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铭琦专利>正文

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25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包括盖板,盖板下端面中间设有向下延伸的柱体,柱体下端设有安装诱芯的安装结构,盖板下端面在所述柱体的周边还设有向下延伸一圈封闭的围板,围板一部分内侧壁设有与瓶体瓶口相连接配合的配合结构,盖板下端面、围板内侧壁及柱体外侧面围成的空间内设有防止瓶体瓶口上端面与盖板下端面相接触的限位结构,围板另一部分内侧壁与瓶体瓶口外侧面之间及盖板下端面与瓶体瓶口上端面之间形成让昆虫进入瓶体内的进虫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且能较好防止诱捕后昆虫的逃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昆虫治理设备制造
,尤其是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现今,采用昆虫性信息素配合昆虫诱捕器捕杀害虫,是农作物种植生产过程中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式。因此市面上已出现各种昆虫诱捕器。如2020年01月14日就公开一项专利号为ZL201920792900.2、名称为“昆虫诱捕器”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包括桶体、以及盖设在所述桶体一侧的顶盖;所述桶体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收集昆虫瓶体的连接口和安装顶盖的安装口,在所述桶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连接口和安装口分隔,所述桶体在隔板靠近安装口的一侧形成诱捕腔室,所述桶体在隔板靠近连接口的一侧形成收集腔室,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接诱捕腔室和收集腔室的收集口;所述桶体侧壁上开设有与诱捕腔室连通的诱捕入口。这种昆虫诱捕器由于诱捕入口直接设置在桶体的侧壁上,光线容易进入诱捕通道,害虫诱捕后较容易从诱捕入口返回逃逸,降低了诱捕效率和捕杀效果。同时由于桶体内结构比较复杂,注塑难度较大,制作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且能较好防止诱捕后昆虫的逃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包括盖板,盖板下端面中间设有向下延伸的柱体,柱体下端设有安装诱芯的安装结构,盖板下端面在所述柱体的周边还设有向下延伸一圈封闭的围板,围板一部分内侧壁设有与瓶体瓶口相连接配合的配合结构,盖板下端面、围板内侧壁及柱体外侧面围成的空间内设有防止瓶体瓶口上端面与盖板下端面相接触的限位结构,围板另一部分内侧壁与瓶体瓶口外侧面之间及盖板下端面与瓶体瓶口上端面形成让昆虫进入瓶体内的进虫通道。优选所述安装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柱体下端面的凹孔。进一步优选所述凹孔为圆柱形凹孔。优选所述配合结构为设置在围板一部分内侧壁上的内螺纹,所述瓶体的瓶口设有外螺纹,瓶口的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旋接。优选所述限位结构为盖板下端面向下延伸的多个限位板,限位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瓶体瓶口上端面相接触以防止瓶体瓶口上端面与盖板下端面相接触。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连接围板内侧壁,每个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柱体外侧面。这样每个所述限位板还能形成加强筋,利于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优选所述盖板为伞形状。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上端中间向上延伸有吊耳,吊耳上设有悬挂孔。以便于悬挂使用。优选所述围板由三个第一弧形板和三个第二弧形板连接围成,每两个第一弧形板由一个第二弧形板相间隔,三个第一弧形板内侧壁形成圆柱面,三个第一弧形板内侧壁上均设有内螺纹,每个第二弧形板内侧壁与所述瓶体瓶口外侧面之间形成一个所述进虫通道的一部分。优选三个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尺寸相同,三个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尺寸相同。。本技术由于通过围板一部分内侧壁与瓶体瓶口相连接,围板另一部分内侧壁与瓶体瓶口外侧面之间及盖板下端面与瓶体瓶口上端面之间形成让昆虫进入瓶体内的进虫通道。这样整体结构就非常简单,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也较低。