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512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包括:浮在水面,并有贮水部凹陷形成的船体;设置于所述驳船船体的一侧,并设有提供可移动动力的动力部的机舱。设置于所述机舱,包括:供电部;接收所述供电部的电源驱动,将贮水部的水吸入吐出的泵;连接于泵的吐出管,将水和杀菌剂混合的搅拌部;连接于所述搅拌部,供给杀菌剂的杀菌剂供给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紫菜养殖场杀菌及净化系统,具体是,用驳船在水面移动同时在紫菜、海带养殖场洗涤紫菜、海带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及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紫菜的养殖方法大致上分为:用人工在阳光下暴露一定时间,去除杂质的无盐酸栽培方法和,向浸在水中的紫菜上撒盐酸,去除杂质和有害菌的盐酸处理方法。所述酸处理方法可以缩短收获期,减少人手,但存在污染海水和降低紫菜品质的缺点。尤其,海水的污染比较严重。实际也建议使用无机酸,但大部分都选择使用价廉的工业盐酸。因而导致养殖场附近海底出现有机物的生长减少、各种生物消失的现象。采用无盐酸处理方法,可以防止海水污染,或者通过自然栽培收获品质优良的紫菜,但也存在人力投入大、收获期较长的缺陷。就是说,将幼苗长时间浸泡在海里,幼苗和帘绳架上长出苔藓或绿斑痕而导致降低紫菜品质的缺陷,因此采用了用人工翻(浮动式),或者利用潮汐在阳光下暴露一定时间的支柱式方法。但浮动式采用的是人工翻网帘的作业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尤其在翻网帘的过程中还造成了网帘受到破损或者幼苗损坏的现象。利用潮水的支柱式方式是网帘的搭设复杂,不能调节阳光下暴露的时间,因此存在收获量降低的缺点。为解决这些缺点,构想出了一种在浮具上装配翼片,利用海水的潮流之力使网帘上升的方法,但该装置是因实际海水的潮力弱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而创造,其目的在于提供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即,浮在海水水面移动,使栖息在绳索上的紫菜网帘升上来,在其底下移动的过程中,使紫菜网帘浸湿于洗涤水,将各种菌杀灭、清除,不需使用盐酸,从而防止环境污染,并生产健康的有机紫菜。【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目的可以通过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实现,其包括:浮在水面,并有贮水部凹陷形成的船体;设置于所述驳船船体的一侧,并设有提供可移动动力的动力部的机舱。设置于所述机舱,包括:供电部;接收所述供电部的电源驱动,将贮水部的水吸入吐出的泵;连接于泵的吐出管,将水和杀菌剂混合的搅拌部;连接于所述搅拌部,供给杀菌剂的杀菌剂供给部。包括经由所述搅拌部后给贮水部供水的供水管,所述供水管沿着贮水部的底部内周缘构成,供水管末端倾斜形成,使吐出的供水形成涡流。【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浮在海水水面移动,使栖息在绳索上的紫菜网帘升上来,在其底下移动的过程中,使紫菜网帘浸湿于储存于贮水部的混合臭氧和氧的洗涤水,使各种菌被消除,不需使用盐酸,从而防止环境污染,大幅节省费用,可以养殖健康的有机紫菜、海带,泵停止时防止消毒水逆流至臭氧发生部而保护装置,随着循环动力部的抽吸运行,杀菌剂被吸入、吐出,进而供给到水槽,且水槽内的水循环而加强杀菌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的透视图;图2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的平面图;图3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的剖视图;图4和图5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中“搅拌部”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所具作用的示意图;图7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的透视图;图8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的平面图;图9和图10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的剖视图;图11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中“杀菌剂供给部和搅拌部”的透视图;图12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中“杀菌剂供给部和搅拌部”的正视图;图13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中“防逆流器”运行的剖视图;图14和图15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中“搅拌部”的剖视图;图16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的供水管(L1)的示意图;图17是显示第三实施例的水产品杀菌净化系统的透视图;图18是显示第三实施例的杀菌净化系统的平面图;图19是显示第三实施例的水产品杀菌净化系统的侧视图;图20是显示第三实施例的水产品杀菌净化系统的部分放大透视图;图21至图25是用照片替代图,显示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洗涤紫菜作业。