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式升降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35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床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剪式升降床,包括床头升降结构、床尾升降结构、背部升降结构和腿部升降结构,还包括床身支架、床底架、床头护栏以及床尾护栏,所述床身支架和床底架均为框型结构,包括两条从床头至床尾平行设置的纵梁,以及连接纵梁的床头横梁和床尾横梁,所述床头升降结构和床尾升降结构可升降的连接在床身支架和床底架之间;上述剪式升降床能够实现床体整体升降、心脏椅位、半卧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等所有五项医疗功能体位;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升降结构直接采用H型管材,结构更加稳定,升降过程更加平稳迅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式升降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床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剪式升降床。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医疗床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根据不同治疗和护理需要,对于功能实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的医疗床,也提供了可以调整靠背和腿部升降的医疗床,但功能相对单一,结构复杂,升降过程缓慢,无法满足日趋人性化的医疗手段的实现。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治疗功能的升降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剪式升降床,包括床身支架、床底架、床头护栏以及床尾护栏,所述床身支架和床底架均为框型结构,包括两条从床头至床尾平行设置的纵梁,以及连接纵梁的床头横梁和床尾横梁,所述床身支架和床底架之间可升降连接有床头升降结构和床尾升降结构;其中,床头升降结构用于控制对床头一侧床身的升降,床尾升降结构用于控制对床尾一侧床身的升降,二者结合,能够实现床身的前倾、后倾、整体升降等基本功能。所述床头升降结构设置在床头一侧,包括滑道、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电机以及第一伸缩杆;所述滑道固定在床底架纵梁内侧,所述第一框架顶部轴接在床身支架纵梁内侧,底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内,所述第二框架顶部铰接在所述第一框架中部,底部铰接在床底架的床头横梁上,所述第一电机一端铰接在床身支架的床头横梁上,另一端驱动连接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框架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床尾升降结构设置在床尾一侧,包括第一H型支架、第二H型支架、第二电机以及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H型支架和第二H型支架均包括两个竖杆和靠近竖杆顶部并连接两个竖杆的横杆,所述第二H型支架顶部轴接在床身支架纵梁内侧,底部与所述第一H型支架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H型支架的底部铰接在床底架的床尾横梁上,所述第二电机一端铰接在床身支架的床尾横梁上,另一端驱动连接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H型支架的横杆中间位置。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剪式升降床,能够实现床体整体升降、前倾、后倾;相对于以往具有升降功能的医疗床来说,本专利技术产品直接采用H型管材升降结构,结构更加稳定,升降过程更加平稳,升降更迅速,同时也增大了床身支架和床底架之间的空间,能给适用于C型臂的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与床身支架的床头横梁之间还设有第一铰接支座,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框架之间还设有第二铰接支座,所述第二框架与床底架的床头横梁之间还设有第三铰接支座;所述第二电机与床身支架的床尾横梁之间还设有第四铰接支座,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第二H型支架之间还设有第五铰接支座,所述第一H型支架与床底架的床尾横梁之间还设有第六铰接支座。在前述技术方案中,各部件之间存在铰接的连接关系时,优选的,在二者之间增加铰接支座,使安装更加便利,并且整体结构的位置关系更加容易掌握。进一步的,所述床身支架中部设置有中部横梁,所述中部横梁底部连接有背部升降结构,所述背部升降结构包括固定支臂、背部升降支臂、第三电机、第三伸缩杆、背部轴接杆,所述固定支臂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床身支架的两个纵梁上,所述背部轴接杆横向连接在两个固定支臂之间,所述背部升降支臂包括平面支撑部、弯曲部和向下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铰接在第三伸缩杆末端,所述弯曲部轴接在背部轴接杆中部,所述第三电机铰接在中部横梁底部,并驱动连接第三伸缩杆。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臂开设有滑槽,所述背部轴接杆两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横梁底部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电机支座,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电机支座铰接。上述背部升降结构采用背部床板升降时可自动回退的设计,相对于以往的背部回退结构,本产品采用滑块及转轴式结构,背板上升过程中背部回退更加平稳,病患在使用背板抬升功能时更加舒适。使用CPR(心肺复苏术)时,背板下降更加迅速,为病人抢救病患争取更多宝贵时间,背板抬升时,自动向床头回退达11cm。这样,床面在骨盆区自动延展11cm以上,能大大减小患者骶尾部受到的压力和剪切力。进一步的,所述床身支架的一侧纵梁下连接有腿部升降结构,所述腿部升降结构包括腿部升降支臂、腿部轴接杆、连接支臂、第四电机和第四伸缩杆,腿部轴接杆横向轴接在床身支架的两个纵梁上,所述腿部升降支臂为两个,平行间隔固定在所述腿部轴接杆上,所述连接支臂一端固定在腿部轴接杆上,另一端与第四伸缩杆末端铰接,所述第四电机铰接在床身支架一侧的纵梁底部,并驱动连接第四伸缩杆。上述腿部升降机构,通过电机和连接结构的配合,能够驱动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实现升降操作,进而通过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的升降辅助患者进行腿部抬起,省去了在腿部下方垫物品的麻烦,解决了患者背部抬升时,腿部及髋部处产生压力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为步进电机。