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50898 阅读:10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锯一段甘蔗取样,去掉牙结,对甘蔗锯一个开口,即为嫁接接口;S2:用消毒液对嫁接接口消毒,切削牧草苗,将牧草苗的下端切削成45°的断口,在断口的正背面沿着牧草苗的长度方向切削形成插接部,插接部的长度等于嫁接接口的深度;S3:将插接部插入嫁接接口,使插接部与甘蔗皮紧贴,用手压紧;S4:用塑料薄膜先将嫁接接口扎紧,再包扎甘蔗和牧草苗;S5:在插接部与嫁接接口的连接部位撒上防虫药物,以防虫蚁咬穿薄膜。通过上述嫁接方法,使牧草中带有甘蔗生长的基因,牧草具有甘蔗生产生长的能力,又能长高、叶片的尺寸大,养分比未嫁接的牧草提高了很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
技术介绍
牧草是牧草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牧草,牧草种类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牧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广泛栽培,主要用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现有的牧草可以用于喂养牲畜,比如牛、羊等,但是牧草的营养成分偏低,牲畜的营养难以满足基本需求,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牧草的营养成分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包括:S1:切开嫁接接口,使用刀具锯一段甘蔗取样,去掉所述甘蔗中的牙结,使用刀具对所述甘蔗锯一个开口,即为嫁接接口;S2:先使用消毒液对所述嫁接接口消毒处理,使用刀具切削牧草苗,将所述牧草苗的下端切削成45°的断口,在所述断口的正背面沿着所述牧草苗的长度方向切削形成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嫁接接口的形状一致,所述插接部的长度等于所述嫁接接口的深度,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嫁接接口均为平滑状;S3:将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嫁接接口,使所述插接部与甘蔗皮紧贴,同时用手压紧;S4:用嫁接专用的塑料薄膜先将所述嫁接接口扎紧,再包扎甘蔗和牧草苗;S5: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嫁接接口的连接部位撒上防虫药物,以防虫蚁咬穿薄膜。上述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能够将牧草与甘蔗嫁接,使后面生长的牧草中带有甘蔗生长的基因,同时又有牧草的基因,牧草具有甘蔗生产生长的能力,又能长高、叶片的尺寸大,养分比未嫁接的牧草提高了很多。提高了营养成分,含糖量也提高,牧草喂养牲畜,提高了牲畜的食用口感和胃口。另外,牧草吸收了甘蔗的基因,增加吸收养分的能力,提高抗溺能力,对抗旱抗涝都有良好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1中的样品甘蔗的长度为15cm-20c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1中的样品甘蔗的嫁接接口的为正方形状,所述嫁接接口的边长为1cm-1.5cm,深度为2cm-3c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2中的牧草苗样品的长度为5cm-6cm,且所述牧草苗样品的顶部生长有1-2个饱满腋芽,所述饱满腋芽使用单层薄膜包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2中所述断口的正背面的中间部位沿所述牧草苗的长度方向切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5中的所述防虫药物为杀虫清粉剂,使用喷雾枪将所述杀虫清粉剂喷洒,并每隔10-15小时对所述连接部位喷洒一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嫁接完毕的牧草苗与甘蔗移栽在拱棚内,控制拱棚内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分别25-27℃和20-22℃,湿度为70-90%,且所述拱棚的顶部遮光、两侧见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将牧草与甘蔗嫁接,使嫁接之后的牧草带有甘蔗生长的基因,同时又不会破坏牧草自身的原始基因。由于牧草同时拥有上述两种基因,使得牧草既具有甘蔗生产生长的能力,生长的高度比一般的牧草高,牧草叶片的尺寸比一般的牧草大,养分比未嫁接的牧草提高了很多。牧草提高了营养成分,含糖量也提高了,牧草喂养牲畜,可以提高牲畜的食用口感和胃口,牲畜能够获得更多的营养,成长快。另外,牧草吸收了甘蔗的基因,增加了甘蔗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从而使牧草提高了抗溺能力,对抗旱抗涝都有良好效果,牧草生长的适应性更强。