【符号说明】100:驳船船体;200:贮水部;250:隔板;300:机舱;302:箱体;304:吐出移送管;306:注入器;342:杀菌剂供给管;310:供电部;320:泵;330,330a:搅拌部;340:杀菌剂供给部;500:水分散构件;520:分散板;600:盖板;362:引擎;364:螺旋桨;700:绳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及净化系统包括:浮在水面,有贮水部(200)凹陷形成的驳船船体(100);设置于所述驳船船体(100)的一侧,并设有可提供移动动力的动力部(360)的机舱(300)。设置于所述机舱,包括:供电部(310);接收所述供电部(310)的电源驱动,并吸入贮水部(200)的水后吐出的泵(320);连接于泵(320)的吐出管(321),混合水和杀菌剂的搅拌部(330);连接于所述搅拌部(330)供给杀菌剂的杀菌剂供给部(340)组成。所述供电部(310)为发电机。还包括经由搅拌部(330)后给贮水部(200)供水的供水管(L1)组成。所述供水管(L1)是沿着贮水部(200)的底部内周缘构成,供水管(L1)的末端倾斜(末端倾斜形成而具有既定的喷出角度)形成,使吐出的供水形成涡流。就是说,各供水管(L1)末端的倾斜度朝向贮水部的底部内周缘内侧形成。所述供水管(L1)可由沿着贮水部(200)的底部内周缘形成的弧形管(L1a)或直线形管(L1b)构成。所述图1中的弧形管(L1a)是只有沿着贮水部内周缘一侧形成直线形管(无图示),而非长弧形管,末端部向贮水槽的内侧形成倾斜,使水的循环变得通畅。连接于所述贮水部(200)的吸水管(L2)连接于泵(320)。吸水管(L2)的端部可以设置过滤肉(L2-1)。优选地,贮水部与机舱(300)用隔板(250)分离形成,吸水管(L2)和供水管(L1)是贯通隔板(250)设置于贮水部(200)内,对隔板(250)的贯通部位进行密封处理,以保持密封性。优选地,所述供水管(L1)是在贮水部(200)内分支成多个形成。分支成多个的各供水管(L1)是沿着贮水部(200)的内周缘设置于内侧。具体地,如图2所示,一个弧形管(L1a)配置于贮水部(200)的上侧,其它直线形管(L1b)配置于贮水部(200)的下侧,使各自吐出的区域均匀地排列于贮水部(200)的上、下,从而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浮在水面,并有贮水部凹陷形成的驳船船体;/n设置于所述驳船船体的一侧,并设有提供可移动动力的动力部的机舱;/n设置于所述机舱,包括:/n供电部;接收所述供电部的电源驱动,将贮水部的水吸入吐出的泵;连接于泵的吐出管,将水和杀菌剂混合的搅拌部;连接于所述搅拌部,供给杀菌剂的杀菌剂供给部;/n包括经由所述搅拌部后给贮水部供水的供水管;/n所述供水管沿着贮水部的底部内周缘构成,供水管末端倾斜形成,使吐出的供水形成涡流。/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26 KR 10-2020-0037124;20201029 KR 10-2020-011.一种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浮在水面,并有贮水部凹陷形成的驳船船体;
设置于所述驳船船体的一侧,并设有提供可移动动力的动力部的机舱;
设置于所述机舱,包括:
供电部;接收所述供电部的电源驱动,将贮水部的水吸入吐出的泵;连接于泵的吐出管,将水和杀菌剂混合的搅拌部;连接于所述搅拌部,供给杀菌剂的杀菌剂供给部;
包括经由所述搅拌部后给贮水部供水的供水管;
所述供水管沿着贮水部的底部内周缘构成,供水管末端倾斜形成,使吐出的供水形成涡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管是沿着贮水部的底部内周缘构成弧形管或直线形管,所述弧形管是长度长,直线形管是长度短,所述供水管是末端朝向贮水部的底部内周缘内侧倾斜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部的水吐出侧供水管或水流入侧供水管,使吐出水较细地分散的水分散构件;
所述水分散构件设置于凸缘管接头内,从水流的方向上设置于凸缘管接头的两侧或某一侧,两个半月形分散板构成相互上下结合的“X”字形态,并在凸缘管接头内侧接触部焊接构成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管是末端部在底部中央垂直形成;
吐出口设有分散构件,使水广泛分散;
所述分散构件由向上方凸出的雨伞状分散板和,连接所述分散板和供水管的末端吐出口的连接杆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部是内部空的,设有吐出口,所述泵的吐出管末端部分连接于搅拌部外周面,并偏心连接,使内部形成涡流,内周面设有多个凸出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菜养殖场杀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剂供给部包括:
连接在搅拌部和泵吐出管之间的注入器;
生成臭氧的臭氧发生器;
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吐出口和注入器的臭氧供给管;
装配于所述臭氧供给管,用注入器供给臭氧,并阻断水向臭氧发生器逆流的防逆流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相馥田昞旭全在九
申请(专利权)人:海清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