进一步的,上述剪式升降床还包括电机控制盒,所述电机控制盒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床底架底部边缘的脚轮。进一步的,所述床头和/或床尾一侧的脚轮上设有锁止踏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剪式升降床,床头升降结构、床尾升降结构、背部升降结构和腿部升降结构,四个主要功能模块的结合,能够实现床体整体升降、心脏椅位、半卧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反特伦德伦伯格卧位等所有五项医疗功能体位;同时,采用剪式的升降设计,充分利用了床身支架和床底架之间的空间,相对于以往具有升降功能的医疗床来说,可直接采用H型管材升降结构,结构更加稳定,升降过程更加平稳,升降更迅速,因此,无论从功能实现上来说,还是结构稳定性上来说,都产生了突出的实质性效果,具有很大的进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床头升降结构和床尾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床头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床尾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升降效果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前倾效果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后倾效果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背部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腿部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床身支架,2-床底架,3-床头升降结构,4-床尾升降结构,5-背部升降结构,6-腿部升降结构,31-滑道,32-第一框架,33-第二框架,34-第一电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式升降床,包括床身支架(1)、床底架(2)、床头护栏以及床尾护栏,所述床身支架(1)和床底架(2)均为框型结构,包括两条从床头至床尾平行设置的纵梁,以及连接纵梁的床头横梁和床尾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支架(1)和床底架(2)之间可升降连接有床头升降结构(3)和床尾升降结构(4),其中:/n所述床头升降结构(3)设置在床头一侧,包括滑道(31)、第一框架(32)、第二框架(33)、第一电机(34)以及第一伸缩杆(35);所述滑道(31)固定在床底架(2)纵梁内侧,所述第一框架(32)顶部轴接在床身支架(1)纵梁内侧,底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31)内,所述第二框架(33)顶部铰接在所述第一框架(32)中部,底部铰接在床底架(2)的床头横梁上,所述第一电机(34)一端铰接在床身支架(1)的床头横梁上,另一端驱动连接第一伸缩杆(35),所述第一伸缩杆(35)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框架(33)顶部中间位置;/n所述床尾升降结构(4)设置在床尾一侧,包括第一H型支架(41)、第二H型支架(42)、第二电机(44)以及第二伸缩杆(45);所述第一H型支架(41)和第二H型支架(42)均包括两个竖杆和靠近竖杆顶部并连接两个竖杆的横杆,所述第二H型支架(42)顶部轴接在床身支架(1)纵梁内侧,底部与所述第一H型支架(41)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H型支架(41)的底部铰接在床底架(2)的床尾横梁上,所述第二电机(44)一端铰接在床身支架(1)的床尾横梁上,另一端驱动连接第二伸缩杆(45),所述第二伸缩杆(45)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H型支架(41)的横杆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式升降床,包括床身支架(1)、床底架(2)、床头护栏以及床尾护栏,所述床身支架(1)和床底架(2)均为框型结构,包括两条从床头至床尾平行设置的纵梁,以及连接纵梁的床头横梁和床尾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支架(1)和床底架(2)之间可升降连接有床头升降结构(3)和床尾升降结构(4),其中:
所述床头升降结构(3)设置在床头一侧,包括滑道(31)、第一框架(32)、第二框架(33)、第一电机(34)以及第一伸缩杆(35);所述滑道(31)固定在床底架(2)纵梁内侧,所述第一框架(32)顶部轴接在床身支架(1)纵梁内侧,底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31)内,所述第二框架(33)顶部铰接在所述第一框架(32)中部,底部铰接在床底架(2)的床头横梁上,所述第一电机(34)一端铰接在床身支架(1)的床头横梁上,另一端驱动连接第一伸缩杆(35),所述第一伸缩杆(35)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框架(33)顶部中间位置;
所述床尾升降结构(4)设置在床尾一侧,包括第一H型支架(41)、第二H型支架(42)、第二电机(44)以及第二伸缩杆(45);所述第一H型支架(41)和第二H型支架(42)均包括两个竖杆和靠近竖杆顶部并连接两个竖杆的横杆,所述第二H型支架(42)顶部轴接在床身支架(1)纵梁内侧,底部与所述第一H型支架(41)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H型支架(41)的底部铰接在床底架(2)的床尾横梁上,所述第二电机(44)一端铰接在床身支架(1)的床尾横梁上,另一端驱动连接第二伸缩杆(45),所述第二伸缩杆(45)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H型支架(41)的横杆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式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34)与床身支架(1)的床头横梁之间还设有第一铰接支座(36),所述第一伸缩杆(35)与第二框架(33)之间还设有第二铰接支座(37),所述第二框架(33)与床底架(2)的床头横梁之间还设有第三铰接支座(38);所述第二电机(44)与床身支架(1)的床尾横梁之间还设有第四铰接支座(43),所述第二伸缩杆(45)与第二H型支架(42)之间还设有第五铰接支座(46),所述第一H型支架(41)与床底架(2)的床尾横梁之间还设有第六铰接支座(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式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支架(1)中部设置有中部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百川林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