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83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包括有牵引架本体以及用以捆绑人体腿部的足托,所述牵引架本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足托的底部设置有可与滑轨相配合的滑轮,所述牵引架本体上还设置有手摇器以及弹簧测力计,所述足托与弹簧测力计之间设置有第一牵引绳,所述弹簧测力计与手摇器之间设置有第二牵引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牵引装置可实现对患者下肢牵引力调节至任意大小,以满足不同患者所需,使得牵引效果更佳。此外,还可在牵引架上加装衬垫,用于骨牵引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下肢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牵引是利用力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重力的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折和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的目的。在进行牵引时需要将患者的下肢利用绑带固定。基于上述情况,公告号为CN2081146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下肢牵引支架,该支架是利用牵引物的自身重力,对下肢绑带进行拉动,进而完成对人体下肢的牵引。这种牵引方式在现有技术中较为普遍,通过更改牵引物的重量来调节对人体下肢不同牵引力。但是,这种牵引方式无法对人体下肢的牵引力实现任意调节,不能将牵引的力精确调整至患者所需的大小,因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因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下肢牵引装置,这种牵引装置可实现对患者下肢牵引力调节至任意大小,以满足不同患者所需,使得牵引效果更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包括有牵引架本体以及用以捆绑人体腿部的足托,所述牵引架本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足托的底部设置有可与滑轨相配合的滑轮,所述牵引架本体上还设置有手摇器以及弹簧测力计,所述足托与弹簧测力计之间设置有第一牵引绳,所述弹簧测力计与手摇器之间设置有第二牵引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架本体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独立设置有两个水平伸缩件,两个所述水平伸缩件均与底板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水平伸缩件的下端面均设置有垂直伸缩件,每个所述垂直伸缩件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手摇器设置于底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水平伸缩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上设置有引导轮,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一端通过引导轮与手摇器相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架本体还包括有若干个可伸缩的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用以支撑同一个滑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与垂直伸缩件可拆卸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圆槽,每个所述垂直伸缩件上均设置有可与圆槽相配合的凸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的下端面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个数为若干个且可与若干个支撑杆一一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足托包括有与人体腿部弧形相配合金属托,所述金属托的上方设置有可供人体腿部通过的缺口,所述滑轮为若干个且呈间隔设置于金属托的下方,所述金属托于缺口处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可将人体腿部与金属托进行捆绑,所述金属托朝向引导轮的一端设置有可与第一牵引绳相配合挂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托的内侧设置有可与人体腿部相贴合的内衬。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具体使用时,先利用足托对人体腿部进行捆绑,并将与人体腿部捆绑后的足托放置于滑轨上,使得足托底部的滑轮与滑轨相接触。接着,使用者可对手摇器进行转动,通过第二牵引绳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拉动,进而对位于滑轨上的足托进行拉动,以完成对人体下肢的牵引。需特别说明的是:弹簧测力计上所标识的力,即为对人体下肢的牵引力。从而实现对患者下肢牵引力调节至任意大小,以满足不同患者所需,使得牵引效果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牵引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足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肢牵引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中的衬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牵引架本体;2、足托;3、滑轨;4、滑轮;5、手摇器;6、弹簧测力计;7、第一牵引绳;8、第二牵引绳;9、底板;10、水平伸缩件;11、垂直伸缩件;12、弧形杆;13、引导轮;17、支撑杆;18、弧形槽;19、金属托;20、缺口;21、绑带;22、挂钩;23、内衬;24、衬垫;25、上层漆布;26、下层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包括有牵引架本体1以及用以捆绑人体腿部的足托2,牵引架本体1上设置有滑轨3,足托2的底部设置有可与滑轨3相配合的滑轮4。牵引架本体1上还设置有手摇器5以及弹簧测力计6,足托2与弹簧测力计6之间设置有第一牵引绳7,弹簧测力计6与手摇器5之间设置有第二牵引绳8。在具体使用时,先利用足托2对人体腿部进行捆绑,并将与人体腿部捆绑后的足托2放置于滑轨3上,使得足托2底部的滑轮4与滑轨3相接触。接着,使用者可对手摇器5进行转动,通过第二牵引绳8对弹簧测力计6进行拉动,进而对位于滑轨3上的足托2进行拉动,以完成对人体下肢的牵引。需特别说明的是:弹簧测力计6上所标识的力,即为对人体下肢的牵引力。从而实现对患者下肢牵引力调节至任意大小,以满足不同患者所需,使得牵引效果更佳。此外,手摇器通过顺时(牵拉)/逆时针(放松)转动控制牵拉或者放松状态,手摇器内部具有自锁功能,不动时会自动锁住维持牵引状态。手摇器为现有技术,其内部结构和原理在此不进行详细赘述。进一步的,第一牵引绳以及第二牵引绳的材质可选用高强度的钢丝绳。进一步的,牵引架本体1包括有底板9,底板9的上方独立设置有两个水平伸缩件10,两个水平伸缩件10均与底板9平行设置。每个水平伸缩件10的下端面均设置有垂直伸缩件11,每个垂直伸缩件11的一端与底板9固定连接。手摇器5设置于底板9上。在具体应用时,垂直伸缩件11可调整水平伸缩件10的位置高度,以适用于不同高度、不同下肢长度的人群。水平伸缩件10可便于其收纳或展开,便于牵引装置的拆装。进一步的,两个水平伸缩件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弧形杆12,弧形杆12上设置有引导轮13,第二牵引绳8的一端通过引导轮13与手摇器5相连接。由于弧形杆12是转动连接设置于两个水平伸缩件10的一端上,当需要对牵引角度进行调节时,只需对弧形杆12进行转动一定角度,使弧形杆12上的引导轮13的位置高度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调节合适的牵引角度。进一步的,牵引架本体1还包括有若干个可伸缩的支撑杆17,若干个支撑杆17用以支撑同一个滑轨3,每个支撑杆17的两端均与垂直伸缩件11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支撑杆17的两端均设置有圆槽(附图未标出),每个垂直伸缩件11上均设置有可与圆槽相配合的凸起(附图未标出)。由于在本申请中,支撑杆17具有伸缩功能,使得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牵引架本体(1)以及用以捆绑人体腿部的足托(2),所述牵引架本体(1)上设置有滑轨(3),所述足托(2)的底部设置有可与滑轨(3)相配合的滑轮(4),所述牵引架本体(1)上还设置有手摇器(5)以及弹簧测力计(6),所述足托(2)与弹簧测力计(6)之间设置有第一牵引绳(7),所述弹簧测力计(6)与手摇器(5)之间设置有第二牵引绳(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牵引架本体(1)以及用以捆绑人体腿部的足托(2),所述牵引架本体(1)上设置有滑轨(3),所述足托(2)的底部设置有可与滑轨(3)相配合的滑轮(4),所述牵引架本体(1)上还设置有手摇器(5)以及弹簧测力计(6),所述足托(2)与弹簧测力计(6)之间设置有第一牵引绳(7),所述弹簧测力计(6)与手摇器(5)之间设置有第二牵引绳(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架本体(1)包括有底板(9),所述底板(9)的上方独立设置有两个水平伸缩件(10),两个所述水平伸缩件(10)均与底板(9)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水平伸缩件(10)的下端面均设置有垂直伸缩件(11),每个所述垂直伸缩件(11)的一端与底板(9)固定连接,所述手摇器(5)设置于底板(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所述水平伸缩件(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弧形杆(12),所述弧形杆(12)上设置有引导轮(13),所述第二牵引绳(8)的一端通过引导轮(13)与手摇器(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架本体(1)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桥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