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护理按摩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例如申请号:CN202010841053.1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解决了目前的按摩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按摩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壳体,壳体上固接有内齿圈,内齿圈内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内齿圈之间啮合有勒洛三角齿轮,第一齿轮固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固接有定位架和导向杆,每个勒洛三角齿轮的中心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导向杆为滑动连接,每个滑块上都铰接有L型支架,L型支架的两端都镶嵌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和升降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1)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3)固定连接在支撑机构(1)前端位置;所述升降机构(3)前端位置与转向机构(4)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机构(4)前端与固定机构(5)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机构(4)包括有内杆(401)和外杆(402),外杆(402)前端位置设有万向节,且外杆(402)后端开设有滑槽,内杆(401)前端滑动连接在外杆(402)滑槽内;所述固定机构(5)前端与按摩机构(6)上端位置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和升降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1)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3)固定连接在支撑机构(1)前端位置;所述升降机构(3)前端位置与转向机构(4)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机构(4)前端与固定机构(5)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机构(4)包括有内杆(401)和外杆(402),外杆(402)前端位置设有万向节,且外杆(402)后端开设有滑槽,内杆(401)前端滑动连接在外杆(402)滑槽内;所述固定机构(5)前端与按摩机构(6)上端位置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有底座(101)、支撑架(102)和滑块(103),底座(101)顶端面与支撑架(102)底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架(102)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滑块(103)滑动连接在支撑架(102)滑槽内,滑块(103)顶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滑块(103)前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延伸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有调节杆(201)和手轮(202),调节杆(201)杆体设有螺纹,调节杆(201)顶端面与手轮(202)底端面固定连接,调节机构(2)安装状态下,调节杆(201)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02)内部中间位置,且调节杆(201)杆体位于滑块(103)螺纹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有升降架(301)和滑动块(302),升降架(301)前端上方位置开设有通孔,且升降架(301)前端两侧设有限位板,且每处限位板前端位置均设有滑槽,滑动块(302)后端设有滑杆,且滑杆后端设有弹簧,滑动块(302)前端位置设有横向杆,滑动块(302)滑杆位于升降架(301)通孔内,滑动块(302)横向杆两侧位于两处限位板滑槽内,升降机构(3)安装状态下,升降架(301)底端面固定连接在滑块(103)延伸板顶端面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401)后端设有万向节,转向机构(4)安装状态下,内杆(401)万向节后端位置与滑动块(302)前端中间位置固定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