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媒体多元传输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23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储存媒体多元传输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主体内设置一光碟片读取盘、一矽碟片插槽、一机板、两组应用集成电路组、一微处理单元及一传输接口,其中, 该主体内具有容置空间以容置上述各构件,其外缘至少设有一光碟片插口及一矽碟片插口,光碟片读取盘及矽碟片插槽置于主体内相对应位置,光碟片及矽碟片经由光碟片插口及矽碟片插口置入光碟片读取盘及矽碟片插槽; 该机板设于主体内,应用集成电路组及微处理单元均设于其上,传输接口则连结于其后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为一种可内建、外接于电脑主机系统或独立使用的储存媒体多元传输交换装置,通过本技术可使电脑主机系统、光碟片及矽碟片三者之间的资料可多元读取、交换,籍以满足使用者对各种储存媒体在使用上的多种需求。回顾储存媒体的产业发展,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即磁性记录媒体、光学记录媒体、矽晶记录媒体,分别概述如下1、磁性记录媒体(磁碟片)自1967年发展出来以磁带方式为主的磁性记录媒体(磁带、磁卡等),至今虽然仍为世人所采用,但由于与光碟片、矽碟片相比,磁性记录媒体有着读取速度慢、资料保存安全性差等问题,在储存媒体的角色地位上,已被新兴的光碟片、矽碟片所逐渐取代,失去其原有的市场价值。2、光学记录媒体(光碟片)为解决资料安全保存的问题,储存媒体便由早期的磁性记录媒体进展到光学记录媒体。初期的光碟技术,虽然具有资料安全保存的特性,但资料存取速度较慢,仍无法满足对于文字、图片、影像、动画等多媒体资讯储存的需求。此后数年间,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衍生出相当多的不同的应用产品,如CD-ROM、CD-DA、CD-I、Photo-CD、Video-CD及更新一代容量大幅提高至4.7GB/单片的DVD。若以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聪陈加立陈秘章
申请(专利权)人:万国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