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38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缺陷。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包括鞋底,在鞋底上连接有鞋面,在鞋底相对脚跟以及脚掌的位置设有沿着鞋底宽度方向设置的V形通槽,在每个V形通槽中分别设有V形块,在每块V形块的轴向分别设有V形通孔,本鞋套还包括下穿入带和上提拉带,下穿入带依次贯穿两个V形通孔,下穿入带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一起并且下穿入带在鞋底的两长侧边分别形成倒V形裸露部,上提拉带依次穿入下穿入带的倒V形裸露部,上提拉带的两端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一起并且上提拉带形成环形带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可以确保鞋重心的可控性,设计更加合理,并且便于实际穿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
本技术属于偏瘫患者脚恢复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
技术介绍
偏瘫患者其在治疗之后需要进行恢复训练。例如,脚部的恢复训练,以往的恢复训练采用在鞋面上连接一根提拉带,患者穿入鞋套之后,提拉所述提拉带并进行恢复训练。提拉带采用缝制线等等方式实现连接。上述的这种方式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训练使用要求,但是,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单根提拉带方式其对于患者脚部的重心难以把控,导致训练使用时脚重心偏前或偏后,平衡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包括鞋底,在鞋底上连接有鞋面,在鞋底相对脚跟以及脚掌的位置设有沿着鞋底宽度方向设置的V形通槽,在每个V形通槽中分别设有V形块,在每块V形块的轴向分别设有V形通孔,本鞋套还包括下穿入带和上提拉带,下穿入带依次贯穿两个V形通孔,下穿入带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一起并且下穿入带在鞋底的两长侧边分别形成倒V形裸露部,上提拉带依次穿入下穿入带的倒V形裸露部,上提拉带的两端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一起并且上提拉带形成环形带体。在上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中,两个V形通槽呈对称设置。在上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中,所述V形块通过粘胶固定在V形通槽中。在上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中,所述V形块的两端端面和鞋底的两长侧边齐平。在上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中,所述下穿入带的材质为弹力带。在上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将下穿入带两端连接在一起的缝制线。在上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中,所述上提拉带材质为橡胶带。在上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中,所述锁扣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上提拉带两端的穿孔,上提拉带的两端端部一一穿入穿孔并形成套在倒V形裸露部上的套圈,在上提拉带的其中一端设有锁扣孔,在上提拉带的另外一端设有插入所述锁扣孔的锁扣。在上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中,所述鞋面靠近脚后跟的一侧设有拉链。在上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中,所述鞋底底面设有防滑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的优点在于:利用V形块、下穿入带形成的两个倒V形裸露部,协同上提拉带的方式,其可以确保鞋重心的可控性,设计更加合理,并且便于实际穿戴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上提拉带结构示意图。图中,鞋底1、V形通槽10、鞋面2、拉链20、V形块3、V形通孔30、下穿入带4、缝制线40、上提拉带5、穿孔50、锁扣孔51、锁扣5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包括鞋底1,在鞋底1上连接有鞋面2,鞋底1和鞋面2通过粘胶实现连接。在鞋面2靠近脚后跟的一侧设有拉链20。拉链20拉开,以便于脚或者患者穿的鞋进入。其次,在鞋底1底面设有防滑纹。防滑纹为凸起纹路,以提高摩擦力。在鞋底1相对脚跟以及脚掌的位置设有沿着鞋底1宽度方向设置的V形通槽10,在每个V形通槽10中分别设有V形块3,V形块3的材质为工程塑料,以确保使用强度,同时,还确保轻盈性。V形通槽10和V形块3的配合,其可以防止V形块3位移,确保结构固定稳定性。在每块V形块3的轴向分别设有V形通孔30,V形通孔30为扁平孔,本鞋套还包括下穿入带4和上提拉带5,下穿入带4的材质为弹力带。上提拉带5材质为橡胶带。下穿入带4依次贯穿两个V形通孔30,下穿入带4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一起并且下穿入带4在鞋底1的两长侧边分别形成倒V形裸露部,上提拉带5依次穿入下穿入带4的倒V形裸露部,上提拉带5的两端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一起并且上提拉带5形成环形带体。使用时,患者的脚进入本鞋套中,患者提起上提拉带5,需要移动时,患者施力从而提起鞋套并带动脚移动,达到训练的目的。优选地,两个V形通槽10呈对称设置。例如,V形通槽10的V形口朝向朝内。优选地,所述V形块3通过粘胶固定在V形通槽10中。粘胶为常用的鞋胶。其次,V形块3的两端端面和鞋底1的两长侧边齐平。齐平可以避免由于凸出导致干涉问题。优选地,连接结构包括将下穿入带4两端连接在一起的缝制线40。缝制线40为齿形状缝制线。优选地,锁扣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上提拉带5两端的穿孔50,上提拉带5的两端端部一一穿入穿孔50并形成套在倒V形裸露部上的套圈,在上提拉带5的其中一端设有锁扣孔51,在上提拉带5的另外一端设有插入所述锁扣孔51的锁扣52。锁扣52其由于是橡胶材质,其可以进行形变,形变后其可以进入锁孔,然后再达到锁紧的目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结构在于:V形通槽的V形口朝向相反。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包括鞋底(1),在鞋底(1)上连接有鞋面(2),其特征在于,在鞋底(1)相对脚跟以及脚掌的位置设有沿着鞋底(1)宽度方向设置的V形通槽(10),在每个V形通槽(10)中分别设有V形块(3),在每块V形块(3)的轴向分别设有V形通孔(30),本鞋套还包括下穿入带(4)和上提拉带(5),下穿入带(4)依次贯穿两个V形通孔(30),下穿入带(4)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一起并且下穿入带(4)在鞋底(1)的两长侧边分别形成倒V形裸露部,上提拉带(5)依次穿入下穿入带(4)的倒V形裸露部,上提拉带(5)的两端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一起并且上提拉带(5)形成环形带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包括鞋底(1),在鞋底(1)上连接有鞋面(2),其特征在于,在鞋底(1)相对脚跟以及脚掌的位置设有沿着鞋底(1)宽度方向设置的V形通槽(10),在每个V形通槽(10)中分别设有V形块(3),在每块V形块(3)的轴向分别设有V形通孔(30),本鞋套还包括下穿入带(4)和上提拉带(5),下穿入带(4)依次贯穿两个V形通孔(30),下穿入带(4)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一起并且下穿入带(4)在鞋底(1)的两长侧边分别形成倒V形裸露部,上提拉带(5)依次穿入下穿入带(4)的倒V形裸露部,上提拉带(5)的两端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一起并且上提拉带(5)形成环形带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其特征在于,两个V形通槽(10)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块(3)通过粘胶固定在V形通槽(10)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训练助力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块(3)的两端端面和鞋底(1)的两长侧边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凉萍怀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