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出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18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杏鲍菇出包架,包括网格架、固定外框架,固定外框架是由多个连接杆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固定外框架的内部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杏鲍菇出包架,通过固定外框架对网格架进行固定,使网格架的顶部及底部均被固定,保证网格架整体的稳定性,在移动位置时,通过人工或者叉车可将网格架从固定外框内卸出,无需拆卸螺栓等连接件,施工效率高,同时,固定外框架的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在保证网格架稳定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固定外框架内部的空间,同时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作业空间,尤其是出包期,利于人工进行杏鲍菇的采摘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杏鲍菇出包架
本技术涉及蘑菇栽培
,尤其涉及杏鲍菇出包架。
技术介绍
杏鲍菇,是一种生长于欧洲地中海区域、中东和北非,但也在亚洲部分地区生长的食用性菇类,因其具有杏仁的香味和菌肉肥厚如鲍鱼的口感而得名。现有技术中,为了营造杏鲍菇的培养环境,同时方便管理,一般将接种后的菌袋码放在培养架上,现有的培养架是在大的木框架上固定网丝,菌袋插入每个网格中,这类的培养架强度低,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变形,影响成品质量。现有技术中,有针对上述缺点而设计出的网格状的培养架,为全金属材质制成,具有强度高、承载量大的优点。为保证菌室的空间利用率,此类培养架通常密集的摆放在菌室内,架体之间的空间极小,不能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尤其是杏鲍菇出菇后期,即出包期,不利于人工进行杏鲍菇的采摘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培育架存在的不能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不利于人工进行杏鲍菇的采摘作业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中的杏鲍菇出包架,包括网格架、固定外框架,所述固定外框架是由多个连接杆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固定外框架的内部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组,所述固定槽组包括设置于固定外框架的顶部及底部、位置对应的两个固定槽,多个所述网格架通过固定槽卡接于固定外框架的内部。进一步,所述固定槽组的间隔距离为1000mm-1300mm。进一步,所述固定槽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卡条组成,所述卡条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且两个卡条的间距与网格架的宽度相匹配。进一步,所述固定外框架垂直于卡条的一侧面具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进一步,所述固定外框架的四个侧面均具有可拆卸连接的加固网。进一步,所述加固网包括两个交叉设置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与连接杆螺栓连接。进一步,所述固定外框架的底部还具有支脚,所述支脚为连接杆向下延伸并弯折后形成的闭环结构。进一步,所述网格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具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固定格;每个所述固定层由两个平行设置的网格片组成,两个所述网格片中相对平行的两个网格构成用于承载杏鲍菇的所述固定格。进一步,所述固定层的两个网格片为交错布置,使所述网格所构成的固定格形状呈斜棱柱结构,且所述固定格的内侧底面的中心低于外侧底面的中心10mm。进一步,所述网格架还包括多个连接杆拼接组成的外框,所述外框固定连接于固定层的外部。进一步,所述外框的底部设置承插槽,所述承插槽由多个固定杆拼接而成。本技术中的杏鲍菇出包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的杏鲍菇出包架,通过固定外框架对网格架进行固定,使网格架的顶部及底部均被固定,保证网格架整体的稳定性,在移动位置时,通过人工或者叉车可将网格架从固定外框内卸出,无需拆卸螺栓等连接件,施工效率高,同时,固定外框架的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在保证网格架稳定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固定外框架内部的空间,同时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作业空间,尤其是出包期,利于人工进行杏鲍菇的采摘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杏鲍菇出包架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固定外框架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网格架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杏鲍菇出包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中的杏鲍菇出包架,包括网格架1及固定外框架2,固定外框架2是由多个连接杆3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固定外框架2的顶部及底部具有多个位置对应且连续设置的固定槽,多个网格架1通过固定槽插接于固定外框架2的内部。包括网格架1及固定外框架2,固定外框架2是由多个连接杆3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固定外框架2的内部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组,固定槽组包括设置于固定外框架的顶部及底部、位置对应的两个固定槽,多个网格架1通过固定槽卡接于固定外框架2的内部。装配网格架1时,通过人力或者叉车将网格架1送至固定外框架2内部,然后使网格架1的顶部及底部卡接于对应的两个固定槽之间,装配后的固定外框架2,可在有限空间能尽可能承载更多的菌袋10,使菌室的空间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且中间网格架之间具有间隔,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作业空间,尤其是出包期,利于人工进行杏鲍菇的采摘作业。固定槽组的间隔距离D为1000mm-1300mm,该距离经过多次测量得出的,考虑到空间利用率、作业人员需要的作业空间等综合情况得到的最优设计。固定槽优选结构为,固定槽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卡条5组成,卡条5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3,且两个卡条5的间距与网格架1的宽度相匹配,当完成网格架1装配后,网格架1的前后端搭接在连接杆3上,左右侧通过卡条5限位固定。如图4所示,固定外框架2垂直于卡条5的一侧面具有限位杆4,限位杆4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3。其中,限位杆4有两个作用,一是在装配时防止网格架1移出连接杆3的搭接范围,二是可对固定外框架2形成加固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网格架1在固定外框架2内的稳定性,防止网格架1移位、脱出,固定外框架2的四个侧面均具有可拆卸连接的加固网,加固网可将网格架1限制于固定外框架2内,以便于对固定外框架2整体进行搬运。为降低加工成本、方便装配及零部件运输,加固网的结构为两个交叉设置钢丝绳13,钢丝绳13的两端与连接杆3螺栓连接。固定外框架2的底部还具有支脚6,支脚6为连接杆3向下延伸并弯折后形成的闭环结构。其中,上述结构的支脚6具有两个优点,一是提高了支脚6支撑力,二是形成的闭环结构可用于叉车承插,以进行搬运。如图3所示,网格架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层7,固定层7具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固定格9;每个固定层7由两个平行设置的网格片8组成,两个网格片8中相对平行的两个网格构成用于承载杏鲍菇的固定格9,待培育的杏鲍菇菌袋10码放在固定格9内。为防止固定格9内的菌袋10掉落,尤其是在搬运整个固定外框架2时,提高菌袋10在网格架1内的稳定性,将固定格9设计成倾斜状,具体为固定层7的两个网格片8为交错布置,使网格所构成的固定格9形状呈斜棱柱结构,且固定格9的内侧底面的中心低于外侧底面的中心10mm。为提高网格架1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网格架1还包括多个连接杆3拼接组成的外框11,外框11固定连接于固定层7的外部。为便于叉车运载,外框11的底部设置承插槽12,承插槽12由多个固定杆拼接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杏鲍菇出包架,包括网格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外框架,所述固定外框架是由多个连接杆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固定外框架的内部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组,所述固定槽组包括设置于固定外框架的顶部及底部、位置对应的两个固定槽,多个所述网格架通过固定槽卡接于固定外框架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杏鲍菇出包架,包括网格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外框架,所述固定外框架是由多个连接杆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固定外框架的内部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组,所述固定槽组包括设置于固定外框架的顶部及底部、位置对应的两个固定槽,多个所述网格架通过固定槽卡接于固定外框架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出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组的间隔距离为1000mm-1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杏鲍菇出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卡条组成,所述卡条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且两个卡条的间距与网格架的宽度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杏鲍菇出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框架垂直于卡条的一侧面具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杏鲍菇出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框架的四个侧面均具有可拆卸连接的加固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杏鲍菇出包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智勇陈长茂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鲜菇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