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永彬专利>正文

一种牛肝菌科真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10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肝菌科真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牛肝菌(Buchwaldoboletus sp.)RGHUNG201903181D85,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20221。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人工栽培牛肝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肝菌在PDA加富固体培养基中进行母种培养,得到母种;2)再将所述母种转接在PDA加富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原种培养,得到原种;3)将所述原种转接在栽培料中进行栽培种培养,得到栽培种;4)将所述栽培种转接在栽培料中依次进行菌丝培养和出菇,得到人工栽培牛肝菌。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了一种新的牛肝菌种,子实体一般为中至大型,单生、散生,菇柄粗长,实心,质地脆嫩,柔滑爽口,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食用菌新品种,可用于人工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肝菌科真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食用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肝菌科真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牛肝菌科真菌是大型担子菌的重要类群,在大型真菌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是最受人们关注的菌种之一。按照Kir的分类方法,该科菌共包括35个属,超过400个种。牛肝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可食用的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等活性物质,具有清热解毒、补虚提神等功效,可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等症状,还有抗流感病毒和防治感冒的作用。由于牛肝菌大多数为菌根菌,难以离开宿主树进行人工栽培。目前,有一些科研机构在做牛肝菌的人工栽培研究,但均处于实验室阶段。世界范围内已知唯一实现商业化人工栽培的是贵州宏臻菌业生产的黑牛肝菌(Phlebopusportentosus)。该公司的黑牛肝菌采用的是瓶栽工艺,耗资巨大,单产水平也较低。黑牛肝具有较重的土腥味,有些消费者较难接受,并且烹调后会迅速褐变,从而影响菜品卖相,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牛肝菌人工栽培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牛肝菌(Buchwaldoboletussp.)。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牛肝菌(Buchwaldoboletussp.)RGHUNG201903181D85,其保藏号为CCTCCNo:M2020221。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栽培牛肝菌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第一个目的中的牛肝菌在PDA加富固体培养基中进行母种培养,得到母种;2)将所述母种转接在所述PDA加富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原种培养,得到原种;3)将所述原种转接在栽培种培养栽培料中进行栽培种培养,得到栽培种;4)将所述栽培种转接在菌丝培养栽培料中依次进行菌丝培养和出菇培养,得到牛肝菌,实现人工栽培牛肝菌。上述方法中,所述PDA加富固体培养基或所述PDA加富液体培养基包括C源、N源和生长因子;所述C源为葡萄糖、蔗糖或果糖,所述N源为大豆蛋白胨、酵母浸粉或牛肉膏,所述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或肌醇。上述方法中,所述PDA加富固体培养基或所述PDA加富液体培养基的pH值均为5.5-6.5。上述方法中,所述PDA加富固体培养基由20g/L葡萄糖、大豆蛋白胨2g/L、200g/L马铃薯、1g/LKH2PO4、0.5g/LMgSO4、10mg/L维生素B1和水组成,并添加凝固剂。上述方法中,所述PDA加富液体培养基由20g/L葡萄糖、大豆蛋白胨2g/L、200g/L马铃薯、1g/LKH2PO4、0.5g/LMgSO4、10mg/L维生素B1和水组成,不添加凝固剂。所述栽培种培养栽培料由如下具有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杂木屑78%、麦麸20%、玉米粉1%和轻质碳酸钙1%;所述菌丝培养栽培料由如下具有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杂木屑30%、棉子壳35%、麦麸30%、玉米粉4%和轻质碳酸钙1%。上述方法中,所述各步骤中的培养温度均为25℃。上述方法中,所述母种培养的条件为25℃培养12-14天;或,所述原种培养的条件依次为如下:1)25℃避光静置培养48-72小时;2)25℃避光震荡培养72-96小时,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160-200r/min震荡;或,所述栽培种培养的条件为25℃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栽培种培养栽培料所在的栽培袋;或,所述菌丝培养的条件为依次为如下:1)25℃、空气相对湿度60-65%,培养至菌丝长满菌丝培养栽培料所在的栽培袋;2)25℃、继续后熟培养30-35天。