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25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换热器包括集液管、集气管、分别与集液管和集气管连通的扁管,换热器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与集液管连通,连接管的首端贯穿集液管后伸出至集液管的外部,连接管的首端设置有用于密封该首端的端口的第一密封盖。冷媒可以通过连接管喷射进集液管中,使得喷射出来的冷媒可以到达集液管内位置较高的扁管中,使得冷媒分配更加均匀。除此之外,连接管的首端贯穿集液管后伸出至集液管的外部且首端密封设置,可以避免冷媒从集液管和连接管的连接处泄露,而且连接管的结构较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充注量少等优点。然而,现有的换热器通常将集液管垂直放置,当垂直放置的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从蒸发器进口进入的冷媒一般为气液两相,冷媒受到重力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层现象,冷媒气体容易在集液管的上部聚集;冷媒液体容易在集液管的下部聚集,集液管内部冷媒的分布不均会导致进入各扁管内的冷媒流量差异非常明显,进而导致换热器换热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内冷媒分配不均匀而导致的换热器换热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集液管、集气管、分别与集液管和集气管连通的扁管,换热器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与集液管连通,连接管的首端贯穿集液管后伸出至集液管的外部,连接管的首端设置有用于密封该首端的端口的第一密封盖。进一步地,连接管位于集液管内部的管段上开设有喷射孔,连接管通过喷射孔与集液管连通。进一步地,喷射孔的形状为圆形;喷射孔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0.1mm至5mm。进一步地,喷射孔的孔心线和集液管的中心线呈预定夹角设置,预定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90°。进一步地,连接管的首端的端面与集液管的外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mm至50mm。进一步地,喷射孔为多个,多个喷射孔包括第一喷射孔,第一喷射孔相较于其他喷射孔与连接管的首端的距离最近;扁管的第一端伸入集液管的内部;扁管的第一端与连接管的首端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喷射孔的孔心线与连接管的首端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隔板组件,隔板组件设置在集液管内,隔板组件将集液管分隔形成多个密闭的分液腔体;其中,每个分液腔体内均穿设有连接管和扁管。进一步地,隔板组件包括多个隔板,多个隔板沿集液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以将集液管分隔形成多个分液腔体;各个分液腔体内的连接管的位于该分液腔体内的扁管的下方。进一步地,连接管与集液管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和/或第一密封盖的至少部分塞设在相应的连接管的首端的管口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为上述的换热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冷媒可以通过连接管喷射进集液管中,使得喷射出来的冷媒可以到达集液管内位置较高的扁管中,使得冷媒分配更加均匀。除此之外,连接管的首端贯穿集液管后伸出至集液管的外部且首端密封设置,可以避免冷媒从集液管和连接管的连接处泄露,而且连接管的结构较为稳定。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性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中的集液管与隔板、连接管、扁管相连接的结构性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中的集液管与连接管相连接的结构性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中的集液管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中的集液管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中的集液管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中的集液管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换热器;110、集液管;111、第二密封盖;112、第一开口;113、第二开口;120、集气管;121、连接孔;130、扁管;131、第一端;132、第二端;140、翅片;150、连接管;151、首端;152、第一密封盖;153、喷射孔;154、第三开口;160、隔板;170、分液腔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10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性示意图。参见图1,换热器10包括集液管110、集气管120、扁管130和连接管150。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液管1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盖111,以利用第二密封盖111密封集液管110的端部。第二密封盖111的至少部分塞设在相应的集液管110的两端的管口内。扁管130分别与集液管110和集气管120连通。连接管150与集液管110连通。冷媒可以通过连接管150喷射进集液管110中,使得喷射出来的冷媒可以到达集液管110内位置较高的扁管130中,使得冷媒分配更加均匀。连接管150的首端151贯穿集液管110后伸出至集液管110的外部,连接管150的首端151设置有用于密封该首端151的端口的第一密封盖152。连接管150的首端151贯穿集液管110后伸出至集液管110的外部且首端151密封设置,可以避免冷媒从集液管110和连接管150的连接处泄露,而且连接管150的结构较为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盖152的至少部分塞设在相应的连接管150的首端151的管口内。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10中的集液管110与隔板160、连接管150、扁管130相连接的结构性示意图。参见图2,连接管150位于集液管110内部的管段上开设有喷射孔153,连接管150通过喷射孔153与集液管110连通。也就是说,进入连接管150内的冷媒可以通过喷射孔153进入集液管110。喷射孔15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多边形等不影响冷媒从喷射孔153喷出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射孔15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喷射孔153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0.1mm至5mm。喷射孔153的孔径与冷媒的质量流量有关,当冷媒的质量流量越大,孔径越大;喷射孔153的孔径与冷媒的干度有关,当冷媒的干度越大,孔径越大;喷射孔153的孔径与单个分液腔体170中扁管的数目有关,当单个分液腔体170中扁管的数目越大,孔径越小。考虑到上述影响因素,喷射孔153的内径可以优选为3mm。喷射孔153的孔心线和集液管110的中心线呈预定夹角设置。预定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90°,也就是说,从喷射孔153喷射如集液管110的冷媒的方向向上。隔板160组件包括多个隔板160,多个隔板160沿集液管110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以将集液管110分隔形成多个分液腔体170。各个分液腔体170内的连接管150的位于该分液腔体170内的扁管130的下方,使得冷媒可以到达位置较高的扁管130,使得冷媒分配均匀。也就是说,在换热器10竖直放置时,当一个分液腔体170内穿设有一个连接管150和一个扁管130,连接板位于扁管130的下方;当一个分液腔体170内穿设有一个连接管150和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包括集液管(110)、集气管(120)、分别与所述集液管(110)和所述集气管(120)连通的扁管(13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n连接管(150),所述连接管(150)与所述集液管(110)连通,所述连接管(150)的首端(151)贯穿所述集液管(110)后伸出至所述集液管(110)的外部,所述连接管(150)的首端(151)设置有用于密封该首端(151)的端口的第一密封盖(1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包括集液管(110)、集气管(120)、分别与所述集液管(110)和所述集气管(120)连通的扁管(13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连接管(150),所述连接管(150)与所述集液管(110)连通,所述连接管(150)的首端(151)贯穿所述集液管(110)后伸出至所述集液管(110)的外部,所述连接管(150)的首端(151)设置有用于密封该首端(151)的端口的第一密封盖(1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150)位于所述集液管(110)内部的管段上开设有喷射孔(153),所述连接管(150)通过所述喷射孔(153)与所述集液管(1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孔(153)的形状为圆形;
所述喷射孔(153)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0.1mm至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孔(153)的孔心线和所述集液管(110)的中心线呈预定夹角设置,所述预定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150)的首端(151)的端面与所述集液管(110)的外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mm至5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孔(153)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射孔(153)包括第一喷射孔(153),所述第一喷射孔(153)相较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迎文王凯杨瑞琦康宁马腾飞王鹏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