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建斌专利>正文

一种瓷艾烫熨点穴灸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99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瓷艾烫熨点穴灸针,包括灸针体,所述灸针体呈葫芦状,包括上肚壳、下肚壳、颈管、点穴灸头、艾柱固定卡槽,所述上肚壳与下肚壳可拆卸连接,所述项管呈喇叭状,所述颈管粗端与上肚壳连通,所述颈管细端上设置点穴灸头,所述点穴灸头开设有通孔且与颈管连通,所述艾柱固定卡槽设置在上肚壳或下肚壳内,所述上肚壳和下肚壳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省力,既可用于点穴刺激穴位,同时灸疗,达到精准对穴位实施理疗的目的,还具有温热刮痧的功能,是一种不针刺破皮肤的针灸替代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瓷艾烫熨点穴灸针
本技术属于艾灸理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瓷艾烫熨点穴灸针。
技术介绍
艾灸疗法是一种用艾绒制成的艾炷或艾条,或掺合其他药物对准或放置在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燃烧,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深入脏腑、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生理功能,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传统的艾灸理疗方法是把艾柱点燃直接对患者的病患部位进行热敷理疗,该方法需要一直手持器具对准穴位且保持一定的距离,对穴位进行艾灸,十分的消耗人力,且无法进行烫熨;目前常用的艾灸理疗装置对穴位难以实施精准理疗,而市面上可用于精准穴位的艾灸器具,大都结构复杂、体积偏大,成本高,适合在医院或美容院使用,对于小病患及家庭个人使用不适宜。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能够对穴位实施精准的点穴和艾灸相结合的瓷艾烫熨点穴灸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瓷艾烫熨点穴灸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灸针体,所述灸针体呈葫芦状,包括上肚壳、下肚壳、颈管、点穴灸头、艾柱固定卡槽,所述上肚壳与下肚壳可拆卸连接,所述项管呈喇叭状,所述颈管粗端与上肚壳连通,所述颈管细端上设置点穴灸头,所述点穴灸头开设有通孔且与颈管连通,所述艾柱固定卡槽设置在上肚壳或下肚壳内,所述上肚壳和下肚壳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采用仿葫芦中空结构,下大上小,小的点穴灸头可以实施准确点穴,艾柱在肚内燃烧产生的热量聚集并通过通孔直接作用于穴位,利于对穴位实施艾灸;同时球形的点穴灸头被燃烧的艾柱加热后,圆润的点穴灸头可以对穴位实施转动、滑动烫熨和助力刺激,避免划伤皮肤和不舒适感;2、采用环形底座,在实施艾灸的同时底座被加热,可用于温热刮痧;3、采用陶瓷材质,陶瓷温度升降缓慢、温和,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耐火耐用,而且瓷疗具有祛湿排寒、疏通经络、美肤减脂等功效;本技术可用于点穴刺激穴位,同时灸疗,达到精准对穴位实施理疗的目的,还具有温热刮痧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肚壳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肚壳,2-上肚壳,3-颈管,4-固定卡槽,5-透气孔,6-点穴灸头,7-通孔,8-底座,9-隔灰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灸针体,所述灸针体呈葫芦状,包括下肚壳1、上肚壳2、颈管3、点穴灸头6、艾柱固定卡槽4,所述上肚壳2与下肚壳1可拆卸连接,所述颈管3呈喇叭状,所述颈管3粗端与上肚壳2连通,所述颈管3细端上设置点穴灸头6,所述点穴灸头开设有通孔7且与颈管连通,所述艾柱固定卡槽4设置在上肚壳或下肚壳内,所述上肚壳和下肚壳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5。所述点穴灸头6为球状通孔点穴灸头,其通孔7与颈管连通且中心线重合。所述点穴灸头6的球半径为2-15mm,通孔半径为0.5-10mm。所述点穴灸头6的球半径为6mm,通孔半径为2mm。所述艾柱固定卡槽4设置在上肚壳2内。所述艾柱固定卡槽4的槽心线与颈管中心线重合。所述艾柱固定卡槽4为长条形薄板,薄板两端与上肚壳或下肚壳连接。所述下肚壳1底部设置环形底座8。所述颈管3内设置有耐火隔灰网9。所述灸针体的材质为陶瓷。所述陶瓷为高岭土陶瓷。本技术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本技术采用高岭瓷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视情在颈管3内设置耐火隔灰网9。使用前,将艾柱点燃后卡设在上肚壳2内的艾柱固定卡槽4上,然后将上肚壳2对准下肚壳并旋转卡设在下肚壳1上二合为一。使用时,用手捏握肚壳,将点穴灸头对准需要理疗的穴位上,远红外热能经通孔7作用于身体实施艾灸,同时也可助力利用球形的点穴灸头对穴位实施刺激和烫熨,坚向使用本装置尤其是向上使用时效果最佳。当需要刮痧时,以底座8棱边压住需刮的身体部位进行刮痧。本技术操作方便省力,既可用于点穴刺激穴位,同时灸疗,达到精准对穴位实施理疗的目的,还具有温热刮痧的功能,是一种不针刺破皮肤的针灸替代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瓷艾烫熨点穴灸针,包括灸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灸针体呈葫芦状,包括下肚壳(1)、上肚壳(2)、颈管(3)、点穴灸头(6)、艾柱固定卡槽(4),所述上肚壳(2)与下肚壳(1)可拆卸连接,所述颈管(3)呈喇叭状,所述颈管(3)粗端与上肚壳(2)连通,所述颈管(3)细端上设置有点穴灸头(6),所述点穴灸头开设有通孔(7)且与颈管连通,所述艾柱固定卡槽(4)设置在上肚壳或下肚壳内,所述上肚壳和下肚壳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瓷艾烫熨点穴灸针,包括灸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灸针体呈葫芦状,包括下肚壳(1)、上肚壳(2)、颈管(3)、点穴灸头(6)、艾柱固定卡槽(4),所述上肚壳(2)与下肚壳(1)可拆卸连接,所述颈管(3)呈喇叭状,所述颈管(3)粗端与上肚壳(2)连通,所述颈管(3)细端上设置有点穴灸头(6),所述点穴灸头开设有通孔(7)且与颈管连通,所述艾柱固定卡槽(4)设置在上肚壳或下肚壳内,所述上肚壳和下肚壳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瓷艾烫熨点穴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穴灸头(6)为球状通孔点穴灸头,其通孔与颈管连通且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瓷艾烫熨点穴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穴灸头(6)的球半径为2-15mm,通孔半径为0.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瓷艾烫熨点穴灸针,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伍建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