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键盘的按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28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脑键盘的按键,主要是在一按键体内形成有一中空框座,框座内顶面形成有卡块,框座下端内套有一圆筒,圆筒内底面形成有卡块,该框座与圆筒间设有一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迫紧卡套在二者内的卡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键盘按键,在按压时可产生明显段落触感及识别声响。(*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脑键盘的按键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脑键盘的按键,其主要是在一按键体内面形成有中空框座,框座内套设有一圆筒,二者间并设有一弹簧,在压力大于位于圆筒下方的弹性胶性胶片与位于其下方的电路板呈电导通状,而同时产生明显的段落触感及识别声响。电脑键盘目前仍为键入数据的主要工具,因此其构造、动作灵敏度及操作便利等特性均受人重视,一般而言,与电脑有关的零组件构造均力求简化单纯,电脑键盘当然亦不例外,但在力求简化构造的趋势下,仍应以动作精确及方便操作为前提。以往电脑键盘可分为机械式及薄膜式,其中机械式因构造较为繁复,生产成本较高,故已渐被淘汰,至于薄膜式键盘虽可改善机械式键盘作业繁复成本较高的缺点,但其操作按压时并无明显的识别声响,使一般习惯有明显识别声响的机械式键盘使用者不适应,因其无从由声响判断信号的完成键入与否,为克服此一问题,申请人先前曾提出第83203579号“电脑键盘按键的结构改良”台湾专利,其配合其中柱形键粒、弹簧、推筒及基板上的键框等构造,得兼顾按键键人动作的精准及识别声响的产生。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产生明显识别声响的键盘按键。本技术的电脑键盘的按键,主要是在键盘内多层薄膜式电路板及弹性胶片上方设有一键架,键架上形成有多个框体,每框体内穿套有一按键体;所述按键体底面形成有一向下突出的中空框座,该框座截面形状与键架的框体互补,且其末端是可直接接触压下弹性胶片上的凸部,所述多层薄膜式电路板设于弹性胶片底面的凸块下方。所述的电脑键盘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底座端内套设有一圆筒,框座与圆筒内面并分别形成有一卡块,卡块套设有一弹簧。所述电脑键盘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座的截面呈矩形,其相对的两外侧壁下缘分别形成有一内凹的卡槽;-->所述框体相对两侧壁下缘分别形成有一卡制块,对应所述框座上的卡槽。所述的电脑键盘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呈十字形,其各片体外侧转角处分别形成有一截角,所述弹簧两端内径略小于所述卡块的最大外径。当按键体被压下时,即压缩该弹簧,当压力大于位于圆筒下方的弹性胶片崩溃点时,圆筒急骤下压,并压迫弹性胶片与位于其下方的电路板构成电导通,而同时产生明显的识别声响。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本体图。图2:是本技术按键与键盘结合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按键与键盘结合的动作示意图。有关本技术的结构部分,请首先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在一呈梯形状的中空按键体10内底面形成一向下延伸的框座11,在本实施例中,该框座11的横截面是呈矩形状,其外侧各转角处分别形成有圆柱角12,又在两相对外侧壁下端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卡槽13,卡槽13内顶面槽壁并呈斜坡状。再再相对外侧壁的卡槽13相邻两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剖槽130,以便使两剖槽130间的卡槽13所在侧壁下端在受压时略向内推移;框座11内底面形成有一十字状的卡块14,卡块14的各片体140在外侧转角处分别形成一截角141,因此,卡块14在下端处将形成较小的最大外框,另框座11下端设有一中空圆筒20,圆筒20呈一n形截面,其外径约等于框座11的内宽,便以内套方式穿套在该框座11间,又圆筒20内底面亦形成有一十字形卡块21,卡块21的各片体210外侧转角处亦形成有一截角211,其构造与框座11上的卡块14完全相同;框座11与圆筒20间设有一弹簧30,弹簧30两端的簧圈较密,而分别套制在框座11与圆筒20内面的卡块14、21上,其中弹簧30内径略小于卡块14、21的最大外径,假设卡块14、21的最大外径为0.5,则弹-->簧30的内径可为0.49,在组装之初,弹簧30两端仅能靠套在卡块14、21外侧的截角141、211上,经相对压缩按键体10及圆筒20,其间的弹簧30将受压缩,且同时因为受压使两端内径扩张而套入卡块14、21的最大外径处,随后该弹簧30两端即套固在框座11与圆筒20内面的卡块14、21上。(如图2所示)有关键盘40部分,其内底部设有多层薄膜式电路板41,其上并覆设有一弹性胶片50,弹性胶片50在每一预定的按键所在处分别形成有一凸部51,其内底面并形成有一凸块52;该键盘40内在弹性胶片50上方设有一键架60,键架60对应在弹性胶片50上的每一凸部51处分别形成有一中空框体61,该框体61的截面形状是与框座11互补,以供框座11穿套其间,又框体61相对两侧壁下端分别形成有一卡制块62,两卡制块62上侧壁是呈一斜壁状,而分别对应在框座11上两外侧壁下缘的卡槽13。当按键体10进行组装时,是以其框座11对应插入键盘40内所设键架60的框体61间,插入期间,框体61相对两侧壁下端的卡制块62将推挤框座11下缘的卡槽13所在部位,而使该处略向内推移,在框座11持续插入,卡制块62将滑入框座11的卡槽13内,藉此以限制按键体10任意脱离键盘40;按键体10下端的圆筒20底面并抵触在弹性胶片50的凸部51上,至此,该按键体10即完成组装。当按键体10被压下时,起初将先行压缩其框座10与圆筒20间的弹簧30,当压力持续增加,并将由圆筒20转嫁在凸部51上,在压力大于该凸部51的崩溃点时,圆筒20将藉由弹簧30的撑张弹性而急骤下压,并同时压下凸部51使其变形(如图3所示),而使共内底面的凸块(52)压触下方的多层薄膜式电路板41,即构成键入动作,在此同时,因圆筒20的急骤下压,造成显著的段落触发,并将产生“嗒”声的识别声响,以告知操作者其已完成该键的动作。此外,若为节省成本,则可省略圆筒20及弹簧30的设置,如此当按键体10被压下时,框座11的末端则会直接接触压下弹性胶片50的凸部51,使其内底面的凸块52压触下方的多层薄膜式电路板41,而同样达到键入的目的。-->由上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下述效果:本技术由于在按键体底部形成框座,又在框座下端内套一圆筒,并在其间设置弹簧,而构成一构造简单的按键,其不仅可简化制程、降低制造成本,且因该按键在键入时可产生明显的段落触感及识别声响,得使操作者的使用更趋便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键盘的按键,其主要是在键盘内多层薄膜式电路板及弹性胶片上方设有一键架,键架上形成有多个框体,每框体内穿套有一按键体;所述按键体底面形成有一向下突出的中空框座,该框座截面形状与键架的框体互补,且其末端可直接接触压下弹性胶片上的凸部 ,所述多层薄膜式电路板设于弹性胶片底面的凸块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脑键盘的按键,其主要是在键盘内多层薄膜式电路板及弹性胶片上方设有一键架,键架上形成有多个框体,每框体内穿套有一按键体;所述按键体底面形成有一向下突出的中空框座,该框座截面形状与键架的框体互补,且其末端可直接接触压下弹性胶片上的凸部,所述多层薄膜式电路板设于弹性胶片底面的凸块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键盘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座下端内套设有一圆筒,框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持轮
申请(专利权)人:福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