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油陶瓷及超声波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21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具,特别是一种导油陶瓷及超声波雾化器。导油陶瓷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导油陶瓷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进气口,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连通形成第一转接口,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腔体的底部连通形成第二转接口,第三腔体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所述导油陶瓷使用时,所述进气口、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依次连通构成S型气流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超声波雾化器不仅雾化启动速度快,而且烟雾量大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油陶瓷及超声波雾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具,具体涉及一种导油陶瓷及超声波雾化器。
技术介绍
现有超声波电子烟雾化器一般用导油棉与油仓直接连通实现导油,如芳纶、无纺布等。在超声波雾化器使用过程中,随着超声雾化的进行,油仓内烟油温度升高时,不仅烟油粘度下降,而且导油棉的孔间隙增大,使得烟油在导油棉上的流动速率迅速加快,导油棉的导油量增多,使超声波雾化片上的供油过多,容易造成超声波雾化片被烟油浸泡,从而使超声波雾化片的雾化启动慢,出烟速度慢,烟油雾化不充分,容易出现吸到油及溅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易出现超声波雾化片雾化启动慢,出烟速度慢,烟油雾化不充分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启动快,出烟速度快,烟油雾化充分的导油陶瓷及超声波雾化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油陶瓷,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导油陶瓷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进气口,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连通形成第一转接口,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腔体的底部连通形成第二转接口,第三腔体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所述导油陶瓷使用时,所述进气口、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依次连通构成S型气流通道。本专利技术导油陶瓷使用时,导油陶瓷的上部被储油组件抵接,导油陶瓷的下部将储油棉抵持在超声波雾化片上,使进气口、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依次连通构成密闭的S型气流通道,且导油陶瓷的第二腔体正对超声波雾化片的中心区域,从而不会影响高频振荡最激烈的超声波雾化片中心区域的超声雾化进行,使超声雾化启动更快,出烟速度更快,且中心区域的烟油雾化更为充分,排出的烟雾更大。另外,气流从导油陶瓷底部的进气口进入到达第一腔体,将第一腔体内的烟雾带至第二腔体的顶部,然后从顶部往底部流动与第二腔体的烟雾混合,再从第二腔体底部进入第三腔体,与第三腔体的烟雾混合后从第三腔体的顶部一起带出,且在第二腔体中气流方向与雾化出烟方向相反,能将第二腔体上部的烟雾回流到第二腔体的下部,使第二腔体上部先期产生的烟雾与第二腔体下部后期产生的烟雾一起被带出,因而烟雾流出更为集中,流入用户口腔的烟雾密度更大,用户体验感更好。第二腔体中气流方向与雾化出烟方向相反,还可将烟雾中的烟油滴反弹至储油棉上,避免流出烟雾中含有烟油滴,以避免用户有吸食到烟油的感觉。进一步地,所述导油陶瓷的上部设置吸油孔,使超声波雾化片与烟油的距离更近,烟油能被尽快地传递到储油棉及超声波雾化片上,从而使超声雾化启动更快。优选地,所述导油陶瓷的上部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吸油孔,且两个所述吸油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两侧,使烟油能尽快流到超声波雾化片的中心区域,从而使高频振荡最激烈的超声波雾化片中心区域能尽快开始超声雾化,尽快产出烟雾。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两侧,使气流流向更为顺畅。优选地,所述导油陶瓷的底部设置用于抵压储油棉的抵压接触面,所述抵压接触面包括外围底面和位于中间的横梁底面、半圆弧底面,所述横梁底面用于区隔第一腔体及第三腔体,所述半圆弧底面用于将储油棉的中心区域抵持在超声波雾化片上,以避免在超声波雾化片高频振荡时,储油棉拱起而影响超声雾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波雾化器,其包括储油组件、导油组件和雾化组件,所述导油组件安装在所述储油组件和所述雾化组件之间,所述导油组件包括所述的导油陶瓷和储油棉,所述导油陶瓷的顶部抵接所述储油组件,所述导油陶瓷的底部将所述储油棉抵持在所述雾化组件的超声波雾化片上,且所述导油陶瓷的第二腔体正对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的中心区域,使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的中心区域对应的储油棉在第二腔体内裸露。本专利技术超声波雾化器使用时,烟油仓内的烟油从储油组件的进油孔进入到导油陶瓷的吸油孔,然后导油陶瓷吸收烟油并且将烟油传送至储油棉,烟油被储油棉吸收以及存储,当储油棉饱和后,导油陶瓷与储油棉接触的位置形成了停滞状态,只有当超声波雾化片工作时,储油棉受到超声波雾化片的高频振荡影响,才会使烟油开始产生流动。由于超声波雾化片的中心区域对应的储油棉在第二腔体内裸露中,因而使得高频振荡最激烈的超声波雾化片中心区域的超声雾化不会因导油陶瓷的抵持而受影响,进而使超声波雾化器的超声雾化启动更快,出烟更快,且雾化更为充分。另外,导油陶瓷第二腔体中的气流方向与雾化出烟方向相反,也使得超声雾化产生的烟雾更为集中,流出的烟雾量更大,用户体验感更好。