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换热器立式组装工艺及其安装装置与应用
本公开涉及热力工程
,具体提供一种工业换热器立式组装工艺及其安装装置与应用。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随着装置产能的提高,综合考虑设备能耗情况,需要制作部分大直径换热器,其中管束的组装为换热器制作中的关键工艺,在传统的换热器组装工艺中,管束组装一般选择卧式组装法,即管板、折流板面垂直地面,换热管横向穿入管束。然而,随着设备规格的增大,管束卧式组装带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由于换热器规格的增大,单支换热器重量增加,管板及折流板直径太大,无法进行有效固定,给人员穿装造成极大的困难,劳动强度高;另一方面吊装时没有支撑点,吊装中间由于换热管两端下垂,造成壳体与管束穿装困难,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换热器的立式套装方式,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其先将换热管与折流板横向组装之后,再将管束组件与换热器外壳立式套装,本质上还是卧式组装,且卧式组装与立式套装来回转化,不利于管束组件的维护。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换热器立式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换热管垂直于地面穿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底管板制作;/n2)折流板组装:将全部折流板钻孔并吊装定位,任意两个折流板对应的孔同心;/n3)换热管穿装:用吊装护笼保护换热管穿过折流板上的孔,穿装时,先对外圈的换热管进行穿装,依次呈米字形对称完成剩余换热管穿装;/n4)壳体组装:将壳体上焊接轴式吊耳,吊耳承担整个换热器的重量,将壳体吊装,壳体长度能够保证换热管露出两侧管板面;/n5)上管板组装:将上管板与壳体组装,进行定位焊,组装后将壳体横卧,再将上管板与壳体焊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换热器立式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换热管垂直于地面穿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底管板制作;
2)折流板组装:将全部折流板钻孔并吊装定位,任意两个折流板对应的孔同心;
3)换热管穿装:用吊装护笼保护换热管穿过折流板上的孔,穿装时,先对外圈的换热管进行穿装,依次呈米字形对称完成剩余换热管穿装;
4)壳体组装:将壳体上焊接轴式吊耳,吊耳承担整个换热器的重量,将壳体吊装,壳体长度能够保证换热管露出两侧管板面;
5)上管板组装:将上管板与壳体组装,进行定位焊,组装后将壳体横卧,再将上管板与壳体焊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换热器立式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在钢板底部采用4根工字钢组装成井字支撑,用于底管板及整个管束的支撑;
优选的,所述工字钢型号为16#~20#
优选的,底管板材料为δ24~δ30mm钢板;
优选的,钢板直径大于下底管板外径150~250mm;
优选的,钢板距底管板间隙100~200mm,
优选的,在钢板上部的底管板外部焊接20~24件支撑板,支撑板厚度16~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换热器立式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钻孔后所有折流板叠放于底管板上,并与管板孔相对,逐个孔检验同心度,将下管板放置在底管板上,依次根据折流板间距从下到上进行吊装定位,
优选的,要求同心度≤0.5mm,否则进行调整;
优选的,吊装定位时,分别利用槽钢对间距进行固定,折流板定位尺寸偏差≤2mm,整体平面度偏差≤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换热器立式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地面将换热管穿装如护笼内,之后使用行车用护笼将换热管竖向吊至折流板上部,换热管依次从上向下穿装折流板;
优选的,使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希改,邹伟,王凯威,姚传滨,王景才,陈天河,孟杰,于子健,鲍士民,高文升,高建君,刘吉兵,韩新华,刘世国,张子树,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