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正琼专利>正文

一种感染科护理用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07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染科护理用消毒装置,属于感染科护理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开设有过滤腔、消毒腔、储箱腔和消毒液腔,所述过滤腔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高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初效过滤器。该感染科护理用消毒装置,通过设置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能够分别过滤5μm以上尘埃粒子、过滤1‑5‑um以上尘埃粒子和捕集0.5u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能够提高消毒后排出空气的质量,通过控制紫外线消毒灯工作,能够对吸入消毒腔内的空气进行消毒,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工作,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吸入消毒腔内进行消毒,通过控制第一水泵工作,能够实现对地面的消毒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染科护理用消毒装置
本技术属于感染科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感染科护理用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在感染科中,因为患者大多都是患有传染性的疾病,所以医护人员在每天都会病房、科室以及走道上进行全方位喷雾消毒,尤其是在病房内,其空气中通常都会含有大量的病菌和灰尘颗粒,更需要每天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现有的消毒装置大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喷洒消毒剂,这种消毒方法效率低,效果差,而且不能对喷洒角度进行调节,喷洒均匀度不佳,而且因空气中无疑会携带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影响,而且现有的消毒装置无法同时实现对空气消毒的目的,而且大多需要医护人员推动进行消毒工作,极大的增加了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染科护理用消毒装置,具有消毒全面和操作简单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染科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染科护理用消毒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过滤腔(2)、消毒腔(38)、储箱腔(20)和消毒液腔(19),所述过滤腔(2)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内滑动连接有高效过滤器(23)、中效过滤器(24)和初效过滤器(25),所述消毒腔(38)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5),所述消毒腔(38)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扇叶(6),所述消毒腔(38)和过滤腔(2)之间开设有通孔(21),所述消毒液腔(19)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13),所述第一管道(13)的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科护理用消毒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过滤腔(2)、消毒腔(38)、储箱腔(20)和消毒液腔(19),所述过滤腔(2)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内滑动连接有高效过滤器(23)、中效过滤器(24)和初效过滤器(25),所述消毒腔(38)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5),所述消毒腔(38)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扇叶(6),所述消毒腔(38)和过滤腔(2)之间开设有通孔(21),所述消毒液腔(19)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13),所述第一管道(1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水泵(12),所述第一水泵(12)固定连接在消毒液腔(19)内壁的底部;
所述储箱腔(20)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8),所述活动板(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轮轨(34),所述环形轮轨(34)上转动连接有万向轮(33),所述万向轮(33)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29),所述储液箱(29)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31),所述第二管道(31)表面设置有第二水泵(35),所述第二水泵(35)固定连接在储液箱(29)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二管道(31)表面套接有连接套(30),所述连接套(30)内套接有第三管道(32),所述第二管道(31)和第三管道(32)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31)和第三管道(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正琼张静白小芹
申请(专利权)人:邓正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