靠位组件(3130)、预检组件(3140)、端靠位组件(3150)和吸盘组件(3160);所述侧边靠位组件(3130)、预检组件(3140)和吸盘组件(3160)设置在所述电气控制台组(3120)上;两组相对设置的侧边靠位组件(3130)对待测件进行侧边定位,两组预检组件(3140)检测并判定吸盘组件(3160)上是否有待测件并对待测件进行瑕疵预检测;两组相对设置的端靠位组件(3150)对待测件进行前后端定位;两组相对设置的吸盘组件(3160)形成矩形布置以将整张待测件水平支撑,通过负压将位于吸盘上的待测件吸附并随拖链运动输送待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种分段式气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平台(3200)采用分段式结构,从前往后依次包括搬运段气浮组件(3210)、过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体瑞杨云仙谷孝东刘丽丽刘华雷曹葵康温延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