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组件的底部设置用于安装导油陶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进气槽,所述进气槽连通所述导油陶瓷的进气口,使从雾化组件进入的气流可经进气槽进入导油陶瓷的进气口,再依次经第一、二、三腔体流出至出气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组件的底部设置进油孔,所述导油陶瓷上设置吸油孔,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吸油孔对齐设置,这样使得烟油距离储油棉更近,导油陶瓷导油更快,超声波雾化片不容易产生干烧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导油陶瓷正对所述储油棉安装,且所述储油棉正好被所述导油陶瓷的底面覆盖,使储油棉存储的烟油不至过多,进而避免超声波雾化片被烟油浸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导油陶瓷的中部设置第二腔体,第二腔体正对超声波雾化片的中心区域设置,使超声波雾化片的中心区域对应的经储油棉在第二腔体中裸露出来,从而使得超声波雾化器启动超声雾化的速度更快。另外,第二腔体中气流方向与雾化出烟方向相反,使得超声雾化器流出的烟雾更为集中、稳定,用户体验感更好。2、本专利技术采用导油陶瓷与储油棉组合导油,并且导油陶瓷与油仓内烟油直接连接并传导至位于超声波雾化片及储油棉上,储油棉仅起储油作用,所以在超声雾化过程中导油组件的导油量一定,超声波雾化片不会被烟油浸泡,保证了超声雾化效率,且烟雾量稳定。3、本专利技术导油陶瓷的内部设置与储油棉贯通的第一、二、三腔体,使储油棉的多处裸露在第一、二、三腔体中,且所述导油陶瓷的底部设置进气口,气流以S型路线流经第一、二、三腔体的底部,即气流从储油棉的上表面经过,因而可更加充分及时地将超声雾化产生的烟雾带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超声波雾化器实施例一的正剖面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图3为本专利技术超声波雾化器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塞体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塞体底部视角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导油陶瓷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导油陶瓷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导油陶瓷底部视角的立体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超声波雾化器的爆炸图。图中:1、储油组件;11、外壳;12、塞体;13、油仓;14、出气通道;111、吸嘴;121、安装槽;122、进气槽;123、进油孔;124、出气孔;2、导油组件;21、导油陶瓷;22、储油棉;211、第一腔体;212、第二腔体;213、第三腔体;214、进气口;215、第一转接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油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腔体(211)、第二腔体(212)、第三腔体(213),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导油陶瓷(21)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进气口(214),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连通形成第一转接口(215),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腔体的底部连通形成第二转接口(216),第三腔体的顶部设置出气口(217),所述导油陶瓷使用时,所述进气口、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依次连通构成S型气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油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腔体(211)、第二腔体(212)、第三腔体(213),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导油陶瓷(21)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进气口(214),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连通形成第一转接口(215),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腔体的底部连通形成第二转接口(216),第三腔体的顶部设置出气口(217),所述导油陶瓷使用时,所述进气口、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依次连通构成S型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油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陶瓷的上部设置吸油孔(2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油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陶瓷的上部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吸油孔(218),且两个所述吸油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油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211)和第三腔体(213)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212)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油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陶瓷的底部设置用于抵压储油棉(22)的抵压接触面(219),所述抵压接触面包括外围底面(21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福钟科军郭小义尹新强易建华周永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