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立娟专利>正文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24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涉及康复训练仪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板块,所述板块上构造有呈阵列分布的若干个沟槽,所述沟槽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个所述沟槽的同一侧面均固定有挂钩一,每个所述挂钩一上均挂接有复位弹簧,每个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挂钩一的一端均缠绕有拉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的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在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时,大部分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不同康复程度的患者进行训练力度的调节的问题进行了改良,通过长板、沟槽、挂钩一、复位弹簧、拉绳和拉环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达到对患者手部进行康复训练,这里的复位弹簧是可以进行更换的,以满足不同康复程度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就是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造成的,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近3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患者应在神志清楚病情稳定,血压呼吸脉搏平稳两日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手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之一。目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在患者进行手部训练的时候往往结构比较简单,功能单一,不同康复程度的患者所需要的训练力度都是不一样的,现有的手部康复训练仪器大部分都是固定的,很难对训练力度进行调节,导致患者康复训练效果不够理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不同康复程度的患者进行力度调节的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手部康复训练仪器不能进行力度调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板块,所述板块上构造有沿着所述板块的长度方向呈阵列分布的若干个沟槽,所述沟槽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个所述沟槽的同一侧面均固定有挂钩一,每个所述挂钩一上均挂接有复位弹簧,每个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挂钩一的一端均缠绕有拉绳,每个所述拉绳的自由端均贯穿所述板块且安装有拉环。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沟槽内部的两个相平行的侧面均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滑槽一,每个所述沟槽内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滑槽一相适配的挡板,以形成沿所述板块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挡板的相背侧均固定有挂钩二,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挂钩一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挂钩二挂接,另一个所述挂钩二和拉绳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板块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若干个框体,所述框体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个框体上均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拉绳和所述滚轮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拉绳都搭接在相对应的滚轮上。进一步地,所述板块的底端设置有长板,所述长板上贯穿设置有螺栓一,所述板块的底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栓一通过螺纹槽和板块固定,所述长板的底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调节板。进一步地,所述长板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呈阵列分布的两个T形滑槽,两个所述调节板上均构造有与所述T形滑槽相适配的T形滑动部,以形成沿所述长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两个所述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螺栓二,所述螺栓二上螺纹套设有螺帽。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拉环上均套设有橡胶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相较于现有的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在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时,大部分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不同康复程度的患者进行训练力度的调节的问题进行了改良,通过长板、沟槽、挂钩一、复位弹簧、拉绳和拉环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达到对患者手部进行康复训练,这里的复位弹簧是可以进行更换的,以满足不同康复程度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又一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Ⅰ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板块;2、沟槽;3、挂钩一;4、复位弹簧;5、拉绳;6、拉环;7、滑槽一;8、挡板;9、挂钩二;10、框体;11、滚轮;12、长板;13、螺栓一;14、调节板;15、T形滑槽;16、T形滑动部;17、螺栓二;18、螺帽;19、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板块1,本技术在此处板块1的结构形状上采用的是矩形状设计,设计人员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将板块1设计为柱形状或者其他形状,但是优选为规则状设计,板块1上构造有沿着板块1的长度方向呈阵列分布的若干个沟槽2,其中沟槽2是沿板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但是若干个沟槽2是沿板块1的宽度方向呈阵列分布,沟槽2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个沟槽2的同一侧面均固定有挂钩一3,每个挂钩一3上均挂接有复位弹簧4,每个复位弹簧4远离挂钩一3的一端均缠绕有拉绳5,每个拉绳5的自由端均贯穿板块1且安装有拉环6,当患者需要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时,可以将五个手指穿插进入圆环中,将圆环握紧,然后可以往下拉动或者将手部握成拳状以达到对手部进行康复训练,这里的复位弹簧4是可以进行更换的,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康复程度的患者选择不同弹性值的复位弹簧4,以达到最佳的康复训练效果。如图1所示,每个沟槽2内部的两个相平行的侧面均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滑槽一7,每个沟槽2内部均设置有与滑槽一7相适配的挡板8,以形成沿板块1的长度方向移动,挡板8的相背侧均固定有挂钩二9,复位弹簧4远离挂钩一3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挂钩二9挂接,另一个挂钩二9和拉绳5连接,为了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可以更好的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本技术将复位弹簧4远离挂钩一3的一端和挂钩二9连接,另一个挂钩二9和拉绳5连接,这样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拉动拉绳5就会使挡板8在滑槽一7中沿着沟槽2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动过挡板8的移动来改变复位弹簧4的伸缩量,使患者在训练时,更加的稳定。如图1-2所示,板块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若干个框体10,框体10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个框体10上均转动设置有滚轮11,拉绳5和滚轮11一一对应且每个拉绳5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块(1),所述板块(1)上构造有呈阵列分布的若干个沟槽(2),所述沟槽(2)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个所述沟槽(2)的同一侧面均固定有挂钩一(3),每个所述挂钩一(3)上均挂接有复位弹簧(4),每个所述复位弹簧(4)远离所述挂钩一(3)的一端均缠绕有拉绳(5),每个所述拉绳(5)的自由端均贯穿所述板块(1)且安装有拉环(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块(1),所述板块(1)上构造有呈阵列分布的若干个沟槽(2),所述沟槽(2)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个所述沟槽(2)的同一侧面均固定有挂钩一(3),每个所述挂钩一(3)上均挂接有复位弹簧(4),每个所述复位弹簧(4)远离所述挂钩一(3)的一端均缠绕有拉绳(5),每个所述拉绳(5)的自由端均贯穿所述板块(1)且安装有拉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沟槽(2)内部的两个相平行的侧面均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滑槽一(7),每个所述沟槽(2)内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滑槽一(7)相适配的挡板(8),以形成沿所述板块(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挡板(8)的相背侧均固定有挂钩二(9),所述复位弹簧(4)远离所述挂钩一(3)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挂钩二(9)挂接,另一个所述挂钩二(9)和拉绳(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若干个框体(10),所述框体(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立娟
申请(专利权)人:柳立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