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62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试验箱技术领域,具体为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部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右侧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分流板的左侧管道连接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低温控制器,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安装有高温控制器,所述隔板的右侧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储物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升降架和限位环,使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升降架上的试验材料上下移动,进而改变试验材料在高低温环境下进行试验,无需换箱和调整环境,从而提高了装置的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本技术涉及试验箱
,具体为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技术介绍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是航空、汽车、家电和科研等领域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和确定电工、电子及其他产品及材料进行高温、低温、交变湿热度或恒定试验的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现有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实验材料在进行高低温转换时需要更换箱体或者缓慢调控,但这样无疑较为浪费时间,影响试验效率,另外由于湿热因素,箱体观察窗上常伴有水雾,使得工作人员无法查看,无法及时作出调整,因此我们提出了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具有实验效率高和清除水雾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部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右侧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分流板的左侧管道连接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低温控制器,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安装有高温控制器,所述隔板的右侧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储物架,所述储物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底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箱体右侧的上部开设有进出料口,所述进出料口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卡条,所述卡条的内部卡接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顶部的外侧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顶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挡块。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位于观察窗两端内侧的沥水板,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储物架为网框架结构,且储物架的中部设有放置板。优选的,所述升降架的底部与电动伸缩杆螺纹连接,且升降架的直径值大于限位环的内径值。优选的,所述卡条的内侧和对应箱体的上分别设有密封条。优选的,所述观察窗的长度值大于两个进出料口高度值。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升降架和限位环,使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升降架上的试验材料上下移动,进而改变试验材料在高低温环境下进行试验,无需换箱和调整环境,从而提高了装置的试验效率。2.本技术通过在进出料口的外侧设置卡条、观察窗、密封条和沥水板,当工作人员需要观察箱体内部时,直接通过拉块将观察窗向上拉动,使观察窗下部不带有水雾的部分上移到进出料口位置,进行观察,再次起雾时可以将观察窗拉下,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右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卡条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隔板;3、分流板;4、雾化喷头;5、高压水泵;6、进水管;7、阀门;8、低温控制器;9、高温控制器;10、限位环;11、储物架;12、升降架;13、电动伸缩杆;14、进出料口;15、卡条;16、观察窗;17、拉块;18、挡块;19、沥水板;20、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包括有箱体1,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隔板2,隔板2的中部安装有分流板3,分流板3的右侧连接有雾化喷头4,分流板3的左侧管道连接有高压水泵5,高压水泵5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上安装有阀门7,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低温控制器8,箱体1右侧的底部安装有高温控制器9,隔板2的右侧设有限位环10,限位环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储物架11,储物架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升降架12,升降架12的底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3,箱体1右侧的上部开设有进出料口14,进出料口14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卡条15,卡条15的内部卡接有观察窗16,观察窗16顶部的外侧连接有拉块17,拉块17顶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挡块18。为了解决现有装置存在试验效率低和不便观察的问题,我们通过电动伸缩杆13、升降架12和限位环10,使电动伸缩杆13可以带动升降架12上的试验材料上下移动,进而改变试验材料在高低温环境下进行试验,无需换箱和调整环境,从而提高了装置的试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在进出料口14的外侧设置卡条15、观察窗16、密封条20和沥水板19,当工作人员需要观察箱体1内部时,直接通过拉块17将观察窗16向上拉动,使观察窗16下部不带有水雾的部分上移到进出料口14位置,进行观察,再次起雾时可以将观察窗16拉下,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图2所示,箱体1的侧面设有位于观察窗16两端内侧的沥水板19,箱体1的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沥水板19可以使得观察窗16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内壁的水雾被沥下,起到了清理水雾的作用,同时配合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将实时信息传递到外接显示器上,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需要说明的是,储物架11为网框架结构,且储物架11的中部设有放置板,通过网框架结构既能满足正常上下料,也能保证温湿度充分接触实验材料,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进一步的,升降架12的底部与电动伸缩杆13螺纹连接,且升降架12的直径值大于限位环10的内径值,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储物架11和升降架12的取放,进而替换待检测材料进行试验,另外升降架12的直径较大避免储物架11脱离限位环10,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图3所示,卡条15的内侧和对应箱体1的上分别设有密封条20,通过密封条20不仅保证了内外两侧的密封性,而且还能保持流畅度,极大的方便了观察窗16的上下运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行性。具体的,观察窗16的长度值大于两个进出料口14高度值,观察窗16的长度较长方便上下来回使用,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快捷,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实验材料放置在储物架11的内部,然后将储物架11放入箱体1的内部,通过升降架12的底部拧在电动伸缩杆13的顶端,同时升降架12位于限位环10的内侧,然后将观察窗16重新插入卡条15的内部,进行实验,高压水泵5将水流通过雾化喷头4雾化喷出,调节试验湿度,同时低温控制器8和高温控制器9分别进行调温控温作业,当需要对试验材料进行环境交变时,电动伸缩杆13带动升降架12下降,使储物架11内部的材料位于高温控制器9的一侧,进行高温试验,一段时间后控制材料向上运动,如此反复进行交变冲击,当需要观察试验进程时,通过拉块17向上拉动观察窗16,观察窗16内部的水雾经沥水板19沥下,即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包括有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中部安装有分流板(3),所述分流板(3)的右侧连接有雾化喷头(4),所述分流板(3)的左侧管道连接有高压水泵(5),所述高压水泵(5)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上安装有阀门(7),所述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低温控制器(8),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安装有高温控制器(9),所述隔板(2)的右侧设有限位环(10),所述限位环(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储物架(11),所述储物架(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升降架(12),所述升降架(12)的底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3),所述箱体(1)右侧的上部开设有进出料口(14),所述进出料口(14)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卡条(15),所述卡条(15)的内部卡接有观察窗(16),所述观察窗(16)顶部的外侧连接有拉块(17),所述拉块(17)顶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挡块(18)。/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包括有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中部安装有分流板(3),所述分流板(3)的右侧连接有雾化喷头(4),所述分流板(3)的左侧管道连接有高压水泵(5),所述高压水泵(5)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上安装有阀门(7),所述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低温控制器(8),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安装有高温控制器(9),所述隔板(2)的右侧设有限位环(10),所述限位环(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储物架(11),所述储物架(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升降架(12),所述升降架(12)的底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3),所述箱体(1)右侧的上部开设有进出料口(14),所述进出料口(14)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卡条(15),所述卡条(15)的内部卡接有观察窗(16),所述观察窗(16)顶部的外侧连接有拉块(17),所述拉块(17)顶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越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孚威测试验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