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75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足支撑板,所述前足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绑固前脚掌的柔性连接件;所述前足支撑板的后端向后延伸地设置有可伸缩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伸缩端具有横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有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垂直于所述转轴,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锁止转动的锁紧机构;所述伸缩连杆上具有用于连接斯氏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伸缩连杆的径向贯通设置,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可供斯氏针相对偏转的微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持续牵引复位、不遮挡影像监测、不遮挡内固定切口、使用简便便于调整和可反复使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特别的涉及一种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跟骨为薄皮皮质包含大量松质骨,跟骨骨折发生后,骨折断端常发生塌陷、跟骨前后延长、跟骨增宽等改变,中医传统手法复位采用增加前足跖屈,并在跟骨结节处施加向下的牵引力,在跟骨丘部施加向上的力量,实现跟骨高度的恢复,恢复跟骨的结节角,高度恢复后挤压跟骨,恢复跟骨宽度和纠正跟骨内外翻。手法复位为间接复位方法,在临床上采用影像检测了解骨折复位情况,经斯氏针撬拨复位,并采用外固定架来维持复位,目前采用的外固定架有Ilizarov支架、U形支架、可调式支架、单臂式支架、撑开式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等。U形支架优点在于跨踝固定,克服了跟腱挛缩导致的骨折移位;可调式支架优点在于能满足足部生物力学要求、承载能力好、稳定性佳;撑开式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优点是操作简便、位置易于保持;单臂式支架优点是器械简单、带架轻便。但这些支架共同的不足在于对复杂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且多数支架存在单平面复位、影像遮挡、切口阻挡、需置钉到距骨或跟骰关节周围等不足,对伴有跟骰关节周围骨折、距骨骨折的患者不能使用,在临床上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持续牵引复位、不遮挡影像监测、不遮挡内固定切口、使用简便便于调整和可反复使用的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足支撑板,所述前足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绑固前脚掌的柔性连接件;所述前足支撑板的后端向后延伸地设置有可伸缩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伸缩端具有横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有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垂直于所述转轴,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锁止转动的锁紧机构;所述伸缩连杆上具有用于连接斯氏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伸缩连杆的径向贯通设置,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可供斯氏针相对偏转的微调件。上述复位装置能够模仿术中复位方法并提供持续的复位牵引,使用时,先通过柔性连接件将前足支撑板固定在前脚掌上,对照患者的脚掌调节伸缩组件,使转轴位于足弓顶点对应的位置处,固定伸缩组件,转动伸缩连杆并调节伸缩连杆的长度,使斯氏针的两端穿过伸缩连杆上的连接孔。复位牵引时,向下转动伸缩连杆,就可以使前足支撑板和伸缩连杆分别对前足和跟骨后下方施加持续的向下牵引力,跟骨丘部向上的持续牵引力实现跟骨高度、长度的恢复和调整。对于跟骨内外翻的情况,可以分别调整两个伸缩连杆的长度,使斯氏针相对伸缩连杆偏转,从而纠正跟骨内外翻。由于伸缩连杆由足弓部位倾斜连接斯氏针,从而不会遮挡影像监测和内固定切口。进一步的,所述微调件为内衬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的弹性衬套,所述弹性衬套的内径与斯氏针的端部直径一致。由于弹性衬套自身具有弹性,使得两个伸缩连杆的长度不一致时,斯氏针能够压迫弹性衬套变形而在连接孔内相对偏转,从而矫正跟骨内外翻。作为优化,所述伸缩连杆的端部具有沿轴向安装的杆端关节轴承,所述连接孔为所述杆端关节轴承的安装孔,所述微调件为所述杆端关节轴承的内圈。关节轴承是球面滑动轴承,主要是由一个有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圈组成,能承受较大的负荷。采用关节轴承可以使斯氏针更加可靠地相对伸缩连杆偏转,还能够保证伸缩连杆上的作用力能够可靠地传递到斯氏针上,从而实现矫正。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前足支撑板上具有至少两个螺栓孔,所述连接板通过穿过条形孔和所述螺栓孔的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前足支撑板的底部。这样,由于螺栓可以在条形孔内移动,使得连接板能够调整相对前足支撑板的长度。而设置至少两个螺栓孔就可以保证连接板的伸缩方向。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的伸缩端横向设置有呈圆柱状的轴座,所述轴座的两端同轴向外地延伸形成所述转轴;所述伸缩连杆的端部连接有垂直设置的轴套,所述轴套的内径与所述转轴的外径相匹配;所述伸缩连杆通过轴套套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端部的螺纹孔,和安装在所述螺纹孔上的锁紧螺栓;所述转轴的长度小于所述轴套的长度,使所述轴套在轴向上受到所述锁紧螺栓和轴座的轴向限位。由于转轴的长度小于轴套的长度,使得锁紧螺栓紧固时能够直径将轴套挤压在轴座上,从而锁止伸缩连杆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轴座的端面上具有沿周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凹槽,所述轴套朝向所述轴座的一侧端面上具有与所述定位凹槽对应设置的定位凸棱,使二者相贴时,所述定位凸棱能够与所述定位凹槽一一对应地配合。这样,通过周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棱的配合,以及轴向上的锁紧螺栓的锁紧,就能够可靠地防止伸缩连杆的转动。利用相邻定位凹槽之间的夹角可以使伸缩连杆转动该夹角的整数倍。