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喂药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01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喂药液装置。包括能够设置在奶嘴固定座和奶瓶瓶体之间的衔接管体,所述的衔接管体一端上设有能够用于与奶瓶瓶体相连的第一可拆连接结构,所述的衔接管体另一端上设有能够用于与奶嘴固定座相连的第二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的衔接管体侧壁上开设有注药口,在注药口上设有与衔接管体的通道连通的注药管,所述的注药管的中轴线倾斜于衔接管体的中轴线,且外端朝向衔接管体具有第二拆卸连接结构的一端,所述的注药管内设插设有滴药管,所述的注药管和滴药管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婴幼儿喂药液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便于喂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幼儿喂药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
,尤其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喂药液装置。
技术介绍
婴儿患病后,目前主流为口服药液。一般来说针对婴儿的药液为了改善适口性,采用接近水果糖浆口味,但是仍有部分中成药药液口感较差,导致婴儿拒服。同时,传统给药是采用汤匙或喂药滴管给药,但此类方法采用的汤匙或喂药滴管与乳头触感差异较大,患儿也往往会排斥,容易哭闹拒服,特别是新生儿或较小婴儿,发生呛咳机会更多,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误吸。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婴幼儿服药的装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奶瓶式注射喂药器申请号:CN201320738844.7],包括瓶体、奶嘴和注射器。注射器包括推射筒和推射杆,奶嘴固定于瓶体的前端,瓶体的后端设置有开口,奶嘴与瓶体之间设置有过渡盘,过渡盘上设置有液体通道和奶液通道,推射筒可拆装于瓶体内开口与过渡盘之间,推射筒的大口端与开口配合,推射筒的小口端连接过渡盘的液体通道的进口端,软管和奶嘴一体注胶而成,奶头上还设置有出液孔。上述方案虽然能够用于婴幼儿喂药。但是,仍然存在着购置成本较高,不适用于日常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便于喂药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婴幼儿喂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设置在奶嘴固定座和奶瓶瓶体之间的衔接管体,所述的衔接管体一端上设有能够用于与奶瓶瓶体相连的第一可拆连接结构,所述的衔接管体另一端上设有能够用于与奶嘴固定座相连的第二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的衔接管体侧壁上开设有注药口,在注药口上设有与衔接管体的通道连通的注药管,所述的注药管的中轴线倾斜于衔接管体的中轴线,且外端朝向衔接管体具有第二拆卸连接结构的一端,所述的注药管内设插设有滴药管,所述的注药管和滴药管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在上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衔接管体一端内壁上能够与奶瓶瓶体瓶口外螺纹螺接的衔接内螺纹。在上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中,所述的第二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衔接管体另一端上能够与奶嘴固定座内螺纹螺接的衔接外螺纹。在上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中,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注药管内壁上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的滴药管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在上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中,所述的注药管和滴药管之间还设有能够防止滴药管过度向内伸入的滴药管限位结构。在上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中,所述的滴药管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注药管外端上的内台阶,所述的第一内螺纹设置在内台阶上。在上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中,所述的衔接内螺纹内端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的环形凸台与衔接管体连为一体,所述的环形凸台外端上设有密封圈。在上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中,所述的密封圈内端卡接在环形凸台的密封圈安装槽内。在上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中,所述的滴药管外端的气囊呈卡通形。在上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中,所述的衔接外螺纹设置在衔接管体的缩口端上,所述的缩口端的外径小于衔接管体非的缩口端的外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婴幼儿喂药液装置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便于喂药。2、降低了婴儿的紧张情绪,能够让婴儿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服药。