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牛肝菌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上述第一个目的的牛肝菌或上述方法制备的牛肝菌在作为食用菌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上述第一个目的的牛肝菌或上述方法制备的牛肝菌在制备食用菌产品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上述方法中的PDA加富固体培养基或所述PDA加富液体培养基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或,上述方法中的PDA加富固体培养基和/或所述PDA加富液体培养基在人工栽培上述牛肝菌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上述方法在人工栽培上述第一个目的的牛肝菌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上述方法在扩繁上述牛肝菌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发现了一种新的牛肝菌种,该品种是为数不多的腐生型牛肝菌,通常于冬春季节生长在以蔷薇目豆科植物为主的热带、亚热带的灌木、草丛中的砂质土层中,子实体一般为中至大型,单生、散生,菇柄粗长,实心,质地脆嫩,柔滑爽口,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食用菌新品种,可用于人工栽培。保藏说明菌种名称:牛肝菌拉丁名:Buchwaldoboletussp.菌株编号:RGHUNG201903181D85保藏机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机构简称:CCTCC地址:中国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20年07月03日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CTCCNo:M2020221附图说明图1为野生牛肝菌采收图。图2为组织分离母种图。图3为分离纯化母种图。图4为分离纯化原种图。图5为分离后进行人工栽培的出菇图。图6为分离后进行人工栽培的出菇图。图7为子实体切片(切开后菌肉由白色转蓝紫色)。图8为牛肝菌子实体与菌丝体测序比对。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牛肝菌的分离鉴定一、分离1、采集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4月6日,中国海南省东方市大田镇月大村,在海拔高度30-63米,北纬19°12′33″,东经108°53′58″附近栖息地,先后采集到了十一朵野生子实体样本。栖息地为以蔷薇目豆科植物为主的热带、亚热带的草丛中的砂质土层。2、分离获得母种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煮出液)、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值自然。仪器:主要有样品袋、天平、鼓风干燥箱、超净工作台。1)样品处理从野外采集新鲜、幼嫩、无虫害的子实体(称为野生牛肝菌,如图1所示)连同基座土装入样品袋带回实验室。采集与到达实验室约间隔不超过4h。选取保存完好,且生长较为优势的一株野生牛肝菌RGHUNG201903181D85用无菌水冲洗表面泥土,再用刀片将菌柄尾部凹陷处泥土削掉,最后用无菌滤纸吸残留水滴阴凉处放置10min,拿进超净工作台放置到无菌培养皿。2)组织分离在超净工作台下,将子实体用75%乙醇表面消毒约45s,再用无菌水冲洗,无菌滤纸吸干,置于新的无菌培养皿中;再用酒精棉擦拭双手,然后从菌柄处将子实体掰开两半,再用无菌解剖刀在掰开的子实体断面上,将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牛肝菌(Buchwaldoboletus sp.)RGHUNG201903181D85,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20221。/n

【技术特征摘要】
1.牛肝菌(Buchwaldoboletussp.)RGHUNG201903181D85,其保藏号为CCTCCNo:M2020221。


2.一种人工栽培牛肝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肝菌在PDA加富固体培养基中进行母种培养,得到母种;
2)再将所述母种转接在所述PDA加富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原种培养,得到原种;
3)将所述原种转接在栽培种培养栽培料中进行栽培种培养,得到栽培种;
4)将所述栽培种转接在菌丝培养栽培料中依次进行菌丝培养和出菇培养,得到牛肝菌,实现人工栽培牛肝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DA加富固体培养基或所述PDA加富液体培养基均包括C源、N源和生长因子;
所述C源为葡萄糖、蔗糖或果糖,所述N源为大豆蛋白胨、酵母浸粉或牛肉膏,所述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或肌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DA加富固体培养基或所述PDA加富液体培养基的pH值均为5.5-6.5。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步骤中的培养温度均为24-26℃。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彬傅俊生郑永德
申请(专利权)人:郑永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