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29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计算机主机,该计算机主机包括一至少具有间隔且相邻的功能接口元件开口及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开口的机箱以及一对应固定在该机箱内部的主板,该主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装设功能接口元件的接口,该第二表面对应该接口的区域设有输入输出接口元件,该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对应该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开口及该接口装设的功能接口元件对应该功能接口元件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主机板空间利用率,并增强机箱的强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计算机主机,特别是关于一种改变输入输出接口模块装设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及机箱强度的计算机主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各种计算机、服务器等电子装置的组装越来越精密,不论硬件的设计、制造或组装,都必须向优化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等目标不断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计算机硬件结构中的任何一项改良,只要有助于简化结构、便于组装或降低制造成本等,对于计算机硬件业者都是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如图1所示,常用的计算机主机1应用在台式计算机或服务器系统中,其至少包括一主板10及一固定该主板10的机箱12。上述主板10是一印刷电路板(PCB),布设有所需的导电线路,为提高该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该主板10的正面具有可整合装设中央处理单元(CPU)、硬盘、内存、扩展接口及输入输出(I/O)接口等电子元件的接口区域,其中,该输入输出(I/O)接口100多半装设在该主板10的边缘且临近该内存接口区域110。该机箱12由一面板、一背板、两个侧板、一顶板及一底板组成,其中,在两个侧板中的一个侧板固设该主板10,该背板120开设有对应该主板10输入输出接口100的输入输出接口开口122,并具有对应固设在该背板120的风扇及电源导风开口124及电源插口126。该输入输出接口开口122与导风开口124及电源插口126并排设在该机箱12的同一方向上。但是,上述常用计算机主机1具有以下缺点,首先,该主板10保持一定间距固设在该机箱12的一侧板上,各电子元件单侧装设在该主板10的正面,因此,该主板10与机箱12之间存在一预留空间,相应地,机箱12背板120的对应位置也留有一空闲区域,这对增设元件越来越多、机箱12日益微型化的趋势,无疑是一种浪费。另外,该输入输出接口开口122与导风开口124及电源插口126并设在该机箱12的同一方向上,该机箱12在此方向上的空间分布不均,由于开口过多,造成连接部分的强度减少,使得机箱12在此处的强度比较薄弱,容易因振动或冲击等作用导致固设在该机箱12上的风扇元件发生脱落,影响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再者,该输入输出(I/O)接口邻设在该内存接口区域,遮挡内存的部分散热风道,影响该内存的散热效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可改善机箱受力分布状况、提高机箱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该计算机主机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可改善发热元件散热效果,以提高产品质量,解决现有技术缺点的计算机主机,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空间利用率的计算机主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机箱强度的计算机主机。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散热功效的计算机主机。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的计算机主机。为实现上述目及其它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该计算机主机至少包括一机箱,一侧面至少具有间隔且相邻的功能接口元件开口及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开口;以及一主板,对应固定在该机箱内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装设功能接口元件的连接端口,该第二表面对应该连接端口的区域设有输入输出接口元件,该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对应该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开口、该连接端口装设的功能接口元件对应该功能接口元件开口,以提高该主板的空间利用率,并使机箱的各开口均匀排列,从而增强该机箱强度。上述该主板的第一表面还可包括装设电子元件的多个连接端口,其中,该电子元件是中央处理单元、硬盘、内存或显示连接端接口等。上述该机箱具有一固设该主板的安装面,该功能接口元件开口及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开口相互上下间隔相邻,并可在该主板以第二表面正对方式固设在该安装面后,该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置于该主板与安装面形成的空间中。该功能接口元件至少是一扩展适配卡。该机箱还可至少具有一散热开口,该散热开口形成于该功能接口元件开口侧边。该机箱还可至少具有一电源插口,该电源插口形成于该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开口侧边。本技术的计算机主机利用主板固设在机箱形成的空间,将现有技术中装设在主板第一表面的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装设在该主板正对且临近机箱的第二表面处,相应地,该机箱一侧面开设有对应该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的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主板电子元件装设的自由度,并借该元件及其对应开口的设置,可确保该机箱的结构强度,避免现有技术中因机箱侧面开设开口或通孔过多导致强度不足、抗振动及冲击性能欠佳的缺点。另外,本技术可使现有技术中邻设在该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的内存等发热元件获得更大的对流及散热空间,可提高计算机系统散热效果以及系统性能。因此,本技术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相对提高产业利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计算机主机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技术计算机主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须注意的是,本技术的计算机主机应用在整压电子元件管脚,附图均为简化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基本结构,因此,在该附图中显示的电子元件并不以实际实施时的数目、形状、尺寸比例等加以绘制,实际实施时的规格尺寸是一种选择性设计。图2是本技术计算机主机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计算机主机2可应用在台式计算机、服务器或工业计算机中,形成台式计算机主机、服务器主机或工业计算机主机,该计算机主机2包括一主板20以及一收置且固设该主板20的机箱22。该主板20具有一第一表面200及一相对该第一表面200的第二表面210,其中,该第一表面200至少包括一装设功能接口元件(例如PCI卡等各式扩展适配卡)的连接端口202,该第二表面210对应第一表面200装设接口元件的区域装设有一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204。在本实施例中,该主板20是多层印刷电路板(PCB),其本身布设有可实现多种功能的电路图。该接口元件是各式扩展适配卡。该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204包括PS2接口、USB接口、IEEE 1394接口、音频I/O接口或DVI接口等。同时,为提高该计算机主机的处理性能,该第一表面200的其它区域还可包括装设内存等其它电子元件的口206,但并不以此为限,其它电子元件也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硬盘或显示连接端口。该机箱22收置且固设该主板20,为该主板20提供一正常运行和数据处理的硬件环境,它可由一面板、一背板、两个侧板、一顶板或一底板组成,在本实施例中,该背板220至少开设一对应显露该主板20第二表面210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204的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开口222,以及一对应显露该装设于主板20第一表面200的功能接口元件开口224,其中,该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开口222与该功能接口元件开口224并设在该背板220下半区域。因风扇散热模块及电源供应器(未标出)也装设在该背板220,因此,该背板220还可至少开设一供装设的散热模块进行散热的散热开口226,以及至少一可接置在电源供应器的电源插口228,其中,该散热开口226与该电源插口228设在该背板220上半区域。由于各该开口是均匀地开设在该机箱背板220上,避免该背板220上的开口过于集中,防止背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主机,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主机至少包括:    一机箱,一侧面至少具有间隔且相邻的功能接口元件开口及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开口;以及    一主板,对应固定在该机箱内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装设功能接口元件的连接端口,该第二表面对应该连接端口的区域设有输入输出接口元件,该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对应该输入输出接口元件开口、该连接端口装设的功能接口元件对应该功能接口元件开口,以此提高该主板的空间利用率,并使机箱的各开口均匀排列,从而增强该机箱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军郑再魁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