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62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1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本装置包括下机体以及安装在下机体顶部的上机体,所述上机体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更换机构,所述更换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上机体上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上机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安装腔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更换机构的设置,当自动感应器受到损坏时,使用者捏住捏动块将自动感应器拿出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完成后在按照上述的过程反向操作,将自动感应器重新安装到外壳上,如此即可实现方便维修的目的,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耗时短,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
本申请涉及智能机器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这就是筋肉,或称自整步电动机,它们使手、脚、长鼻子、触角等动起来,由此也可知,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感觉要素,反应要素和思考要素。在智能机器人中,智能手消机器人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传统的智能手消机器人上的自动感应器,在受到损坏时,不方便进行维修,其原因在于,自动感应装置一般是不可拆卸的固定在其设备上的,进而在感应器受到损坏时,难以将感应器拆除下来进行更换或者维修,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手消机器人不方便对感应器进行维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包括下机体以及安装在下机体顶部的上机体,所述上机体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更换机构,所述更换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上机体上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上机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安装腔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自动感应器,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表面的顶部套接有顶板,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两侧均焊接有卡块,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贯穿至外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焊接有捏动块。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导液管孔,所述外壳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顶板相适配的顶板孔,所述顶板孔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块孔。优选的,所述上机体的前侧设置有语音提醒喇叭,所述语音提醒喇叭以圆形阵列排列在上机体上。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形状为长圆形。优选的,所述上机体的左侧嵌入式安装有远程提醒感应器,所述远程提醒感应器的形状为长圆形。优选的,所述下机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卡扣,所述安装卡扣可以通过配套的安装架安装在墙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卡扣的设置,在墙壁上安装上与安装卡扣配套的部件,然后将安装卡扣对准并固定在配套的部件上,如此即可将手消机器人安装到墙壁上,方便使用者使用。优选的,所述下机体的内腔设置有指定溶液瓶,所述上机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指定溶液瓶的瓶口相适配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腔设置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插入到指定溶液瓶内,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经过导液管孔插入到的安装腔内腔。优选的,所述上机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下机体相适配的上下机体磁吸块,所述下机体底部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下机体相适配的上机体定位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下机体磁吸块和上机体定位销的配合使用,在将上机体安装到下机体上时,可以先通过上机体定位销将上机体与下机体对准,然后连接时,则会在上下机体磁吸块的吸力作用下,快速将上机体安装在下机体上,方便使用者使用。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更换机构的设置,当自动感应器受到损坏时,使用者捏住捏动块将自动感应器拿出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完成后在按照上述的过程反向操作,将自动感应器重新安装到外壳上,如此即可实现方便维修的目的,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耗时短,方便操作。2、本技术通过安装卡扣的设置,在墙壁上安装上与安装卡扣配套的部件,然后将安装卡扣对准并固定在配套的部件上,如此即可将手消机器人安装到墙壁上,方便使用者使用。3、本技术通过上下机体磁吸块和上机体定位销的配合使用,在将上机体安装到下机体上时,可以先通过上机体定位销将上机体与下机体对准,然后连接时,则会在上下机体磁吸块的吸力作用下,快速将上机体安装在下机体上,方便使用者使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和三中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更换机构立体剖面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更换机构立体图。图6是实施例一中更换机构仰视立体图。图7是实施例一中外壳立体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机体2、上机体;3、远程提醒感应器;4、语音提醒喇叭;5、安装卡扣;6、指定溶液瓶;7、上下机体磁吸块;8、上机体定位销;9、更换机构;10、螺纹套;11、导液管;91、外壳;92、安装腔;93、开口;94、底座;95、转动杆;96、自动感应器;97、弹簧;98、顶板;99、卡块;910、盖板;911、捏动块;912、导液管孔;913、顶板孔;914、卡块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结合图3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包括下机体1以及安装在下机体1顶部的上机体2,上机体2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更换机构9,更换机构9包括贯穿设置在上机体2上的外壳91,外壳9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92,上机体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开口93,安装腔92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94,底座94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转动杆95,转动杆9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自动感应器96,转动杆95的表面套设有弹簧97,弹簧97表面的顶部套接有顶板98,弹簧97的两端分别与顶板98和底座94固定连接,顶板98的两侧均焊接有卡块99,转动杆95的顶端贯穿至外壳9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盖板910,盖板910的顶部焊接有捏动块911,外壳9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导液管孔912,外壳9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顶板98相适配的顶板孔913,顶板孔91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99相适配的卡块孔914,上机体2的前侧设置有语音提醒喇叭4,语音提醒喇叭4以圆形阵列排列在上机体2上,开口93的形状为长圆形,上机体2的左侧嵌入式安装有远程提醒感应器3,远程提醒感应器3的形状为长圆形,下机体1的内腔设置有指定溶液瓶6,上机体2的底部设置有与指定溶液瓶6的瓶口相适配的螺纹套10,螺纹套10的内腔设置有导液管11,导液管11的一端插入到指定溶液瓶6内,导液管11的另一端经过导液管孔912插入到安装腔92的内腔,在实际使用时,当自动感应器96受到损坏时,使用者先将上机体2拆开,捏住捏动块911,转动九十度,捏动块911带动盖板910转动,盖板910带动顶板98转动顶板98带动卡块99转动,卡块99转动至卡块孔914的内腔,如此在弹簧97的作用下,即可将转动杆95向上弹出,转动杆95则会带动自动感应器96向上弹出,然后使用者捏住捏动块911将自动感应器96拿出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完成后在按照上述的过程反向操作,将自动感应器96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包括下机体(1)以及安装在下机体(1)顶部的上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体(2)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更换机构(9),所述更换机构(9)包括贯穿设置在上机体(2)上的外壳(91),所述外壳(9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92),所述上机体(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开口(93),所述安装腔(92)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94),所述底座(94)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转动杆(95),所述转动杆(9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自动感应器(96),所述转动杆(95)的表面套设有弹簧(97),所述弹簧(97)表面的顶部套接有顶板(98),所述弹簧(97)的两端分别与顶板(98)和底座(94)固定连接,所述顶板(98)的两侧均焊接有卡块(99),所述转动杆(95)的顶端贯穿至外壳(9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盖板(910),所述盖板(910)的顶部焊接有捏动块(9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包括下机体(1)以及安装在下机体(1)顶部的上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体(2)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更换机构(9),所述更换机构(9)包括贯穿设置在上机体(2)上的外壳(91),所述外壳(9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92),所述上机体(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开口(93),所述安装腔(92)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底座(94),所述底座(94)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转动杆(95),所述转动杆(9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自动感应器(96),所述转动杆(95)的表面套设有弹簧(97),所述弹簧(97)表面的顶部套接有顶板(98),所述弹簧(97)的两端分别与顶板(98)和底座(94)固定连接,所述顶板(98)的两侧均焊接有卡块(99),所述转动杆(95)的顶端贯穿至外壳(9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盖板(910),所述盖板(910)的顶部焊接有捏动块(9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导液管孔(912),所述外壳(9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顶板(98)相适配的顶板孔(913),所述顶板孔(91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99)相适配的卡块孔(9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消机器人自动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体(2)的前侧设置有语音提醒喇叭(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永丰刘云英邵健蒋悦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健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