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姜栽培用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508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姜栽培用灌溉系统,包括水箱和水管,所述水箱包括过滤水箱(1)和供水箱(2),所述水管包括主水管(3)与支水管(4);其中,所述主水管(3)包括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所述支水管(4)包括灌溉管(41)、灌溉支架(42)、阻水板(43)以及灌溉喷头(44)。该系统能有效收集雨水并对雨水进行循环利用,防止多雨季节姜田积水、姜苗受涝的情况;同时,该系统能对姜田土壤湿度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出现姜田土壤过干、根部吸水不充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姜栽培用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姜栽培用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出名的农业大国,发展农业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生姜为浅根性作物,其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此若处在多雨季节,气温低、雨水多,会导致姜田积水和姜苗受涝,从而影响姜苗根系的生长。同时,生姜喜湿润而不耐干旱,但由于其根系较浅,吸收水分能力较弱,难以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因此,必须合理浇水才能满足生姜生长的需要。并且,在进行生姜栽培时,不仅需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表面板结;又需要注意供水均匀、不可忽干忽湿,若供水不均匀,不但姜苗矮小、生长受到抑制,而且发生的新叶,常扭曲不展,影响姜苗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姜栽培用灌溉系统,该系统能有效防止多雨季节姜田积水、姜苗受涝的情况,同时对雨水进行充分利用;并且,该装置还能进行均匀供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姜田干旱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姜栽培用灌溉系统,包括水箱和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过滤水箱和供水箱,所述过滤水箱与供水箱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设置在供水箱与过滤水箱底部且连通管上设置电磁截止阀;所述水管包括主水管与支水管,所述主水管包括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组成同轴管且所述进水管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过滤水箱上端连通,所述出水管通过一根“L”形连接管与所述供水箱连通;所述支水管包括灌溉管、灌溉支架、阻水板以及灌溉喷头;所述灌溉管横截面为梯形且灌溉管上端为倾斜面,灌溉管短边的一端穿过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阻水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灌溉管上端的两侧、形成类“V”字形,所述阻水板与所述灌溉管上端外壁固定连接且组成“V”字形通道,所述“V”字形通道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灌溉喷头均匀设置在所述灌溉管下端中部;所述灌溉支架一端与所述灌溉管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土壤中,所述灌溉支架均匀分布在所述灌溉管的下端两侧,用于支撑灌溉管以及阻水板;所述灌溉支架埋入土壤部分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过滤水箱中设置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过滤水箱连接处的下端、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质。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供水箱底部设置水泵,所述水泵通过导水管与所述“L”形连接管相连。作进一步优化,所述“L”形连接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处、所述灌溉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处均设置密封圈,防止漏水。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灌溉管横截面的梯形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2°~4°,便于雨水从远离进水管的一端流入进水管,同时防止远离进水管一端的灌溉管口径过大而导致喷淋不均匀。作进一步优化,为防止阻水板阻挡太阳光,所述阻水板为透明长方形板。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灌溉喷头为向下凸出的弧形喷头;所述灌溉喷头与所述灌溉管连接处设置电磁阀、便于控制灌溉喷头的出水量。作进一步优化,为准确检测到生姜土壤中的湿度,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距地面1~2cm。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灌溉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水泵、所述电磁截止阀、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该系统通过阻水板与灌溉管上端的结合,同时配合进水管与出水管,实现了雨水的收集,防止雨水过多引起姜田积水和姜苗受涝、进而影响生姜根系的吸收,采用梯形横截面的灌溉管,既能保证灌溉喷头在同一平面,确保每个喷头喷淋高度的一致性,又能加速雨水从远离进水管的一端流入进水管,防止V”字形通道内出现积水。进水管与出水管采用同轴管的形式,节省空间、便于收集雨水与进行喷灌独立运行,避免进水与出水互相干扰、影响姜田的灌溉。同时,该系统采用弧形喷头,保证喷淋面积大以及喷淋均匀,采用土壤湿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土壤内的湿度,避免土壤过干的情况、防止生姜根部缺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为图1的D-D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C-C向剖视图。