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旋转铜螺母组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旋转铜螺母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螺母就是螺帽,是需要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才能使用的零件,起到紧固的作用,是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使用的一种原件。螺母和螺杆的使用在各行各业中都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螺杆和螺母的连接方式需要在旋转中前进,因此一般螺母和螺栓的连接多使用人工方式,使得装配工人手动拧紧螺杆和螺母,但是这样的装配方式不仅精度不高,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工的装配率太低,且成本太高;因此需要一种装置实现自动上料以及自动装配的装置,从而加快装配率,且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旋转铜螺母组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杆和螺母装配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旋转铜螺母组装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端面上的螺母夹装结构、螺杆夹装结构、安装结构和控制单元;所述螺母夹装结构、所述螺杆夹装结构和所述安装结构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旋转铜螺母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上端面上的螺母夹装结构(2)、螺杆夹装结构(3)、安装结构(4)和控制单元;/n所述螺母夹装结构(2)、所述螺杆夹装结构(3)和所述安装结构(4)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螺杆夹装结构(3)用于装设螺杆,所述螺母夹装结构(2)夹持螺母并旋转带动螺母转移至所述安装结构(4),所述安装结构(4)用于带动螺母在旋转过程中上升以使得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旋转铜螺母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上端面上的螺母夹装结构(2)、螺杆夹装结构(3)、安装结构(4)和控制单元;
所述螺母夹装结构(2)、所述螺杆夹装结构(3)和所述安装结构(4)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螺杆夹装结构(3)用于装设螺杆,所述螺母夹装结构(2)夹持螺母并旋转带动螺母转移至所述安装结构(4),所述安装结构(4)用于带动螺母在旋转过程中上升以使得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旋转铜螺母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运送螺母的传送带连接,所述螺母夹装结构(2)包括安装座(201)和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01)上端面上的第一转台(202),所述第一转台(202)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远离所述第一转台(202)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安装座(201)内部安装有驱动所述第一转台(202)旋转的第一驱动元件,且第一驱动元件控制所述电磁铁通电或者断电,使得所述电磁铁与螺母吸附或者断开连接,所述连接杆(203)在所述第一转台(202)的旋转带动下吸附螺母,从而使得螺母转移至所述安装结构(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旋转铜螺母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夹装结构(3)包括固定座(301)、旋转座(302)和支撑柱(303),所述固定座(30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固定座(301)上端面上连接有旋转座(302),所述旋转座(302)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303)且所述旋转座(302)电性连接有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驱动所述旋转座(302)旋转带动所述支撑柱(303)旋转;
所述支撑柱(303)上端通过连接件(304)连接有紧固件(305),所述紧固件(305)为双层结构,且所述紧固件(305)包括底板(3051)和两个均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底板(3051)上端面上的加固卡条(3052),两个所述加固卡条(3052)卡和形成用于容纳螺杆的凹槽(3053),且螺杆穿过所述凹槽(3053)从而使得螺杆的一端靠近所述安装结构(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旋转铜螺母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固卡条(3052)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起端(3054)、凹槽端(3055),且所述凸起端(3054)和所述凹槽端(3055)为电磁铁材料构成,所述凸起端(3054)和所述凹槽端(3055)在电性作用下相互卡和连接在一起;
所述底板(3051)上安装有与所述紧固件(305)电性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诚,张贤明,谢树宽,方宇,王小清,徐光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