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凹槽沿所述轴座的径向贯通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凹槽的夹角为5~10°。设置更小的夹角,可以实现更加微小的调节。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连杆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调节螺套;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的一端上分别具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所述调节螺套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相匹配的螺纹。由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分别设置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并通过具有匹配螺纹的调节螺套相连,使得螺套朝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就能够朝向相对方向移动缩短或朝向相反方向移动伸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具有沿轴向设置的导向杆件,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具有与所述导向杆件配合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件仅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导向孔内。由于导向杆件只能在导向孔内轴向移动,使得调节螺套转动时,不会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板之间产生相对转动,避免额外对斯氏针施加扭转力,从而保证复位牵引可靠。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具有偏心设置的螺纹孔,所述导向杆件为安装在所述螺纹孔上的导向杆,所述导向孔为偏心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且所述导向杆的直径与所述导向孔的直径一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可持续牵引复位、不遮挡影像监测、不遮挡内固定切口、使用简便便于调整和可反复使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斯氏针与杆端关节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伸缩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斯氏针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锁紧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包括前足支撑板1,所述前足支撑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绑带孔,所述绑带孔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绑固前脚掌的绑带(图中未示出);所述前足支撑板1的后端向后延伸地设置有可伸缩的伸缩组件2,所述伸缩组件2的伸缩端具有横向设置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有伸缩连杆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足支撑板(1),所述前足支撑板(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绑固前脚掌的柔性连接件;所述前足支撑板(1)的后端向后延伸地设置有可伸缩的伸缩组件(2),所述伸缩组件(2)的伸缩端具有横向设置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有伸缩连杆(4),所述伸缩连杆(4)垂直于所述转轴(3),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锁止转动的锁紧机构;所述伸缩连杆(4)上具有用于连接斯氏针的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沿所述伸缩连杆(4)的径向贯通设置,所述连接孔(5)内设置有可供斯氏针相对偏转的微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足支撑板(1),所述前足支撑板(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绑固前脚掌的柔性连接件;所述前足支撑板(1)的后端向后延伸地设置有可伸缩的伸缩组件(2),所述伸缩组件(2)的伸缩端具有横向设置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有伸缩连杆(4),所述伸缩连杆(4)垂直于所述转轴(3),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锁止转动的锁紧机构;所述伸缩连杆(4)上具有用于连接斯氏针的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沿所述伸缩连杆(4)的径向贯通设置,所述连接孔(5)内设置有可供斯氏针相对偏转的微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件为内衬设置在所述连接孔(5)内的弹性衬套,所述弹性衬套的内径与斯氏针的端部直径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杆(4)的端部具有沿轴向安装的杆端关节轴承,所述连接孔(5)为所述杆端关节轴承的安装孔,所述微调件为所述杆端关节轴承的内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包括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中部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孔(22);所述前足支撑板(1)上具有至少两个螺栓孔,所述连接板(21)通过穿过条形孔(22)和所述螺栓孔的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前足支撑板(1)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辅助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的伸缩端横向设置有呈圆柱状的轴座(23),所述轴座(23)的两端同轴向外地延伸形成所述转轴(3);所述伸缩连杆(4)的端部连接有垂直设置的轴套(41),所述轴套(41)的内径与所述转轴(3)的外径相匹配;所述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志胡晓波周庾侯骁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