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69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履带、动力装置、铲土装置、粉碎装置、筛选装置、制浆装置、废物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沙土进行粉碎淋洗后,并对淋洗的废水进行再次分解和过滤进行二次利用,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做到就地修复,不需要运输成本,其次淋洗所用的水经过循环利用,能够节约水源,针对沙土地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修复成本低,适合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一般指在环境中难降解、高毒性、有生物蓄积性并可以远距离传输的一类有毒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环境中降解缓慢,可在水体、土壤等生态系统中长期滞留;还能以蒸汽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在大气环境中作远距离迁移,并通过所谓的“全球蒸馏效应”和“蚱蜢跳效应”沉积到地球的偏远极地地区;这类物质对生物体有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毒性,具有明显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可以沿食物链逐级放大,对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造成损害,严重威胁野生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繁衍。目前全球都面临着POPs污染问题。2001年5月《斯德哥尔摩公约》中明确提出,采取行动减少并最终淘汰12种POPs物质的生产和排放。首批列入该公约受控名单的12种POPs物质有多氯联苯(PCBs)、二嚼英(FCDD)、呋喃(PCDF)及9种有机氯杀虫剂,包括艾氏剂、氯丹、滴滴涕、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芬、六氯苯、灭蚁灵。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存在着多种杀虫剂类POPs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库存,面临着有关POPs污染的严峻局面。《斯德格尔摩公约》中提出加以控制的农药类POPs包括艾氏剂、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六氯苯(含α-HCH、β-HCH、林丹)、灭蚁灵、毒杀芬和硫丹,其中硫丹为2011年新列入POPs名单的农药产品。我国曾经大规模生产滴滴涕(DDT)、毒杀芬、六氯苯(HCB)、氯丹和七氯。至今,滴滴涕、六氯苯、氯丹和灭蚁灵仍在少量地区生产和使用。目前,硫丹也有生产,滴滴涕主要作为中间体来生产杀虫剂三氯杀螨醇。土壤淋洗修复技术,是利用淋洗液去除土壤污染物的过程,通过水力学方式机械地悬浮或搅动土壤颗粒,使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土壤清洗干净后,再处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或废液。如果大部分污染物被吸附于某一土壤粒级,并且这一粒级只占全部土壤体积的一小部分,那么可以只处理这部分土壤。淋洗修复技术在土壤修复中是成本最小的一种修复技术,沙土地比较适用于此项修复技术,传统的淋洗修复方法需要将土壤迁移至淋洗修复装置内,需要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包括车架、履带、动力装置、铲土装置、粉碎装置、筛选装置、制浆装置、废物盒,所述履带固定在车架两侧,所述动力装置固定安装在车架后端,所述铲土装置安装在车架的前端,所述粉碎装置固定在铲土装置后侧,所述粉碎装置的上方设有驾驶室,所述筛选装置固定在粉碎装置的下方,所述制浆装置固定在筛选装置的下方,所述废物盒固定安装在制浆装置的后侧,废物盒的后侧上方固定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下方设有废液收集盒,所述废液收集盒的后侧固定有分解装置,所述分解装置的上岗固定有废液超滤装置,所述废液超滤装置的前侧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管道与制浆装置相通。进一步地,所述铲土装置包括铲子、气压杆,所述铲子的后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气压杆的后端固定在车架上,气压杆的前端与铲子的后侧面铰接,且铰接位置位于铲子与车架铰接位置的下方,通过铲子将土壤铲至粉碎装置内。进一步地,所述粉碎装置包括传送带一、粉碎轧辊、电机一、挡土板,所述传送带一斜向安装在所述铲土装置的后侧上方,所述粉碎轧辊有六个,六个粉碎轧辊并排横向转动连接在车架上,粉碎轧辊的右端均设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相互啮合,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最后侧的齿轮一啮合传动,且位于传送带一的后侧下方,所述挡土板固定安装在粉碎轧辊的后侧,粉碎轧辊对土壤中的碎石块进行粉碎。进一步地,所述筛选装置包括筛网、曲轴机构、电机二,所述筛网前端铰接在车架上,所述筛网的后端与所述曲轴机构铰接,所述电机二与曲轴机构传动连接,通过曲轴机构带动筛网震动,将土壤中的塑料膜等垃圾去除。进一步地,所述废物盒的一侧设有用于清理废物的清理门,废物从清理门中取出。进一步地,所述制浆装置包括搅拌叶片、进水口、电机三、漏浆口、吸浆器、制浆仓,所述制浆仓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电机三固定在制浆仓的下方,所述搅拌叶片转动连接在制浆仓的底部,且与电机三传动连接,所述进水口固定在制浆仓前侧上方的外壁上,且与制浆仓内部相通,所述漏浆口位于制浆仓后侧的底部,所述吸浆器固定在所述制浆仓的后侧下方,吸浆器的进口与漏浆口相通,出口与所述烘干装置的内部相通,通过制浆装置将土壤与水充分接触,冲洗掉土壤内的农药残留。