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492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该加热装置包括电源输入端、电磁感应产生装置、磁感应体、绝缘体,其中,电源输入端输入电源激励,电磁感应产生装置在电源激励作用下产生交变的磁场,形成电磁感应区,磁感应体在电磁感应区内感应发热,并将热能传递给绝缘体,从而使绝缘体升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热速率快、加热温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车辆冷启动状态下排气内水蒸气易遇冷凝露,水汽凝露对其附着的部件性能有较大影响。例如,当水汽在电场除尘装置中的绝缘体上凝露时,绝缘体表面的凝露会使得电场被击穿的可能性变大,从而影响到汽车后处理系统的除尘效率。为了在车辆冷启动阶段尽量减少排气内水汽凝露,目前对可能产生凝露的部件采用加热的方法,比较传统的加热方式有直接加热与间接加热。其中,直接加热通常采用电流加热,热气流加热,太阳辐射等,间接加热通常采用蒸气伴热,电伴热等。直接加热速率快,但加热温度受限于加热源的温度,无法实现高温加热,而间接加热多采用热传导形式,加热速率与加热温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在实际应用中对加热速率与加热温度均有较高需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以实现对绝缘体加热速率快、加热温度高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装置,包括电源输入端、电磁感应产生装置、磁感应体、绝缘体,其中,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电源激励,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在所述电源激励作用下产生交变的磁场,形成电磁感应区,所述磁感应体在所述电磁感应区内感应发热,所述磁感应体将发热的热能传递给绝缘体,从而使绝缘体升温。具体的,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线圈,或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高压包线圈,或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特斯拉线圈高压包,或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变压器和线圈的组合。具体的,所述磁感应体为金属导体。具体的,所述磁感应体环绕所述绝缘体设置或直接接触设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输入电源激励;S2:利用电源激励产生交变的磁场,形成电磁感应区;S3:磁感应体在电磁感应区内感应发热;S4:磁感应体加热绝缘体,使绝缘体升温。具体的,步骤S2通过电磁感应产生装置实现。具体的,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线圈,或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高压包线圈,或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特斯拉线圈高压包,或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变压器和线圈的组合。具体的,所述磁感应体为金属导体。具体的,所述磁感应体环绕所述绝缘体设置或直接接触设置。本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加热方式而言,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加热响应速度更快,加热温度更高,瞬时的加热可使经过排气管进入后处理系统的尾气在尾气处理装置中减少凝露现象发生。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绝缘体与热源(本专利技术中为磁感应体)可以非直接接触,只需将绝缘体放置在电磁感应区内即可。此外,本专利技术输入电源低,容易获取,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加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装置,包括:电源输入端1、电磁感应产生装置2、磁感应体3、绝缘体4。其中,电源输入端1输入电源激励,电磁感应产生装置2在电源激励作用下产生交变磁场,形成电磁感应区21。磁感应体3在电磁感应区21内感应发热。发热的磁感应体3将热能传递给绝缘体4,从而使绝缘体4加热,绝缘体4表面在很短的时间内瞬间升温。其中,电磁感应产生装置2可以是线圈,直接受电源激励产生交变磁场,形成电磁感应区21。电磁感应产生装置2也可以是高压包线圈,更具体的,可以是特斯拉线圈高压包。电磁感应产生装置2还可以是变压器和线圈的组合,将电源激励转化为满足电磁感应加热的参数,在参数改变后的电源激励作用下产生电磁感应区21。其中,所述磁感应体3可以是金属导体或其他可以产生磁感应涡流的装置或部件。其中,所述绝缘体4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被加热的装置或部件。为了使磁感应体3的热能传递效率更高,可以将磁感应体3环绕绝缘体4设置,或者磁感应体3与绝缘体4直接接触,使热能传递更充分。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电源激励;S2:利用电源激励产生交变的磁场,形成电磁感应区;S3:磁感应体在电磁感应区内感应发热;S4:磁感应体加热绝缘体,使绝缘体升温。其中,步骤S2通过电磁感应产生装置实现。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可以是线圈,直接受电源激励产生电磁感应区。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也可以是高压包线圈,更具体的,可以是特斯拉线圈高压包。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还可以是变压器和线圈的组合,将电源激励转化为满足电磁感应加热的参数,在参数改变后的电源激励作用下产生电磁感应区。其中,步骤S3中的磁感应体可以是金属导体或其他可以产生磁感应涡流的装置或部件。其中,步骤S4中的绝缘体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被加热的装置或部件。为了使磁感应体的热能传递效率更高,可以将磁感应体环绕绝缘体设置,或者磁感应体与绝缘体直接接触,使热能传递更充分。本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加热方式而言,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加热响应速度更快,加热温度更高,瞬时的加热可使经过排气管进入后处理系统的尾气在尾气处理装置中减少凝露现象发生。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绝缘体与热源(本专利技术中为磁感应体)可以非直接接触,只需将绝缘体放置在电磁感应区内即可。此外,本专利技术输入电源低,容易获取,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装置,包括电源输入端、电磁感应产生装置、磁感应体、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电源激励,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在所述电源激励作用下产生交变的磁场,形成电磁感应区,所述磁感应体在所述电磁感应区内感应发热,所述磁感应体将发热的热能传递给绝缘体,从而使绝缘体升温。/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2 CN 201911275371X1.一种用于绝缘体的加热装置,包括电源输入端、电磁感应产生装置、磁感应体、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电源激励,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在所述电源激励作用下产生交变的磁场,形成电磁感应区,所述磁感应体在所述电磁感应区内感应发热,所述磁感应体将发热的热能传递给绝缘体,从而使绝缘体升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线圈;
或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高压包线圈;
或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特斯拉线圈高压包;
或所述电磁感应产生装置为变压器和线圈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应体为金属导体。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应体环绕所述绝缘体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万福奚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必修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