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化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43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手持化妆镜,其包括壳、环形导光机构、上盖及转轴机构;底壳设置有底壳容置槽,环形导光机构设置于底壳容置槽内;环形导光机构包括一体设置的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环形导光可视部设置于环形导光条部外周;环形导光可视部开设有第一缺口,环形导光条部与第一缺口相同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缺口,底壳对应第一缺口处开设有转轴容置槽,转轴机构设置于转轴容置槽中,上盖和底壳通过转轴机构转动连接;第二缺口的两个端面处分别设置有光源,环形导光机构的下端面平行设置有PCB板,光源电连接所述PCB板。通过在环形导光机构开设缺口,且与PCB板平行设置,光源设置于缺口处,使得第一缺口处安装转轴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化妆镜
本技术涉及化妆镜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手持化妆镜。
技术介绍
目前环形导光板包括两LED灯安装位,每一所述LED灯安装位设有PCB板,且PCB板与镜面垂直设置,所述PCB板上安装有LED灯,此结构在制作超薄化和小型化化妆镜是,PCB板和灯源的安装位置严重浪费空间,直接造成手持折叠化妆镜开合转轴无处安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即具有环形光源且方便安装开合转轴的小型超薄的化妆镜,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手持化妆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环形光源手持化妆镜在小型化设计时无法转轴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持化妆镜,其包括底壳、环形导光机构、上盖及转轴机构;所述底壳设置有底壳容置槽,所述环形导光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壳容置槽内;所述环形导光机构包括一体设置的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光条部外周;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环形导光条部与第一缺口相同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底壳对应所述第一缺口处开设有转轴容置槽,所述转轴机构设置于所述转轴容置槽中,所述上盖和底壳通过所述转轴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缺口的两个端面处分别设置有光源,所述环形导光机构的下端面平行设置有PCB板,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PCB板。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的上端面设置为阶梯状端面;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的下端面设置为平齐端面。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横截面大小固定不变;所述环形导光条部的横截面靠近所述第二缺口处两端面的面积最大。进一步的,所述PCB板延伸至所述第二缺口处,且所述光源包括第一侧光源和第二侧光源,所述第一侧光源和第二侧光源焊接于所述PCB板朝向环形导光机构的端面上,且所述第一侧光源和第二侧光源发光面相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在所述第一缺口处的端面与所述环形导光条部在所述第二缺口处的端面连通,且两个端面之间设置有夹角,所述夹角非平角。进一步的,所述转轴机构包括两组呈一字型对称设置的定子轴和转子;所述定子轴的一端沿垂直所述定子轴延伸方向设置有内螺纹固定端,两个定子轴的内螺纹固定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转轴容置槽的两端;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定子轴上,且可相对所述定子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转子包括呈秤钩形的转子圆管和固定齿;所述上盖对应所述转轴容置槽处垂直延伸有转轴固定部;所述转轴固定部开设有对应所述转轴机构的转轴固定孔,所述转轴机构固定于所述转轴固定孔中。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化妆镜还包括主镜和环形匀光机构,所述环形匀光机构设置于所述环形导光机构的上端面上;所述环形匀光机构内周凹设有主镜固定环台,所述主镜固定于所述主镜固定环台上,且所述主镜上端面和环形匀光机构外周上端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化妆镜还包括副镜,所述副镜固定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底壳的端面内;所述上盖和底壳背离所述底壳的端面上开设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化妆镜还包括电池、开关和充电端口,所述电池、开关和充电端口都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电池固定于底壳容置槽中,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底壳背离所述上盖的端面上,所述充电端口开设于所述底壳的侧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手持化妆镜,其包括壳、环形导光机构、上盖及转轴机构;所述底壳设置有底壳容置槽,所述环形导光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壳容置槽内;所述环形导光机构包括一体设置的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光条部外周;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环形导光条部与第一缺口相同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底壳对应所述第一缺口处开设有转轴容置槽,所述转轴机构设置于所述转轴容置槽中,所述上盖和底壳通过所述转轴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缺口的两个端面处分别设置有光源,所述环形导光机构的下端面平行设置有PCB板,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PCB板。