其中,1、过滤水箱;11、连通管;12、过滤板;2、供水箱;21、水泵;22、导水管;3、主水管;31、进水管;32、出水管;33、“L”形连接管;4、支水管;41、灌溉管;42、灌溉支架;421、土壤湿度传感器;43、阻水板;44、灌溉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生姜栽培用灌溉系统,包括水箱和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过滤水箱1和供水箱2,所述过滤水箱1与供水箱2之间通过连通管11连通,所述连通管11设置在供水箱2与过滤水箱1底部且连通管11上设置电磁截止阀;所述水管包括主水管3与支水管4,所述主水管3包括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组成同轴管且所述进水管31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与所述过滤水箱1上端连通,所述出水管32通过一根“L”形连接管33与所述供水箱2连通;所述支水管4包括灌溉管41、灌溉支架42、阻水板43以及灌溉喷头44;所述灌溉管41横截面为梯形且灌溉管41上端为倾斜面,所述灌溉管41横截面的梯形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2°~4°、优选3°,便于雨水从远离进水管31的一端流入进水管31,同时防止远离进水管31一端的灌溉管41口径过大而导致喷淋不均匀。灌溉管41短边的一端穿过进水管31、与所述出水管32连通;所述阻水板43分别设置在所述灌溉管41上端的两侧、形成类“V”字形,为防止阻水板43阻挡太阳光,所述阻水板43为透明长方形板。所述阻水板43与所述灌溉管41上端外壁固定连接且组成“V”字形通道,所述“V”字形通道与所述进水管31连通;所述灌溉喷头44均匀设置在所述灌溉管41下端中部;所述灌溉喷头44为向下凸出的弧形喷头;所述灌溉喷头44与所述灌溉管41连接处设置电磁阀、便于控制灌溉喷头44的出水量。所述灌溉支架42一端与所述灌溉管41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土壤中,所述灌溉支架42均匀分布在所述灌溉管41的下端两侧,用于支撑灌溉管41以及阻水板43;所述灌溉支架42埋入土壤部分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421;为准确检测到生姜土壤中的湿度,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421距地面1~2cm。所述过滤水箱1中设置过滤板12,所述过滤板12位于所述进水管31与所述过滤水箱1连接处的下端、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质;所述供水箱2底部设置水泵21,所述水泵21通过导水管22与所述“L”形连接管33相连。所述“L”形连接管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姜栽培用灌溉系统,包括水箱和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过滤水箱(1)和供水箱(2),所述过滤水箱(1)与供水箱(2)之间通过连通管(11)连通,所述连通管(11)设置在供水箱(2)与过滤水箱(1)底部且连通管(11)上设置电磁截止阀;所述水管包括主水管(3)与支水管(4),所述主水管(3)包括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组成同轴管且所述进水管(31)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与所述过滤水箱(1)上端连通,所述出水管(32)通过一根“L”形连接管(33)与所述供水箱(2)连通;所述支水管(4)包括灌溉管(41)、灌溉支架(42)、阻水板(43)以及灌溉喷头(44);所述灌溉管(41)横截面为梯形且灌溉管(41)上端为倾斜面,所灌溉管(41)短边的一端穿过进水管(31)、与所述出水管(32)连通;所述阻水板(43)分别设置在所述灌溉管(41)上端的两侧、形成类“V”字形,所述阻水板(43)与所述灌溉管(41)上端外壁固定连接且组成“V”字形通道,所述“V”字形通道与所述进水管(31)连通;所述灌溉喷头(44)均匀设置在所述灌溉管(41)下端中部;所述灌溉支架(42)一端与所述灌溉管(41)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土壤中,所述灌溉支架(42)均匀分布在所述灌溉管(41)的下端两侧;所述灌溉支架(42)埋入土壤部分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4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姜栽培用灌溉系统,包括水箱和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过滤水箱(1)和供水箱(2),所述过滤水箱(1)与供水箱(2)之间通过连通管(11)连通,所述连通管(11)设置在供水箱(2)与过滤水箱(1)底部且连通管(11)上设置电磁截止阀;所述水管包括主水管(3)与支水管(4),所述主水管(3)包括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组成同轴管且所述进水管(31)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与所述过滤水箱(1)上端连通,所述出水管(32)通过一根“L”形连接管(33)与所述供水箱(2)连通;所述支水管(4)包括灌溉管(41)、灌溉支架(42)、阻水板(43)以及灌溉喷头(44);所述灌溉管(41)横截面为梯形且灌溉管(41)上端为倾斜面,所灌溉管(41)短边的一端穿过进水管(31)、与所述出水管(32)连通;所述阻水板(43)分别设置在所述灌溉管(41)上端的两侧、形成类“V”字形,所述阻水板(43)与所述灌溉管(41)上端外壁固定连接且组成“V”字形通道,所述“V”字形通道与所述进水管(31)连通;所述灌溉喷头(44)均匀设置在所述灌溉管(41)下端中部;所述灌溉支架(42)一端与所述灌溉管(41)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土壤中,所述灌溉支架(42)均匀分布在所述灌溉管(41)的下端两侧;所述灌溉支架(42)埋入土壤部分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姜栽培用灌溉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李洪雷姜玉松刘燃李洪海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幅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