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00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灸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后部转动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上端面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外壳内腔固定连接有内壳,所述内壳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通过绳索与转动柱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左端面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左端面通过凸耳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放置有艾灸盒,所述艾灸盒内腔固定连接有针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艾灸装置技术领域。该艾灸枕,解决了现有的艾灸枕不便对艾柱散发的热量进行调节及不便清洗和更换艾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枕
本技术涉及艾灸装置
,具体为一种艾灸枕。
技术介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的实施方式有很多,其中艾灸枕就是一种专门针对患者颈部进行理疗的艾灸器具,但是现有的艾灸枕在使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现有的艾灸枕不便对艾柱散发的热量进行调节,使的艾灸效果欠佳,另一方面,现有的艾灸枕不便清洗和更换艾柱,便捷性低,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艾灸枕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艾灸枕,解决了现有的艾灸枕不便对艾柱散发的热量进行调节及不便清洗和更换艾柱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艾灸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后部转动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上端面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外壳内腔固定连接有内壳,所述内壳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通过绳索与转动柱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左端面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左端面通过凸耳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放置有艾灸盒,所述艾灸盒内腔固定连接有针柱。优选的,所述针柱形状为圆锥形,所述针柱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艾灸盒内腔置有石棉网。优选的,所述艾灸盒上端面外侧对称设置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外壳左端面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体积与卡块体积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滑动板与内壳、外壳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第二链轮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通过转轴与外壳转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艾灸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艾灸枕,工作人员将艾柱点燃后,通过针柱形状为圆锥形,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将艾柱稳定安装在针柱上,通过艾灸盒内腔置有石棉网,能够对掉落的未充分燃烧的艾柱进行充分燃烧,从而提高了艾灸的效率,通过艾灸盒放置在底座上端面中部,艾灸盒上端面外侧对称设置有把手,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取出艾灸盒,并对其清洁或更换艾柱,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便捷性。(2)、该艾灸枕,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动把手使得第二链轮转动,再配合链条使得第一链轮转动,通过第一链轮与转动柱固定连接,从而转动柱得到转动,由于绳索与转动柱、滑动板固定连接,从而绳索被缠绕在转动柱上,滑动板向上滑动,从而能够遮挡部分透气孔,减少了热量传递,进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调节艾柱散发的热量,当工作人员调节完散热量后,通过外壳左端面中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体积与卡块体积相匹配,从而卡块能够卡合在卡槽内,进而使得转动把手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外壳打开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外壳关闭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外壳、3-透气孔、4-内壳、5-强力弹簧、6-滑动板、7-绳索、8-把手、9-转动柱、10-第一链轮、11-链条、12-第二链轮、13-转动把手、14-卡块、15-艾灸盒、16-针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艾灸枕,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面后部转动连接有外壳2,外壳2上端面均匀设置有透气孔3,外壳2内腔固定连接有内壳4,内壳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5,强力弹簧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板6,滑动板6通过绳索7与转动柱9固定连接,转动柱9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10,第一链轮10通过链条11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12,第二链轮12左端面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3,转动把手13左端面通过凸耳转动连接有卡块14,底座1上端面中部放置有艾灸盒15,艾灸盒15内腔固定连接有针柱16。本实施例中,针柱16形状为圆锥形,针柱16设置有若干个,艾灸盒15内腔置有石棉网。工作人员将艾柱点燃后,通过针柱16形状为圆锥形,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将艾柱稳定安装在针柱16上,通过艾灸盒15内腔置有石棉网,能够对掉落的未充分燃烧的艾柱进行充分燃烧,从而提高了艾灸的效率。本实施例中,艾灸盒15上端面外侧对称设置有把手8。当打开外壳2后,通过艾灸盒15放置在底座1上端面中部,艾灸盒15上端面外侧对称设置有把手8,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取出艾灸盒15,并对其清洁或更换艾柱,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中,外壳2左端面中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体积与卡块14体积相匹配。当工作人员调节完散热量后,通过外壳2左端面中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体积与卡块14体积相匹配,从而卡块14能够卡合在卡槽内,进而使得转动把手13固定。本实施例中,滑动板6与内壳4、外壳2滑动连接,转动柱9、第二链轮12与外壳2转动连接,第一链轮10通过转轴与外壳2转动连接。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动把手13使得第二链轮12转动,再配合链条11使得第一链轮10转动,通过第一链轮10与转动柱9固定连接,从而转动柱9得到转动,由于绳索7与转动柱9、滑动板6固定连接,从而绳索7被缠绕在转动柱9上,滑动板6向上滑动,从而能够遮挡部分透气孔3,减少了热量传递,进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调节艾柱散发的热量。工作时,工作人员将艾柱点燃后,通过针柱16形状为圆锥形,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将艾柱稳定安装在针柱16上,通过艾灸盒15内腔置有石棉网,能够对掉落的未充分燃烧的艾柱进行充分燃烧,从而提高了艾灸的效率,通过艾灸盒15放置在底座1上端面中部,艾灸盒15上端面外侧对称设置有把手8,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取出艾灸盒15,并对其清洁或更换艾柱,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便捷性,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动把手13使得第二链轮12转动,再配合链条11使得第一链轮10转动,通过第一链轮10与转动柱9固定连接,从而转动柱9得到转动,由于绳索7与转动柱9、滑动板6固定连接,从而绳索7被缠绕在转动柱9上,滑动板6向上滑动,从而能够遮挡部分透气孔3,减少了热量传递,进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调节艾柱散发的热量,当工作人员调节完散热量后,通过外壳2左端面中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体积与卡块14体积相匹配,从而卡块14能够卡合在卡槽内,进而使得转动把手13固定。整个艾灸枕,通过滑动板6与透气孔3等的配合,工作人员能够方便调节艾柱散发的热量,通过艾灸盒15直接放置在底座1,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更换艾柱及清洗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枕,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后部转动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上端面均匀设置有透气孔(3),所述外壳(2)内腔固定连接有内壳(4),所述内壳(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5),所述强力弹簧(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板(6),所述滑动板(6)通过绳索(7)与转动柱(9)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9)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10),所述第一链轮(10)通过链条(11)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12),所述第二链轮(12)左端面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3),所述转动把手(13)左端面通过凸耳转动连接有卡块(14),所述底座(1)上端面中部放置有艾灸盒(15),所述艾灸盒(15)内腔固定连接有针柱(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枕,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后部转动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上端面均匀设置有透气孔(3),所述外壳(2)内腔固定连接有内壳(4),所述内壳(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5),所述强力弹簧(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板(6),所述滑动板(6)通过绳索(7)与转动柱(9)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9)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10),所述第一链轮(10)通过链条(11)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12),所述第二链轮(12)左端面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3),所述转动把手(13)左端面通过凸耳转动连接有卡块(14),所述底座(1)上端面中部放置有艾灸盒(15),所述艾灸盒(15)内腔固定连接有针柱(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涛向文林邹加兵刘继辉汤颖颖许立黄子亮陈可夫张琦向文明郑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左点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