上述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切开嫁接接口,使用刀具锯一段甘蔗取样,去掉甘蔗中的牙结,使用刀具对甘蔗切割一个开口,即为嫁接接口。可以选用生长茂盛、体型较状甘蔗,使牧草获得更优质的甘蔗基因。选用的甘蔗在表面光滑、无皮层破损的地方开口。S2:使用刀具切削牧草苗,将牧草苗的下端切削成45°的断口,在断口的正背面沿着牧草苗的长度方向切削形成插接部,便于充分增大牧草与甘蔗的接触面积。插接部的横截面形状与嫁接接口的形状一致,便于牧草能够稳定地插入嫁接接口内,且能够保持固定。插接部的长度等于嫁接接口的深度,插接部与嫁接接口均为平滑状,便于使整个插接部能够完全插入嫁接接口内,与甘蔗充分接触,使更多的甘蔗基因能够嫁接至牧草苗上。另外,在动刀之前,需要在甘蔗表面喷洒消毒液。消毒液的种类有许多,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可以是将铁色箭、香排草按相同质量份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的1.5~2倍的水,熬煮50~60min,过滤,将滤液和浓度为2~4%的双氧水按照1∶0.3~0.4的质量比混合,拌匀即可。S3:将插接部插入嫁接接口,使插接部与甘蔗皮紧贴,同时用手压紧。上述的嫁接接口处于倾斜状态,插接部倾斜插入至甘蔗内,插接部的外端与甘蔗皮紧贴,用手对插接部施加插入嫁接接口内的力,使插接部插紧嫁接接口。S4:用嫁接专用的塑料薄膜先将嫁接接口扎紧,再包扎甘蔗和牧草苗。塑料薄膜可以是常用的保鲜膜,保鲜膜比较柔软,不易损伤牧草苗。具体地,使用保鲜膜在嫁接接口与牧草面的连接处缠绕数十圈,牧草苗未插入甘蔗的部位也使用保鲜膜缠绕,将其与甘蔗捆绑在一起。S5:在插接部与嫁接接口的连接部位撒上防虫药物,以防虫蚁咬穿薄膜,进一步防止虫蚁咬坏牧草苗的插接部及嫁接接口。S6:移栽,将上述嫁接完毕的牧草苗搁置1-2天后,将牧草苗移栽至土壤,对牧草苗浇水并施用专用肥料,再喷洒营养液,进行日常管理。专用肥料可以由有机肥与无机肥组成,无机肥可以将40~50份的氮磷钾复合肥、1~3份的硫酸锌、2~3份的硫酸锰、1~2份的硫酸亚铁和1~3份的石膏混合,加入为混合物0.8~1.2倍量的水,加热使其溶解,经冷却、脱水干燥,得到无机肥。有机肥可以将17~22份的花生饼、14~17份的沼渣、10~20份的水果渣、6~12份的牛羊粪、17~26份的食用菌菌渣、6~9份的贝壳粉和10~20份的甘蔗渣混合送至发酵室,发酵3~4d,捞出烘干,得到有机肥。将上述制备的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粉碎、过筛,通过机器制成粒径为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切开嫁接接口,使用刀具锯一段甘蔗取样,去掉所述甘蔗中的牙结,使用刀具对所述甘蔗锯一个开口,即为嫁接接口;/nS2:先使用消毒液对所述嫁接接口消毒处理,使用刀具切削牧草苗,将所述牧草苗的下端切削成45°的断口,在所述断口的正背面沿着所述牧草苗的长度方向切削形成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嫁接接口的形状一致,所述插接部的长度等于所述嫁接接口的深度,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嫁接接口均为平滑状;/nS3:将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嫁接接口,使所述插接部与甘蔗皮紧贴,同时用手压紧;/nS4:用嫁接专用的塑料薄膜先将所述嫁接接口扎紧,再包扎甘蔗和牧草苗;/nS5: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嫁接接口的连接部位撒上防虫药物,以防虫蚁咬穿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切开嫁接接口,使用刀具锯一段甘蔗取样,去掉所述甘蔗中的牙结,使用刀具对所述甘蔗锯一个开口,即为嫁接接口;
S2:先使用消毒液对所述嫁接接口消毒处理,使用刀具切削牧草苗,将所述牧草苗的下端切削成45°的断口,在所述断口的正背面沿着所述牧草苗的长度方向切削形成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嫁接接口的形状一致,所述插接部的长度等于所述嫁接接口的深度,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嫁接接口均为平滑状;
S3:将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嫁接接口,使所述插接部与甘蔗皮紧贴,同时用手压紧;
S4:用嫁接专用的塑料薄膜先将所述嫁接接口扎紧,再包扎甘蔗和牧草苗;
S5: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嫁接接口的连接部位撒上防虫药物,以防虫蚁咬穿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牧草嫁接甘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样品甘蔗的长度为15cm-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牧草嫁接甘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照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