进一步地,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仓、微波加热装置、传送带二,所述烘干仓的侧面设有微波加热装置,所述烘干仓的底部设有传送带二,所述传送带二的传动面采用工业滤布,通过工业滤布将固液分离。进一步地,所述废液收集盒内设有用于向分解装置输送废液的吸液泵,通过吸液泵将废液输送到分解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分解装置采用超声波降解技术,分解装置内部设有用于向废液超滤装置内输送液体的抽液泵,经过分解后的废水通过抽液泵送至废液超滤装置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地,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铲土装置将表层土壤铲至粉碎装置粉碎,通过粉碎装置粉碎后的土壤经过筛选,将土壤中的杂质去除,经过筛选的土壤经制浆装置进行制浆,制浆装置的搅拌速度为80-120r/min;S2:制浆完成后通过吸浆器浆泥浆输送至烘干装置,烘干温度为110-120℃,烘干装置底部的传送带二的传送速度为0.2-0.3m/min,烘干后的土壤直接从烘干装置后侧排放至田里;S3:烘干装置下方过滤下的废液先通过分解装置通过超声波对废水中的有机农药进行降解,再通过废液超滤装置对废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水进入水箱作为制浆装置制浆用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车体对进行移动式修复,保证土壤在原位进行修复,节省了运输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将沙土进行粉碎淋洗后,并对淋洗的废水进行再次分解和过滤进行二次利用,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做到就地修复,不需要运输成本,其次淋洗所用的水经过循环利用,能够节约水源,针对沙土地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修复成本低,适合大面积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废水轧辊与电机一的传动图。其中,1-车架、2-履带、3-动力装置、4-铲土装置、5-粉碎装置、6-筛选装置、7-制浆装置、8-废物盒、9-驾驶室、11-烘干装置、12-液收集盒、13-分解装置、14-废液超滤装置、15-水箱、41-铲子、42-气压杆、51-传送带一、52-粉碎轧辊、53-电机一、54-齿轮一、55-齿轮二、56-挡土板、61-筛网、62-曲轴机构、63-电机二、81-清理门、71-搅拌叶片、72-进水口、73-电机三、74-漏浆口、75-吸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履带(2)、动力装置(3)、铲土装置(4)、粉碎装置(5)、筛选装置(6)、制浆装置(7)、废物盒(8),所述履带(2)固定在车架(1)两侧,所述动力装置(3)固定安装在车架(1)后端,所述铲土装置(4)安装在车架(1)的前端,所述粉碎装置(5)固定在铲土装置(4)后侧,所述粉碎装置(5)的上方设有驾驶室(9),所述筛选装置(6)固定在粉碎装置(5)的下方,所述制浆装置(7)固定在筛选装置(6)的下方,所述废物盒(8)固定安装在制浆装置(7)的后侧,废物盒(8)的后侧上方固定有烘干装置(11),所述烘干装置(11)下方设有废液收集盒(12),所述废液收集盒(12)的后侧固定有分解装置(13),所述分解装置(13)的上岗固定有废液超滤装置(14),所述废液超滤装置(14)的前侧固定有水箱(15),所述水箱(15)通过管道与制浆装置(7)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履带(2)、动力装置(3)、铲土装置(4)、粉碎装置(5)、筛选装置(6)、制浆装置(7)、废物盒(8),所述履带(2)固定在车架(1)两侧,所述动力装置(3)固定安装在车架(1)后端,所述铲土装置(4)安装在车架(1)的前端,所述粉碎装置(5)固定在铲土装置(4)后侧,所述粉碎装置(5)的上方设有驾驶室(9),所述筛选装置(6)固定在粉碎装置(5)的下方,所述制浆装置(7)固定在筛选装置(6)的下方,所述废物盒(8)固定安装在制浆装置(7)的后侧,废物盒(8)的后侧上方固定有烘干装置(11),所述烘干装置(11)下方设有废液收集盒(12),所述废液收集盒(12)的后侧固定有分解装置(13),所述分解装置(13)的上岗固定有废液超滤装置(14),所述废液超滤装置(14)的前侧固定有水箱(15),所述水箱(15)通过管道与制浆装置(7)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土装置(4)包括铲子(41)、气压杆(42),所述铲子(41)的后端与所述车架(1)铰接,所述气压杆(42)的后端固定在车架(1)上,气压杆(42)的前端与铲子(41)的后侧面铰接,且铰接位置位于铲子(41)与车架(1)铰接位置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5)包括传送带一(51)、粉碎轧辊(52)、电机一(53)、挡土板(56),所述传送带一(51)斜向安装在所述铲土装置(4)的后侧上方,所述粉碎轧辊(52)有六个,六个粉碎轧辊(52)并排横向转动连接在车架(1)上,粉碎轧辊(52)的右端均设有齿轮一(54),所述齿轮一(54)相互啮合,所述电机一(53)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齿轮二(55),所述齿轮二(55)与最后侧的齿轮一(54)啮合传动,且位于传送带一(51)的后侧下方,所述挡土板(56)固定安装在粉碎轧辊(52)的后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装置(6)包括筛网(61)、曲轴机构(62)、电机二(63),所述筛网(61)前端铰接在车架(1)上,所述筛网(61)的后端与所述曲轴机构(62)铰接,所述电机二(63)与曲轴机构(62)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OP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波许凡超曹少华龙涛周艳石佳奇胡哲伟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