另一方面,因围板另一部分内侧壁与瓶体瓶口外侧面之间构成进虫通道一部分,昆虫被引诱进入瓶体内后,由于受围板阻挡光线,昆虫不容易从进虫通道返回,也能较好防止诱捕后昆虫的逃逸,提升捕杀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仰视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仰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与瓶体相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整体通过注塑制成,包括盖板1,盖板1下端面中间设有向下延伸的柱体2,柱体2为圆柱体,柱体2下端设有安装诱芯20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柱体2下端面的凹孔21,凹孔21为圆柱形凹孔,圆柱形诱芯20上部插接在凹孔21上。盖板1下端面在所述柱体2的周边还设有向下延伸一圈封闭的围板3,围板3一部分内侧壁设有与瓶体瓶口相连接配合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为设置在围板3一部分内侧壁上的内螺纹30,所述瓶体10的瓶口设有外螺纹,瓶口的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30相旋接。该配合结构也可采用卡接方式相连接。盖板1下端面、围板3内侧壁及柱体2外侧面围成的空间内设有防止瓶体10瓶口上端面与盖板1下端面相接触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为盖板1下端面向下延伸的三个限位板4,限位板4的下端面与所述瓶体10瓶口上端面相接触以防止瓶体10瓶口上端面与盖板1下端面相接触。每个所述限位板4的一侧连接围板3内侧壁,每个所述限位板4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柱体2外侧面。围板3另一部分内侧壁与瓶体10瓶口外侧面之间及盖板1下端面与瓶体10瓶口上端面之间形成让昆虫进入瓶体10内的进虫通道40。所述盖板1为伞形状。所述盖板1的上端中间向上延伸有吊耳5,吊耳5上设有悬挂孔51。所述围板3由三个第一弧形板31和三个第二弧形板32连接围成,每两个第一弧形板31由一个第二弧形板32相间隔,三个第一弧形板31内侧壁形成圆柱面,三个第一弧形板31内侧壁均设有内螺纹30,每个第二弧形板32内侧壁与所述瓶体10瓶口外侧面之间形成一个所述进虫通道40的一部分。三个所述第一弧形板31的尺寸相同,三个所述第二弧形板32的尺寸相同。本实施例使用时,如附图6所示,把昆虫性信息素诱芯20的上部插接在凹孔21上,然后把废弃的带有螺口的矿泉水瓶或其它塑料瓶旋接在围板3一部分内侧壁的内螺纹30上,利用吊耳5上的悬挂孔51悬挂于农地或林间,诱芯20散发出的性信息素就会诱捕昆虫从所述进虫通道40进入瓶体10内,然后被困死在瓶体10内。尽管结合优选实施例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包括盖板,其特征在于:盖板下端面中间设有向下延伸的柱体,柱体下端设有安装诱芯的安装结构,盖板下端面在所述柱体的周边还设有向下延伸一圈封闭的围板,围板一部分内侧壁设有与瓶体瓶口相连接配合的配合结构,盖板下端面、围板内侧壁及柱体外侧面围成的空间内设有防止瓶体瓶口上端面与盖板下端面相接触的限位结构,围板另一部分内侧壁与瓶体瓶口外侧面之间及盖板下端面与瓶体瓶口上端面之间形成让昆虫进入瓶体内的进虫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包括盖板,其特征在于:盖板下端面中间设有向下延伸的柱体,柱体下端设有安装诱芯的安装结构,盖板下端面在所述柱体的周边还设有向下延伸一圈封闭的围板,围板一部分内侧壁设有与瓶体瓶口相连接配合的配合结构,盖板下端面、围板内侧壁及柱体外侧面围成的空间内设有防止瓶体瓶口上端面与盖板下端面相接触的限位结构,围板另一部分内侧壁与瓶体瓶口外侧面之间及盖板下端面与瓶体瓶口上端面之间形成让昆虫进入瓶体内的进虫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柱体下端面的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为圆柱形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结构为设置在围板一部分内侧壁上的内螺纹,所述瓶体的瓶口设有外螺纹,瓶口的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旋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瓶体相配合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盖板下端面向下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铭琦
申请(专利权)人:杨铭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