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铕络合物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荧光传感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传感材料,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铕络合物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荧光传感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荧光光谱法已用于某些元素的测定。荧光传感器由于其高灵敏度和选择性,低成本和技术简单性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基于单波长的荧光传感器会受到浓度,环境和激发强度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比例荧光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波长下两个或多个发射带的比率来缓解这些问题,通过比较可以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纳米材料荧光传感器因其大的比表面积,强大的封装能力,可控的孔径,可预测的纳米结构,多色和可调节的发射特性而被证明是传感的新平台。传统上,以能够发出强光致发光(PL)发射的稀土元素离子为中心,可以通过使用UV激发与稀土元素离子形成f-f或f-d能量转移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铕络合物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荧光传感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铕络合物掺杂TiO2纳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铕络合物掺杂T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铕络合物掺杂TiO2纳米粒子荧光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常温下,将钛酸四丁酯或四氯化钛、无水乙醇、乙酸经超声分散充分混合配制成纳米二氧化钛前驱体溶液;将氯化铕或硫酸铕与有机配体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合成铕络合物溶液,将两种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混合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水热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缓慢升温至100-180℃,反应结束后,将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水热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水洗产物并经离心分离,得铕络合物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荧光传感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钛酸四丁酯或四氯化钛、无水乙醇、乙酸三者按照体积比1:5:5、1:6:6、1:7:7、1:8:8、1:9:9或1:10:10添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铕络合物溶液为含铕的无机盐和稀土有机配合物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和1,10-菲罗啉一水合物按照物质的量铕: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1,10-菲罗啉一水合物为1:1:1、1:2:2或1:3:1络合而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国,杨文斌,苏宝泽,牛思琪,王世超,王瑶,凯图尔·波帕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