3、降低了使用成本,无需重新购置奶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衔接管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奶嘴固定座1、奶瓶瓶体2、衔接管体3、第一可拆连接结构4、第二拆卸连接结构5、注药口6、注药管32、通道31、滴药管7、可拆卸结构8、气囊71、滴药管管体72、衔接外螺纹51、衔接内螺纹41、第一内螺纹81、第一外螺纹82、滴药管限位结构9、内台阶91、密封环92、环形凸台42、密封圈43、缩口端3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示,本婴幼儿喂药液装置,包括能够设置在奶嘴固定座1和奶瓶瓶体2之间的衔接管体3,奶嘴固定座1上固定有奶嘴,衔接管体3一端上设有能够用于与奶瓶瓶体2相连的第一可拆连接结构4,衔接管体3另一端上设有能够用于与奶嘴固定座1相连的第二拆卸连接结构5,衔接管体3侧壁上开设有注药口6,注药口6位于第一可拆连接结构4和第二拆卸连接结构5之间,在注药口6上设有与衔接管体3的通道31连通的注药管32,注药管32和衔接管体3连为一体,注药管32的中轴线倾斜于衔接管体3的中轴线,且外端朝向衔接管体3具有第二拆卸连接结构5的一端,注药管32内设插设有滴药管7,注药管32和滴药管7通过可拆卸结构8相连,滴药管7包括滴药管管体72和气囊71,滴药管7外端的气囊71呈卡通形。本申请在婴儿较为习惯的奶瓶上增加了附加装置,降低了婴儿的紧张情绪,利于服药。同时,作为附加装置,也能较好地降低了家庭在购买其他喂药奶瓶等方面的开销;气囊呈卡通形,较利于转移婴儿注意力,家长在挤按胶头时,吸引婴儿注意力,更便于服药。更具体的说,第一可拆连接结构4包括设置在衔接管体3一端内壁上能够与奶瓶瓶体2瓶口外螺纹螺接的衔接内螺纹41;第二拆卸连接结构5包括设置在衔接管体3另一端上能够与奶嘴固定座1内螺纹螺接的衔接外螺纹51。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将衔接管体3固定在奶嘴固定座1和奶瓶瓶体2之间。为了便于,可拆卸结构8包括设置在注药管32内壁上的第一内螺纹81,滴药管7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82。注药管32和滴药管7之间还设有能够防止滴药管过度向内伸入的滴药管限位结构9,滴药管限位结构9包括设置在注药管32外端上的内台阶91,第一内螺纹81设置在内台阶91上,在内台阶91内端上还设密封环92。大部分奶瓶上是没有密封圈的,为了提升密封性,衔接内螺纹41内端上设有环形凸台42,环形凸台42与衔接管体3连为一体,环形凸台42外端上设有密封圈43,密封圈43内端卡接在环形凸台42的密封圈安装槽内。为了外部顺滑过度,提升舒适性,衔接外螺纹51设置在衔接管体3的缩口端33上,缩口端33的外径小于衔接管体3非的缩口端33的外径。作为优选地,衔接管体3和注药管32采用PC、PP、PPSU、PES、玻璃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作为优选地,滴药管管体72采用PC、PP、PPSU、PES、玻璃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使用简述,在奶瓶内放入少量40℃温白开水,约20-30ml,将衔接管体3连接奶嘴固定座1和奶瓶瓶体2之间,准备好合适量药液,用滴药管7吸取药液,吸取完毕后将滴药管7固定在注药管32上;准备完毕后,给婴儿喂服温白开水(此时白开水中没有药液),在婴儿口服白开水时,轻捏气囊,挤出药液,从而可使婴儿在口服温开水时不经意服药;喂药完毕后拆卸清洗。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奶嘴固定座1、奶瓶瓶体2、衔接管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喂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设置在奶嘴固定座(1)和奶瓶瓶体(2)之间的衔接管体(3),所述的衔接管体(3)一端上设有能够用于与奶瓶瓶体(2)相连的第一可拆连接结构(4),所述的衔接管体(3)另一端上设有能够用于与奶嘴固定座(1)相连的第二拆卸连接结构(5),所述的衔接管体(3)侧壁上开设有注药口(6),在注药口(6)上设有与衔接管体(3)的通道(31)连通的注药管(32),所述的注药管(32)的中轴线倾斜于衔接管体(3)的中轴线,且外端朝向衔接管体(3)具有第二拆卸连接结构(5)的一端,所述的注药管(32)内设插设有滴药管(7),所述的注药管(32)和滴药管(7)通过可拆卸结构(8)相连,所述的滴药管(7)外端的气囊呈卡通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喂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设置在奶嘴固定座(1)和奶瓶瓶体(2)之间的衔接管体(3),所述的衔接管体(3)一端上设有能够用于与奶瓶瓶体(2)相连的第一可拆连接结构(4),所述的衔接管体(3)另一端上设有能够用于与奶嘴固定座(1)相连的第二拆卸连接结构(5),所述的衔接管体(3)侧壁上开设有注药口(6),在注药口(6)上设有与衔接管体(3)的通道(31)连通的注药管(32),所述的注药管(32)的中轴线倾斜于衔接管体(3)的中轴线,且外端朝向衔接管体(3)具有第二拆卸连接结构(5)的一端,所述的注药管(32)内设插设有滴药管(7),所述的注药管(32)和滴药管(7)通过可拆卸结构(8)相连,所述的滴药管(7)外端的气囊呈卡通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可拆连接结构(4)包括设置在衔接管体(3)一端内壁上能够与奶瓶瓶体(2)瓶口外螺纹螺接的衔接内螺纹(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拆卸连接结构(5)包括设置在衔接管体(3)另一端上能够与奶嘴固定座(1)内螺纹螺接的衔接外螺纹(5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婴幼儿喂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结构(8)包括设置在注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根莲刘晓霞蒋燕红叶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