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设备的层间映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89490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8
一种通信设备的层间映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建立上层实体与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中,上层实体的至少一个传输单元同时映射到下层实体的多个传输单元,所述上层实体和下层实体为协议层实体中相邻层的实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扩展定义了上层和下层的信道映射关系,在传统的上层和下层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映射方式之外,新引入了上层传输单元到下层传输单元的一对多的映射关系,从而可以基于上述映射关系,实现灵活的层间映射关系,满足下一代接入网的设计要求。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可以减少配置层间的传输单元映射关系所需的信令开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设备的层间映射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设备的层间映射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在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移动通信(3G/4G/5G)系统中,无线接入网(RAN,RadioAccessNetwork)中的上层(UpperLayer)传输信道(TransportChannel)或者无线承载(RB,RadioBearer)到下层(LowerLayer,也可称作低层)的映射采用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映射方式,即一个或者多个上层的传输信道或者承载映射到一个低层信道或者承载上。图1~2给出了5G通信系统中的上层实体和下层实体的映射关系架构。多个QoS流(QoSFlow)在服务数据适配层(SDAP,ServiceDataAdaptationProtocol)映射到一个RB上,多个RB经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LinkControl)处理后的RLC信道(RLCChannel)、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设备的层间映射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为终端建立上层实体与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中,上层实体的至少一个传输单元同时映射到下层实体的多个传输单元,所述上层实体和下层实体为协议层实体中相邻层的实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设备的层间映射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终端建立上层实体与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中,上层实体的至少一个传输单元同时映射到下层实体的多个传输单元,所述上层实体和下层实体为协议层实体中相邻层的实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中,下层实体的至少一个传输单元同时运载上层实体的多个传输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中,上层实体的不同传输单元所映射的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相同或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在建立上层实体的第一传输单元的过程中,配置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同时映射的下层实体的多个传输单元;
或者,
在建立上层实体的第一传输单元的过程中,配置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映射的下层实体的一个传输单元,以及,在建立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后,为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添加至少一个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进行映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将所述上层实体的第一传输单元映射的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由第二传输单元修改为第三传输单元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已存在或已建立时,在本地将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映射的第二传输单元更改为第三传输单元,以及,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映射的传输单元,从第二传输单元修改为所述第三传输单元,或者,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跳转或切换到所述第三传输单元上,并在所述第三传输单元上发送所述终端的数据,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数据的传输单元修改所述映射关系;
在所述第三传输单元不存在或未建立时,建立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在本地将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映射的第二传输单元更改为第三传输单元,以及,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跳转或切换到所述第三传输单元上,并在所述第三传输单元上发送所述终端的数据,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数据的传输单元修改所述映射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中,上层实体的传输单元与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属于同一基站的同一小区或不同小区,或者,所述上层实体的传输单元与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属于不同基站。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关系中,为上层实体的同一个传输单元服务的所有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归属于同一个传输单元集合;且,不同上层实体的传输单元所对应的传输单元集合可相同、或存在交集或没有交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层实体的传输单元为QoS流时,所述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集合为无线承载的集合RadioBearerGroup;
在所述上层实体的传输单元为无线承载时,所述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集合为RLC信道的集合RLCChannelGroup;
在所述上层实体的传输单元为RLC信道时,所述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集合为逻辑信道的集合LogicalChannelGroup;
在所述上层实体的传输单元为RRC信令时,所述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集合为信令无线承载的集合SRBGroup。


9.一种通信设备的层间映射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上层实体与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中,上层实体的至少一个传输单元同时映射到下层实体的多个传输单元,所述上层实体和下层实体为协议层实体中相邻层的实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中,下层实体的至少一个传输单元同时运载上层实体的多个传输单元。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中,上层实体的不同传输单元所映射的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相同或不同。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在建立上层实体的第一传输单元的过程中,根据网络侧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同时映射的下层实体的多个传输单元;
或者,
在建立上层实体的第一传输单元的过程中,根据网络侧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映射的下层实体的一个传输单元,以及,在建立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后,根据网络侧设备的第三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添加至少一个下层实体的传输单元进行映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帅刘光毅黄宇红崔春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