可以理解,所述环形导光板容置于所述底壳中,所述转轴机构部分容置于所述底壳中;通过将所述环形导光机构包括一体设置的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且控制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光条部外周,且在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上开设缺口,同时将所述PCB板与所述环形导光机构平行设置,所述并将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设置于所述环形导光条部的缺口处,有效避免了PCB板干扰和占用所述环形导光机构缺口空间,进而使得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处的缺口处对应安装所述转轴机构,进而既实现了手持化妆镜的环形光源设置,又能保障所述手持化妆镜中预留空间安装所述转轴机构,提升所述手持化妆镜的空间利用率,为实现环形光源可翻转手持化妆镜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所提供的一种手持化妆镜的打开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提供的手持化妆镜的部分结构配合关系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提供的手持化妆镜的环形导光机构、PCB板、转轴机构和光源之间配合关系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提供的手持化妆镜的转轴机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提供的手持化妆镜的转轴机构的转子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提供的手持化妆镜的转轴机构的定子轴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提供的手持化妆镜的爆炸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图9中B部放大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提供的手持化妆镜的环形匀光机构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提供的手持化妆镜的部分结构配合关系立体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中提供的手持化妆镜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手持化妆镜;11、底壳;12、环形导光机构;13、上盖;14、转轴机构;15、光源;16、PCB板;17、主镜;18、环形匀光机构;111、底壳容置槽;112、转轴容置槽;121、环形导光可视部;122、环形导光条部;123、第一缺口;124、第二缺口;125、上端面;126、下端面;131、转轴固定部;132、转轴固定孔;133、限位槽;141、定子轴;142、转子;143、内螺纹固定端;144、转子圆管;145、固定齿;151、第一侧光源;152、第二侧光源;181、第三缺口;182、主镜固定环台;191、副镜;192、防滑纹;193、电池;194、开关;195、充电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目前环形导光板包括两LED灯安装位,每一所述LED灯安装位设有PCB板,且PCB板与导光板端面垂直设置,所述PCB板上安装有LED灯,此结构在制作超薄化和小型化化妆镜是,PCB板和灯源的安装位置严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化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环形导光机构、上盖及转轴机构;所述底壳设置有底壳容置槽,所述环形导光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壳容置槽内;所述环形导光机构包括一体设置的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光条部外周;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环形导光条部与第一缺口相同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底壳对应所述第一缺口处开设有转轴容置槽,所述转轴机构设置于所述转轴容置槽中,所述上盖和底壳通过所述转轴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缺口的两个端面处分别设置有光源,所述环形导光机构的下端面平行设置有PCB板,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PCB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化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环形导光机构、上盖及转轴机构;所述底壳设置有底壳容置槽,所述环形导光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壳容置槽内;所述环形导光机构包括一体设置的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光条部外周;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环形导光条部与第一缺口相同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底壳对应所述第一缺口处开设有转轴容置槽,所述转轴机构设置于所述转轴容置槽中,所述上盖和底壳通过所述转轴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缺口的两个端面处分别设置有光源,所述环形导光机构的下端面平行设置有PCB板,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PCB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化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的上端面设置为阶梯状端面;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和环形导光条部的下端面设置为平齐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化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横截面大小固定不变;所述环形导光条部的横截面靠近所述第二缺口处两端面的面积最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化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延伸至所述第二缺口处,且所述光源包括第一侧光源和第二侧光源,所述第一侧光源和第二侧光源焊接于所述PCB板朝向环形导光机构的端面上,且所述第一侧光源和第二侧光源发光面相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化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光可视部在所述第一缺口处的端面与所述环形导光条部在所述第二缺口处的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强乐建强姜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科创新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